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婧 《出版广角》2015,(14):108-109
本文通过对碎片化阅读和传统阅读进行比较,认为碎片化阅读与传统阅读并不存在整体上的本质差异.在分析碎片化阅读特点及对传统出版物影响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出版业适应和引导碎片化阅读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韩喆 《出版参考》2018,(3):18-20
风头正劲的知识付费正走在成为互联网下一个风口的路上,传统出版业在知识获取的渠道上大有被赶超之势.知识付费和传统阅读并不存在实质性的冲突,如能利用好知识付费的便利与创新,同时突出传统阅读对思维能力及专业精神的培养,是知识付费与“全民阅读”互利共生的关键所在.在引导“全民阅读”更深入普及扩大的进程中,两者都将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3.
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是建构自我、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美国作家爱泼斯坦(Joseph Epstein)说:"在某种意义上,我们是被阅读所塑造的."数字时代信息的生产、组织、传播和呈现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阅读也随之改变,数字阅读应运而生.数字阅读带给人们的是一种新的信息获取方式,与传统阅读相比,数字阅读具有多媒体性(阅读形式的扩展)、超链性(阅读内容的扩展)和交互性(阅读社交的扩展)等优势特征.  相似文献   

4.
“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是近年来我国的一项重要的文化战略.经过30余年的高速发展,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取得了举世曙目的建设成就.如何在物质富足的同时,让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也丰富起来,树立属于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是新时期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国自古就有重视阅读的传统,读书明理,崇德向善,是古代阅读传统给今天的阅读推广工作留下的宝贵财富.以中国古代阅读传统和精神为核心的阅读史研究,是“书香社会”建设的基础,是延续中华民族优良阅读传统的纽带,是全民阅读活动顺利稳步开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李睿  严畅 《采.写.编》2022,(3):124-126
融媒体时代,海量的线上资源和传统媒介的深度融合改变了人们固有的阅读方式,给予了人们更多的阅读选择,加快了信息的传播和流动,开启了碎片化阅读的新时代.常规阅读模式的改变也深刻地影响着学校教育的发展,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传统的纸质教辅发展遇冷,基础教育类教辅由单一的纸质形式向多媒体、多元化的出版形式转变成了大势所趋.各出版单位...  相似文献   

6.
有人说,"读图时代"的到来与读者日益增长的"快速"阅读需求,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传统阅读习惯和审美方式.美国报纸在版面设计上的大量尝试和实例,很大程度说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7.
李杭 《图书馆学刊》2013,(10):6-7,117
阐述了传统阅读与数字阅读发展现状,在对传统阅读与数字阅读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传统阅读与数字阅读实现“异质互补”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在网络阅读风行并逐渐成为阅读主流的时代,传统阅读是否将走向消亡?本文通过对网络阅读和传统阅读的概念、特点及各自的功能与优势的分析,论述了今天的阅读是经典与时尚互补、网络阅读与传统阅读将会长期并存、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9.
北大中文系教授刘东在《中华读书报》(见8月¨日第3版.下同)上撰文说:如今是做书的人越来越多,而看书的人越来越少了!这主要源于一种曾经支撑过整个文明社会的"阅读传统"被损害与被丢弃了.他进而断言,我们的整个图书市场、整个知识界,乃至整个社会,早就暴露在这种失去"阅读传统"保护的光秃秃的荒漠之中了.  相似文献   

10.
论网络环境中的“碎片化”阅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别从网络技术、阅读心理学和网络社会文化的多个角度,对网络阅读的碎片化问题成因和读者心性的碎片化解构,以及网络阅读环境的离散性信息切片现象分别加以论述,从而进一步确认了网络阅读在本质上与传统阅读的区别.  相似文献   

11.
人类对于语言文字的有效运用是社会化的基本条件,因此人的阅读能力不仅在传统社会是必需品,在当代社会也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与传统社会不同的是我国国民的阅读习惯正慢慢从纸质书籍转移到数字化阅读领域,这是历史演进的必然,因此要求图书馆与时俱进,发展出更适合这个时代读者阅读习惯的移动阅读服务模式.文章详细阐述了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模式的具体内容、发展现状及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2.
黎彬  郝雅琪  赵瑞芹 《今传媒》2016,(12):16-19
医学书评具有传播先进知识、提升学术水准、倡导科学精神、提高鉴别能力的责任.新媒体时代书评经历了三次变革,即传统书评、站点式书评、自媒体书评.书评载体的变化产生了新的阅读平台,推进了阅读的网络化进程,使得阅读空间得以扩展.书评主体的多元化提供了网络条件下的交互性、参与性以及信息容量的空前拓展.新媒体书评在传播形式上与传统印刷版有差异,新增功能令人关注.本文阐述了信息时代应用微信功能开展的医学书评阅读推广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13.
周宁 《出版参考》2017,(11):35-38
在全民阅读背景下,高校学报如何进行阅读推广是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高校学报传统的发行量小、面窄,数字出版缺乏对电子产品的研发和宣传,学报的体制虽然保障了学报的正常出刊,但也逐渐成为限制其发展的一个因素,因此,高校学报必须寻找新的生长点,而在当前形势下在阅读推广上下功夫是一个可行的出路.高校学报,在满足特定群体基础需求的同时,应更多立足于服务整个大学生和社会群体潜在需求的阅读.  相似文献   

14.
现代媒介技术促进了新阅读方式的产生.社交阅读是阅读发展的新趋势,社交与阅读融合突破了传统阅读的概念,使人们实现了实践活动和精神活动的统一.社交阅读塑造了全新的阅读文本、阅读认知、阅读景观,与纸质阅读的特点迥异.社交阅读嵌入了后现代主义的不确定性、去中心化、去正当化、感性化、反传统的精神特征.此外,当下的阅读面临困境,需要从转换阅读思维、培养阅读习惯、阅读的再沉浸化的角度探索可行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徐婷婷 《东南传播》2011,(7):128-129
本文从电子阅读器的兴起入手,围绕网络阅读的特点,提出了网络阅读对传统纸质书阅读的影响——即对传统阅读模式的解构,说明了在网络化时代,网络阅读和传统阅读应该形成一种阅读方式的互动与互补,从而在网络阅读上建立起一种以"深度阅读"为主的网络文化。  相似文献   

16.
吴瑶  何志武 《出版广角》2015,(10):20-22
媒介进化论认为,媒介的发展史是媒介本质属性不断得到补充与创新,从而无限接近人性化需求的进化史.数字化阅读以其"全感官"式阅读、"认识流"式阅读、交互式阅读三大本质属性,对传统纸质阅读进行了补充与创新.而"数字化阅读是传统文本的电子化""数字化阅读是浅阅读、碎片式阅读、娱乐化与功利化的阅读"之类的认识是对媒介表层属性的误解,我们应回归数字化阅读的本质属性对其进行辨析.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网络阅读与传统阅读调查及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网络阅读在极大程度上影响到人们的阅读习惯、阅读方式,挤压着传统阅读的空间。上网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最大业余爱好以及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在阅读花费上,网络阅读超过传统阅读;大学生对网络收费阅读接受度高,但对阅读内容提出了要求。本文通过调查数据研究大学生读者阅读习性规律,重新定义"浅阅读"现象,论述了信息数字时代的媒介传播生态变革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终端设备的多样化,人们的阅读习惯发生了变化,逐渐从传统单一的纸质媒体阅读,向电子图书、数字报纸、数字期刊等数字阅读方式转变.人们在电脑上看电子书,手持各种移动终端设备在地铁、公交车上进行阅读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数字阅读以其存储海量、搜索便捷、传输快速、成本低廉、互动性强、环保低碳等特点受到了人们的喜爱.@@然而,数字阅读真的能够让人们实现随时随地任何终端的阅读吗?@@数字阅读市场空间巨大 各类企业机构纷纷试水@@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数字阅读在持续升温,数字阅读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得到国人的接受.  相似文献   

19.
4月18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在京公布,结果显示,201 2年我国国民的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的接触率增长明显.这也是数字阅读连续数年的持续增长.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和移动终端的普及,数字阅读以传统阅读无法比拟的优势,如"方便随时随地阅读""方便检索信息"等,迅速走入人们的生活,于是,有人断言,几年之内,传统阅读将步入穷途末路.几年过去了,传统阅读仍然稳坐市场的第一把交椅,反倒是数字阅读依旧存在盗版猖獗、标准缺失等行业乱象,于是,又有人提出"数字阅读几年来原地徘徊,毫无进展".  相似文献   

20.
所谓"大阅读"时代也指是开放阅读,即基于网络信息平台呈现的阅读格局,该阅读模式强调网络存取的资讯类、消遣类、学术类信息资源于一体的便捷式阅读与共享,打破传统时空限制和阅读资源类型的限制,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图书馆的资源优势,也改变着图书馆在用户阅读中的地位。因此要求图书馆必须打破传统服务流程,重建自身能力和优势,从源头上深度整合阅读内容,进一步推进智慧型服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