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并分析头孢克洛分散片的处方工艺,以及以头孢克洛为主,盐酸溴已新为辅的分散片制剂质量。方法:研究并分析头孢克洛、盐酸溴已新以及相关辅助材料的影响因素,在选取恰当辅助材料的基础之上,针对头孢克洛片的处方工艺加以合理优化,并通过以溶出度为衡量标准的试验方式,分析所制备头孢克洛片的制剂质量。结果:本文所阐述的头孢克洛分散片处方工艺简便,具有分散溶出快的特点。试验研究测定结果显示:在25min时间范围内,按照本文处方工艺所制备而成的头孢克洛分散片累计溶出率达到了95%以上,证实其质量稳定有效。结论:本文所述处方工艺下所制备而成的头孢克洛分散片质量稳定,符合现行中国药典基本要求与规范,值得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2.
使用正交设计法,以聚乙烯吡咯烷酮、微晶纤维素和羧甲基淀粉钠用量为3因素,在3个水平上拟合,以崩解时限为指标,用L9(3^4)进行实验。并对优选处方制成品进行了溶出度测定。优选处方中聚乙烯吡咯烷酮为4%,微晶纤维素为37.5%,羧甲基淀粉钠为5%。所研制的阿奇霉素分散片崩解时限为57秒,3分钟时阿奇霉素的累积溶出达87%。研制的阿奇霉素分散片制备工艺可靠,溶出迅速。  相似文献   

3.
目的:筛选苯磺酸氨氯地平分散片的制备工艺,并选出最优处方。方法:以崩解时限为指标对处方进行选择,最初采用湿法制粒压片,设计的处方崩解时限都较长,故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法制备苯磺酸氨氯地平分散片;并进行了三批放大试验和质量检验。结果:经筛选所得处方制备的片剂外观光洁,30秒内能崩解完全,药物溶出快,并全部通过2号筛,HPLC法测定含量符合标准。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对氯沙坦钾片的最佳处方和制备工艺进行研究。首先对处方工艺进行优化,得到最佳的处方;其次对氯沙坦钾片的合成制备进行了研究,并结合了国内的原料供应情况,对其原有的制备工艺进行了改进。以优化后的处方制备的该片剂外观光洁,所得溶出曲线的相似度高。优化后制备氯沙坦钾片的处方合理,制剂稳定,溶出符合药典要求,能够制备出性能优良的氯沙坦钾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制氟比洛芬分散片的处方与制备工艺,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正交设计试验的方法来优选处方,并筛选出了最佳处方:崩解剂CMS-Na的用量为8%,加入方法为内、外加法相結合,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的用量为2%。同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来测定分散片中氟比洛芬的含量。结果:氟比洛芬在1.0-10.0μg/ml的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计算得其平均回收率为100.38%,RSD=2.49%。结论:氟比洛芬分散片的处方设计合理,制备工艺简单,质量控制方法准确、可靠,能够用于该制剂的质量研究。  相似文献   

6.
玉叶清火缓释片的体外释放度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玉叶清火缓释片的体外释放度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转篮法,以蒸馏水为溶出介质,转速为100r/min,测定波长为246nm。结果:穿心莲内酯对照品在0.003~O.015mg/mL范围内浓度与吸收度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RSD=0.266%(n=3)。玉叶清火片普通片释药80%约需时1.5h,玉叶清火片缓释片释药50%则需要3.5h左右。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玉叶清火缓释片的质量控制。玉叶清火片缓释片比普通片具有明显的缓释特点,基本能满足临床治疗需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头孢克洛胶囊的制备工艺研究,确定其最佳工艺条件。方法:经过系统的工艺研究,筛选出头孢克洛胶囊处方中稀释剂、助流剂、润滑剂的用量,以溶出度为指标综合评分,筛选最优处方。结果:优选的头孢克洛胶囊处方工艺合理,溶出快,30min累积溶出达95%以上,质量稳定,便于大生产。结论:所确定的工艺条件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研究利福平腱囊的制备方法并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利福平胶囊中利福平的含量。方法:采用安捷伦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218mm×4.6mm,5μm),甲醇-0.02mol/L磷酸氢二钠一磷酸(80:20:0.01),检测波长为254啪,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利福平在50~500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结论:本制剂稳定、可靠、溶出度好。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研究感冒灵分散片的制备方法并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感冒灵分散片中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方法:采用安捷伦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218mm×4.6mm,5μm),乙腈-水(冰醋酸调PH值为4.5)(8:92),检测波长为243nm,流速为1.0ml/rnin,柱温为30℃。对乙酰氨基酚在8~40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对乙酰氨基酚平均回收率为标示量的99.3%。结论:本制剂稳定、可靠,测定方法简便、准确。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对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进行了研究。以制剂的硬度、脆碎度、崩解度、含量、含量均匀度、溶出度为指标,优化片剂处方和制备工艺;同时,建立高效液相法进行含量测定。最终确定的处方为苯磺酸氨氯地平6.944 g(以氨氯地平计为5 g),微晶纤维素135 g,预胶化淀粉45 g,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5 g,交联聚维酮6 g,硬脂酸镁2 g。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精密度高、重复性好、稳定性强、回收率高,适用于该片中苯磺酸氨氯地平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1.
本实验研究地高辛分散片的制备方法并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地高辛分散片中对地高辛的含量。方法:采用安捷伦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2181mm×4.6mm,5μm),乙晴-水-三乙胺(52:100:0.1)(磷酸调至pH为2.9),检测波长为218n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qC。对地高辛在20~120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t=0.99996):对地高辛平均回收率为标示量的99.5%。结论:本制剂稳定、可靠,测定方法简便、准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利巴韦林软胶囊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进行研究。方法:以正交设计实验法筛选出适合的处方,并确定制备工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利巴韦林软胶囊的溶出度与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利巴韦林软胶囊的溶出度和含量的测定均符合规定。结论:利巴韦林软胶囊的处方设计合理,制备工艺简单可行,稳定性好,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能够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探讨通脉软胶囊的制备工艺,并对其含量进行测定。方法:选择通脉软胶囊样品,对其制备工艺进行分析,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中的丹酚酸B含量进行测定。结果:通脉软胶囊的制备工艺稳定性高,丹酚酸B的进样量在0.05~2.00μg,与峰面积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的RSD为0.95%(n=6),平均回收率为100.25%。结论:通脉软胶囊的制备工艺适合用于大规模地生产制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的稳定性高,结果可靠,能有效控制通脉软胶囊的生产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确定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的处方和制备工艺,并建立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的质量标准的研究方法。方法:通过多项试验对其处方进行优选,得到最佳制备工艺。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含量和有关物质进行测定和检查。结果:克林霉素磷酸酯在1.35-10.2ug的范围内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n=5),平均回收率为99.79%(RSD=1.4%)。结论:本实验的处方设计合理,制备工艺简单易操作,并且质量研究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好。能够为生产操作提供简单的依据,保证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注射用阿奇霉素冻干剂的处方及制备工艺,并建立其质量研究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来对注射用阿奇霉素冻干剂中阿奇霉素的含量测定及有关物质的检测。结果阿奇霉素在0.5-1.5 mg/ml的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结论本实验的处方设计合理,制备工艺简单、易行,质量稳定、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对无苦味罗红霉素分散片的处方工艺进行研究。本实验对填充料、崩解剂、粘合剂、润滑剂进行考查。结果:本品经高温、光照、高湿放置10d,加速留样6个月,仍为完整光滑片,色泽均匀,高湿试验外观状况符合规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测定阿莫西林片溶出度的方法。方法: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溶出度测定第二法,以水900mL为溶出介质,转速75转/分,30分钟取样,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溶出量,检测波长为272nm。结果:阿莫西林在91.16-120.28ug/ml浓度范围内吸光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8,n=6),,平均回收率为99.05%(RSD=0.26%)。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可靠,能满足质量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普伐他汀钠胶囊的溶出度。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Ⅱ部溶出度测定法中的第二法,以水900ml为溶剂,转数为50r min-1,30min时采样。采样后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DiamonsilTM C18(200min×4.60 mm,5μm),流动相:磷酸盐缓冲液甲醇(40:60)pH3.5±0.05,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38 nm,以外标法测定普伐他汀钠胶囊的溶出度。结果:线性范围为3.0—12.0 μm-1(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86%,(RSD=1.7%,n--6),溶出度符合规定。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复方氯霉素泡腾胶囊的处方与制备工艺,并建立其质量研究方法。方法:以正交设计实验来优选泡腾胶囊的处方,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制剂中氯霉素和己烯雌酚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确定最佳处方为氯霉素3g,己烯雌0.075g,碳酸氢钠200g,枸橼酸240g,十二烷基硫酸纳10g,淀粉100g。氯霉素和已烯雌酚的含量测定波长分别为275nm和245nm,氯霉素的平均回收率为98.12%,RSD=1.58%;已烯雌酚的平均回收率为100.11%,RSD=1.63%。结论:本实验设计的处方合理,制备工艺简单,易行;质量研究方法准确、可靠,可以作为复方氯霉素泡腾胶囊的质量研究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实验研究阿司匹林口腔崩解片的制备方法并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司匹林口腔崩解片中阿司匹林的含量。方法:采用安捷伦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218mm×4.6mm,5μm),乙腈-四氢呋喃-冰醋酸-水(23:5:5:61),检测波长为280h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5℃。阿司匹林在0.1~1.8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6)。阿司匹林平均回收率为标示量的99.1%。结论:本制剂稳定、可靠,测定方法简便、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