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陈伟 《今传媒》2007,(12):25-26
在市场经济时代,实行市场化经营的报纸发行总是追求发行效益的最大化.对于一个新创办的报纸,其发行量必须达到某一个特定的临界点,报纸才会赢利,这个点被称为报纸发行的赢利临界点.对于一个业已成熟的报纸,其发行量达到某个特殊的临界峰值,报纸的利润可以达到最优化,发行量大于这个临界峰值时,报纸的利润开始递减,这个点就是报纸的最佳发行峰值.那么,如何描述和预测这两个"拐点"呢?笔者认为,可以用突变论来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自大学毕业以来,笔者一直从事报纸采编工作,至今已有七年多时间.七年的工作实践让笔者深刻体会到,做好编辑工作要有读者意识、策划意识、创造意识.  相似文献   

3.
如何采写现场短新闻?不少记者都有自己的经验和体会,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结合自身经历,对报纸现场短新闻的采写谈点个人浅见.  相似文献   

4.
白利君 《今传媒》2006,(1):46-47
报刊亭主立处于整个报刊发行网络的末端,对于报刊发行的成果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在旧中国,报贩团伙操纵报纸发行的事情时有发生。在新中国,报贩操纵报纸发行已难觅踪影。但是,作为一个天天从报刊亭买报纸的读者,笔者发现个别常销报纸在某一段时间里会从一些报刊亭消失,一些报刊亭的老板会把同类报纸中的某一份压在其他报纸的下面,只有读者问起,才会拿出来销售。根据个人长期观察经验,得出如下基本判断:报刊亭主对所卖的报纸有积极性高和积极性低的区别。那么,什么因素影响着报刊亭主的售报积极性呢?为了解答这个问题,笔者和西安外国语学院2…  相似文献   

5.
现在,各媒体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文摘在整个报纸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体现内容为王的重要形式.许多报纸,尤其是地市级报纸,纷纷增设了文摘专栏或专版.从去年年初开始,枣庄日报副刊开设了"每周文摘"专版.怎样才能把文摘专版办得有声有色,使广大读者喜闻乐见呢?作为该版的责任编辑,笔者进行了一些实践和探索.  相似文献   

6.
郝雅婕 《青年记者》2016,(32):67-68
随着技术的改进和媒介市场的变动,媒体融合进入更深层次的发展阶段,即内容、技术、模式等多方位、全面化的融合.笔者认为,报纸影响力是传播能力和传播效果的综合体,并将融合背景下报纸影响力概念具体分为报纸新域、领域、跨域的"三域"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田丰 《青年记者》2005,(8):73-74
NIE,是英Newspaper InEdu-cation的简称,中可译作“报纸参与教育”。报纸参与教育是美国的一些有影响力的报纸为适应目前激烈的竞争所采取的一种媒介经营策略,以培育潜在读。这些报社在办报过程中“紧密结合学校教育,举办讲座,创办刊物,专门报道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提供图并茂的知识,并鼓励教师们在课堂上引入报纸教学,以培养学生们的读报兴趣,培育未来的读群,扩大报纸的发行量”。  相似文献   

8.
在报纸版面编辑过程中,编辑时常会因为没有可用的新闻图片而犯愁.其实,这侧面说明了当今读图时代,图片在报纸版面中的地位显得愈发重要和不可代替,有时版面编辑对新闻图片尤其是优秀的新闻照片的渴求,胜过对文字稿的渴求. 可是,如果限于各种原因和条件,报纸某个版面实在没有可用的新闻图片,却又想追求新闻图片产生的效果,此时,编辑又该如何应对呢?笔者从事新闻工作十余年,在实践和学习中逐渐积累了一些相关的知识和经验.  相似文献   

9.
"就业难"折射出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7月,接受了七年新闻专业教育的我,在硕士研究生毕业之际成为专职从事教育工作的老师. 现在我的学生和当初我做学生时的很多想法都非常相似,他们对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等实务课程十分感兴趣,因为他们觉得这些课程对他们今后在新闻媒体的工作会有实质性的作用;也有不止一个学生问过我,学中外新闻史有什么用,他们要记住第一份中国古代报纸、第一份近代报纸有什么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刘福伟 《青年记者》2002,(12):23-23
地市级报纸在报业竞争中除了要与本地市多家报纸争压市场,还要拼命地抵挡着省级、国家级各类报纸的“入侵”,它的生存发展之路在哪里?笔者认为,地市级报纸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在办报的过程中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11.
立拾 《新闻记者》2005,(9):17-17
7月18日,上海市淮海东路3号一幢房屋起火,烧死2人。19日,上海多家报纸报道了这条新闻。笔者偶然翻阅三种报纸,发生了疑问。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报纸性感广告?现有的资料还没有对它作出严格的定义。笔者认为,它以报纸版面为依托,以人类的“性”做为吸引人和传达信息的手段,以达到宣传某种商品或服务之目的的广告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3.
曹旭 《青年记者》2009,(14):21-22
在二十多年的编辑工作中,笔者由于职业习惯,对错别字有一种特殊的敏感。笔者供职的山东教育社主办的《现代教育导报》连年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报纸、全国教育教辅类报纸质量检查免检报纸,原因是:编校质量高,差错率低。  相似文献   

14.
马全应 《青年记者》2006,(14):39-39
报纸刊发的新闻是经记者加工呈现给受众的,新闻中不可避免地会有记者的印记,这是正常现象。然而,笔者在编辑稿件、阅读报纸时发现,有的记者仿佛在新闻稿中“刻意”表现自己,不恰当地存在于其作品中。这种情形往往会影响受众对新闻事实的接受,也降低了新闻的品位。笔者愚见,记者  相似文献   

15.
如果说1997年开始的上网潮,是报纸与网络的第一次亲密接触,那么,今天在媒介融合趋势下报纸网站的新一轮变革,就将是报纸与网络真正联姻的开始. 要实现这样一种深层结合,报纸网站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政策?体制?资金?人才?上述几个方面都是制约报纸网站发展的因素,但是,也许报纸网站在当下最需要迈过去的一道坎,是观念的变革.  相似文献   

16.
为了在有限的读者市场分一杯羹,各家报纸绞尽脑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报纸版面内容丰富、精彩纷呈。其中把专版内容细分,办好办活专版成为许多报纸占领渎者市场的经验之一。那么何为专版?专版要不要有新闻性?围绕着这些问题,笔者结合自己办专版十几年的亲身体会,谈一下如何办好专版。  相似文献   

17.
上海教育报刊总社有8种杂志、3种报纸.和大家一样,我们也一直在思考究竟怎么做,怎样才能搞好我们的社刊工程.我觉得有几个问题可能是共性的,下面我就这些问题简单地谈谈体会.  相似文献   

18.
"动起来,更精彩"是一首流行歌曲中的歌词,把它借用到报纸版面中来,也是恰如其分的.报纸属于平面媒体,如何让平面媒体"动"起来,在众多媒体中先声夺人、脱颖而出,是众多报业人紧跟当今时代发展主流而努力的方向.企业报也要紧跟这一发展方向,增强报纸版面立体感,让版面生动活泼,一改企业报在读者中"呆板、生硬、乏味"的面孔.如何让版面"动"起来?笔者从"点"、"眼"、"势"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作为河南唯一一家教育专业报,近年来,《教育时报》在改革创新的道路上努力探索,在教育新闻宣传和报纸发行方面都有了新的突破,被评为全省新闻系统精神文明示范单位,蝉联全省十佳报纸,连年被评为省一级报纸,报纸发行量两年翻两番,在服务全省教育工作大局、宣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树立先进典型、塑造河南教育形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回首《教育时报》创新改革的实践,引发了我对教育专业报宣传与发行工作的几点思考。一、教育新闻报道在创新中提高长期以来,《教育时报》遵循“两个规律”(教育规律和新闻规律),坚持“两个面向”(面向各级教…  相似文献   

20.
张爱红 《青年记者》2006,(10):56-56
版面是报纸的脸面,是帮助和吸引读者阅读的手段。从某种意义上说:“报纸的竞争,也就是版面优势的竞争”。版面设计就是字模块、标题、色彩、图表、新闻照片等组版元素在版面上的计划和安排。设计版面应该遵循什么原则结合多年从事报纸编辑的实践,笔者认为:一是版式要为内容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