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采访权和沉默权长期处于一种内在对抗的状态,两者不可避免地发生冲突,在现实新闻实践中存在权重失衡、权责模糊、角色错位等现象.解决采访权和沉默权的冲突,应加强法律规范,明晰二者的权利义务,促进二者的和谐共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司法案件审判报道中出现的新闻媒体与法院审判工作冲突的情况,究其实质是记者采访权与独立审判权之间的冲突。分析司法案件审判中记者采访权的内容和界限以及法院在审判活动中如何保障记者采访权的问题,提出了司法案件审判中做好新闻采访报道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采访权是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拥有的一种权利,与公众知情权、舆论监督权、表达自由等直接关联。随着媒体功能的凸显,采访权受阻、遭侵犯以及记者滥用采访权等事件频频出现,对采访权的保护、限制与规范显得非常必要。通过分析比较关于采访权法性质的不同见解,可以认为采访权是一种复合权利,对不同采访对象具有不同权利要求。  相似文献   

4.
徘徊于权利与权力之间——采访权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访权是记者在从事采访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权利,但学界对采访权的研究却还处于初级阶段。本文主要梳理了近年来学界对于采访权研究的现状和进展,将学界对于采访权的研究归纳为如下方面:采访权的含义与性质、采访权的限制与救济、对采访权基于规范主义的探讨。这种梳理将为采访权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沉默权是现代法治国家刑事司法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否确认该权利以及是否建立了保障其实现的制度,不仅体现了一个国家对待实体真实与程序正当、控制犯罪与保障人权这些相冲突的诉讼价值的选择态度,而且也反映出一国刑事程序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状况和刑事诉讼文明进步的程度。本文拟从沉默权历史发展谈起,探讨在我国建立沉默权制度的必要性并提出建立沉默权制度的设想,以求保障人权和被追诉人的诉讼权利,实现权利制度的公正。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沉默权规则的含义,全面论述了沉默权的形成历史和沉默权规则在各国立法中的体现,阐述了沉默权的理论基础和法律基础,对我国刑事诉讼法中有关沉默权的条文进行了分析评价,并着重研究了我国沉默权与无罪推定原则之间的关系,最后对如何建立我国的沉默权制度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行刑事诉讼立法与国外沉默权规则存在一定冲突,这是根据具体国情适当选择的结果。但我国应借鉴沉默权规则的有益经验进一步加强立法,以完善刑诉制度。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行刑事诉讼立法与国外沉默权规则存在一定冲突,这是根据具体国情适当选择的结果,但我国应借鉴沉默权规则的有益经验进一步加强立法,以完善刑诉制度。  相似文献   

9.
试论我国建立沉默权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沉默权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的对追诉者的讯问和询问可以拒绝回答的权利,是国际司法准则中最低限度权利保障之一,但在中国《刑事诉讼法》中仍没有明确沉默权.然而从事物发展的角度分析,沉默权终将根植在中国法律地土壤之上.笔者从沉默权的含义出发,深入地分析和论证了在我国建立沉默权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记者享有采访权,但记者采访权的法律性质并不明确,因而记者在采访活动中的法律地位和权利义务关系也就不可能明确,进而成为记者采访遇阻、遭诉或采访权滥用等现象发生的重要根源。我国应当将记者采访权界定为记者专属享有的职业身份权,其属于私法上的权利,性质为相对权、请求权,其实现和保护遵循“人格权先于身份权”的私法秩序。抽象权利(新闻自由)的私法化保护应当成为我国立法的宏观思维路径。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党中央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和推行,我国诉讼民主、科学化的深入发展,沉默权成了一个不容回避、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文章从沉默权的概念、设立的必要性入手,对我国沉默权移植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析解,提出了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沉默权制度的几点构想。  相似文献   

12.
浅议沉默权     
随着刑事诉讼民主、科学化的深入发展,沉默权成了一个不容回避、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分析沉默权的含义及基本内容人手,就沉默权的价值进行析解,提出应当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沉默权制度的理论构想。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法治化进程中,现代传媒与司法经常会发生碰撞,"媒介审判"、新闻权不自由等问题就由此产生。一方面司法机关认为媒体报道干预正常的司法审判,有损法院的独立性;另一方面,媒体认为法院武断地阻止对争议案件的报道,损害了其作为媒体的采访权与报道权。试以现代传媒与司法的冲突现状作为切入点,分析问题的成因,进而提出现代传媒与司法理想的良性互动模式,实现二者共同保障人权。  相似文献   

14.
新闻采访权来源于宪法关于新闻自由的规定,是保障公民行使表达权和知情权的重要手段,在整个新闻活动处于基础和核心地位。然而,目前国内各界对于新闻采访权的界定还很模糊,本文试图从法律角度分析新闻采访权的含义及性质,并针对采访权行使现状提出一些法律思考。  相似文献   

15.
沉默权制度是保障人权的一项重要司法制度,目前在许多国家得到普遍确立。随着我国签署加入了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由此引发了有关沉默权的争论,而且讨论日趋激烈。在沸沸扬扬中,赞成者有之,反对者有之,那么到底什么是沉默权?我国现行法律有没有规定沉默权?我国要不要引入沉默权?这些问题都急需解决。本文从沉默权制度的概念、沉默权制度在中国面临的情况、沉默权的限制及构建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力图通过本文来表达一种关注。  相似文献   

16.
采访权是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拥有的最重要的权利.规制和保护采访权,首要的问题在于探析和阐释采访权的基本法理.比较采访权法性质的不同见解表明了采访权作为一种复合性公共权利的权利本质.  相似文献   

17.
沉默权起源于英国,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沉默权的发展道路曲折,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至今已渐趋成熟。由于诸多原因,我国尚未采用沉默权制度。随着诉讼理念和民主进程的发展,中国引进沉默权制度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沉默权应当引进,但应当有限制地引进,不能简单地拿来。在引进的过程中,必须采取辩证的、科学的态度,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这样才能确保其移植成功。  相似文献   

18.
刘珺 《现代企业教育》2009,(14):169-170
本文通过对“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政策的批判,指出了“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政策是沉默权制度确立的一大阻碍,这一政策的退位预示我国正朝着沉默权制度的方向迈进,而且从理论和实践方面阐述在我国确立沉默权制度必然性。同时,沉默权制度代替“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政策表明了我国法治现代化及人权观念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9.
沉默权及其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外,沉默权最初是为了遏制刑讯逼供而产生的,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又产生了许多与其相配套的制度、措施,因而渐臻完善。为遏制刑讯而产生的沉默权,也由于我国对刑讯问题的曝光而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它在遏制刑讯上的价值是无庸置疑的。但在我国则产生了许多争论。其焦点集中在:要不要引入、怎样引入、引入后又怎么办这几个方面。文章拟从遏制刑讯的角度就沉默权的相关理论及其价值进行探讨,以期能为沉默权在我国的引进和建立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沉默权作为现代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和一项重要的刑事司法准则,已为国际社会所共识,但我国并未确立沉默权及其相关制度,笔试图从沉默权的内涵、确立沉默权的意义以及沉默权在我国的制度构建等方面对沉默权问题作一粗浅论述,以期对人们认识沉默权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