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表现为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制度的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势是坚持生产力标准,促进生产力发展,符合社会发展方向,冲破贫富悬殊的壁垒,实现共同富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势是符合实际,集中力量办大事,以人为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的优势在于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向前发展的精神动力,要尊重多元文化,传承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2.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对中国共产党90年的伟业作了新概括,其中最重要的新内容就是“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已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通过改革创新,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逐步建立和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和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时不断完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历史和现实都明确昭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设者.  相似文献   

3.
当前迫切需要深化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深化改革首先要提升理论认识,认识到:现代文明的基础制度只能是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科学文化、公民社会;在市场竞争中,全民所有制企业不断强大,全民所有资产不断增值,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三种公平竞争的机制和三支引领队伍.建立公平竞争的机制需要深化改革,创新全民所有资产经营管理的体制和机制,创新公共教育科技文化事业发展管理的体制和机制,创建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完善国土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相似文献   

4.
"中国道路"不只是物质力量、政治大国、军事强国的兴起,而且是文明中国的崛起,意味着一种新的制度文明之路在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国经验的集中概括和理论表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进一步凸显了中国的制度文化优势,证明了文化与制度和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模式的价值合理性和制度优越性。民族性文化和现代性制度的协调互动成为当代中国制度文化变迁的未来图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化建设必须走出一条制度创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文明复兴之路。  相似文献   

5.
全球战"疫"的大坐标凸显了中国疫情防控的体制优势,具体来讲: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战胜疫情的政治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战胜疫情的重要制度依托,新时代强大的中国精神是战胜疫情的精神支柱。这场疫情大考再次证明了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重要性,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也凝聚和升华了伟大的中国精神,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  相似文献   

6.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基础建设。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是坚定“四个自信”的基本依据。多方面的显著优势是系统优势、历史优势、实践优势、中国优势、政党优势。要在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优势的实践中不断增强“四个自信”。  相似文献   

7.
增强本专科思政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教育实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理论上讲深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内涵,讲透彻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表现,还应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引导青年学生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徐诚 《职业技术教育》2006,27(35):15-17
制度变迁是累积性的因果关系,教育行政体制变迁必然蕴涵文化演进.英、法、美、日、中的教育行政体制具有深刻的民族文化根源,文化演化的制度变迁观对于解释教育行政体制的稳定性与变迁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中国特色“的教育行政体制是建立在中国文化传统及其演化基础之上的制度变迁,必须继承或涵化中西方文化中的优良基因,避免激进式制度变革,从而使教育行政体制改革走向民主化、科学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已相对明确,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四位一体的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还应纳入不可或缺的基本文化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文化制度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多元文化并存的文化制度。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的层次划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也可以划分为基本文化制度和具体文化制度。当前,需要进一步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文化制度与完善和发展具体文化制度。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关键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推动先进文化价值观的创新。在具体操作层面上,应努力培育文化创新意识,创新文化内容和传播载体,完善文化创新体制和制度,实现先进文化建设质的飞跃,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体制转型期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社会转型期的道德建设必须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制度、文化观念等相适应.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认同是制度自信的前提。从理论维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理论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制度理论创新成果,内涵覆盖全域、落实纲维有序的显著优势是其基础。从现实维度看,与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相比,在领导制度、发展理念、运行机制上的比较优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认同的关键。从价值维度看,在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国际贡献上的制度优势效能转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认同的核心。从不同维度厘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认同的内在逻辑,对把我国制度优势转化为全社会政治信仰,让人民群众对我国制度高度认可与信任,达到更深层次制度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实践,有力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在优势.只有进一步克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越走越宽广.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全面发展的社会.我国社会建设长期滞后,其中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建设尤为落后.完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我国要尽快发展完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实现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建设"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总纲领.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相关内容时,应深入学习和领会中央的这一重要决定,特别是把握好四个“点”,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着眼点、出发点、关键点和用力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着眼点在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出发点在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键点在于推进文化创新,用力点在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6.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就是使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形成既符合市场经济的一般要求,又符合社会主义本质和方向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模式.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市场经济既存在内在统一性,这是二者融合的基础;又存在矛盾性,这是二者融合的关键.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既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又发展市场经济,使其有机融合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经过艰辛探索的必然结果,是引领中国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伟大道路。其特色表现在经济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共同富裕的整体目标;在政治上表现为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形成了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的制度框架;在文化上表现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坚持文化创新。  相似文献   

18.
文化是社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在包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文化工作,对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通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重点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鼓舞国民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这对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重大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文化自信并不仅仅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文化自信与理论自信不同,理论自信的内核是意识形态自信;文化自信的内核是价值观自信.文化自信是最根本的自信,这既源于文化价值观渗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选择中,也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建立在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上,还源于文化价值观自信的力量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文化自信决非文化决定论,也不意味着走向文化复古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  相似文献   

20.
历史文化对社会制度的影响是重要的,但不是决定性的.中国社会制度深深扎根于历史文化之中.当今中国重视制度的历史文化因素,是对社会主义认识深化的自觉,是对全球化认识深化的自觉.中国制度从深层次到浅层次、从宏观到微观、从政治到文化、从内政到外交,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因素.社会制度与历史文化关系要辩证把握.制度建设既要扎根历史,又要面向时代;既要汲取历史精华,又要剔除文化糟粕;既要立足中国,又要面向世界.制度建设既要重视历史文化,更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搞喧宾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