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8 毫秒
1.
周玉琴 《农村教育》2006,(12):60-60
日前,上海市教委推出第3版《中小学生守则》,其中《中学生守则》增加了“学会感恩”等条款。那么什么是感恩呢?所谓感恩就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带来的恩惠和方便在心里产生认可并意欲回报的一种认识.一种情怀和行为。在实践教育中,要求学生学会感激别人,感激社会。  相似文献   

2.
让学生在感恩教育中增强责任意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学会感恩”是现代文明的体现感恩是人性善良的反映,是文明社会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在上海市教委新近重新修订的《上海市中小学生守则》中第一次把“学会感恩”写入其中,把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增强爱心和责任感作为青少年发展的重要素质。然而在现实社会中,确实有些人,  相似文献   

3.
《教育文汇》2005,(10):11-12
上海市教委最近推出第3版《中小学生守则》。“珍爱生命”首次出现在《小学生守则》中,《中学生守则》则增加了“学会感恩”条款。  相似文献   

4.
学会感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琳  侯静  刘利国 《教师博览》2005,(11):16-17
新学期伊始。上海市推出了新版的《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守则》,针对当前社会道德缺失的现状。新增加了“学会感恩,珍爱生命,明上网,家里的事情帮着做”等条款。  相似文献   

5.
晨晖 《中国德育》2005,(9):16-17
上海市教委日前推出了第3版《中小学生守则》。其中《中学生守则》增加了“学会感恩”等条款。  相似文献   

6.
"感恩"这个词最早出现在《三国志》,《现代汉语词典》把"感恩"解释为:"对别人所给予的帮助表示感激.""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等感恩古训告诉我们,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要怀有感激之心和有意报答的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感恩作为思想品德的组成部分应恒久存在,它是一种责任意识,也是健全人格和健康灵魂的体现,更是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在新修订的上海市《中学生守则》中,“学会感恩”是对全体学生提出的新要求,反映社会对德育的关心,体现了时代新意。鉴于目前中学生感恩意识的淡薄和家庭教育的缺位,有针对性地补上感恩教育这一课,就显得十分及时而必要。它不仅填补了德育内容的空白,而且有利于学生形成知恩、感恩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8.
新版《中学生守则》增加了“学会感恩”等条款,应该说是填补了以往教育内容中的一个空白,常怀一颗感恩之心是医治现在孩子冷漠、没有责任心、缺乏爱心、不懂关怀的一剂良药。对学生来说,“感恩”意识的形成,不可能仅仅从书本上学到,而必须从成人社会中耳濡目染,去感受效仿。魏巍在《我的  相似文献   

9.
新学期对学生提出新要求,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市教委正式颁布了上海市《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守则》。与2003年9月的试行稿相比,两本新守则在内容上更加完整,新增了“懂得勤俭”“学会感恩”和“和睦邻里”“关爱集体”等新条款。  相似文献   

10.
<正>著名教育家王符说过:"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一颗感恩的心需要生活来滋养"。感恩是一种道德文化,更是一种民族素养。学会用感激的心态对待老师、同学、朋友,可以有效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养成,同时对社会的安定团结也大有裨益。鲜明特色的校园主  相似文献   

11.
感恩,是人们对社会和对人世的一种态度,也是一种美德。学会感恩,也就是学会回报社会、学会生活的一种高尚的行为。作者从一首歌曲《感恩的心》谈起,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教委最近推出第3版 《中小学生守则》。“珍爱生命”首 次出现在《小学生守则》中,而《中 学生守则》则增加了“学会感恩” 的条款。 生命是相互依存的,每一样 东西都依赖于其他事物而存在。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处处受 到社会的“恩赐”:父母的养育、师 长的教诲、爱人的关爱、他人的各  相似文献   

13.
上海市教委推出了第3版《中小学生守则》。新版中小学生守则,除分别增加了“学会感恩”“珍爱生命”等条款外,《小学生守则》取消了“书写工整”的规定。有人认为,这是电脑时代“无纸化”操作普及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杨志勇 《教育》2015,(6):27
中国是礼仪之邦,一些优良的礼仪传统多蕴含在国学经典中,如《弟子规》《三字经》等对于感恩都极为推崇。《弟子规》总序开篇:"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首孝悌"的意思是做人首先要孝敬父母,也就是强调对父母的感恩。可以说,一个人只有有了感恩的心,才能焕发出无穷的力量。重庆大学附属小学针对目前在校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的宠爱、生活的舒适,助长了学生奢侈浪费、盲目攀比、拈轻怕重的不良习气,开展了感恩教育活动,使学生在感激父母养育之恩的同时,学会了感激他人,奏响了和谐社会从小学生抓起的生动乐章。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教委推出了第3版《中小学生守则》。新版中小学生守则,除分别增加了“学会感恩”“珍爱生命”等条款外,《小学生守则》取消了“书写工整”的规定。有人认为,这是电脑时代“无纸化”操作普及的结果。无论中文还是外文的书写,  相似文献   

16.
感恩"是一种对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每一位不忘他人恩情的人萦绕心间的情感。如果每个人都能学会感恩,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将会变得和谐、亲切、健康,生命之树也将得到滋润。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道德教育和人性教育,对于提升人的品德和精神境界有重要价值。本文从感恩教育概念、大学生感恩意识缺乏的原因及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方式等问题进行探讨,以期能找到提高大学生感恩意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设计理念:90年代的孩子们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衣食无忧,父母照顾周到,爷爷奶奶宠爱有加,孩子们依赖性强,心胸狭窄,心里眼里都容不下别人,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对于长辈的呵护他们理所应当的接受,对于父辈的关爱他们觉得应该感恩,感激父母的悉心呵护,感激父母的关爱,感激父母为了让孩子们过上好日子而付出的艰辛。学会感恩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品质,感恩父母是学会感恩走出的第一步。所以我设计了《感恩父母与爱同行》主题班会,希望孩子们能明白父  相似文献   

18.
感恩中悟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学们因为感动而去感恩,又因为感恩而被感动。”近日,在一场由华东师大继续教育学院校本培训基地召开的感恩教育研讨会上,东道主进才中学北校校长金卫东道出了实施感恩教育的体会。今年8月,“学会感恩”首次列入《中学生守则》引起了各方关注。在几年的实践中,许多学校都在感恩教育上总结出了校本德育之路,使感恩教育成为德育生活化的有力抓手。  相似文献   

19.
正一、感恩的概念国内最早对于感恩的论述可以追溯到《诗经·小雅·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长我育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而"感恩"一词最早见于晋朝陈寿著《三国志·吴志·骆统传》"令皆感恩载义,怀欲报之心"一句中。在《牛津字典》中,将"感恩(Gratitude)"定义为"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其词根"gratia",本义是人  相似文献   

20.
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我以感恩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切入点和重点,引导学生思索爱、寻找爱、回报爱,促进了学生道德发展,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一、实施"感恩教育",学会"感恩" 现在的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父母长辈、老师、社会为他们所做的一切,在他们眼中都成了理所当然的,缺少一颗会感恩的心.每一个人不仅应该孝敬父母,尊敬师长,而且对于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也应该发自内心地感激,而不应该忘恩负义.所以,要让学生学会"感恩",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让学生知道每个人都在享受着别人通过付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的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