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爱玲在20世纪40年代曾风靡文坛,留下了许多感人的作品。她在小说中写了大量鲜明生动的女性形象,无论是母亲角色还是年轻女子,都构成了一批民国时期残存的女奴群像.她们有着女性的原罪意识。作者通过写这些女性形象,表达了深深的悲凉感,体现了张爱玲强烈的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2.
张爱玲在20世纪40年代曾风靡文坛,留下了许多感人的作品.她在小说中写了大量鲜明生动的女性形象,无论是母亲角色还是年轻女子,都构成了一批民国时期残存的女奴群像,她们有着女性的原罪意识.作者通过写这些女性形象,表达了深深的悲凉感,体现了张爱玲强烈的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3.
张爱玲在20世纪40年代曾风靡文坛,留下了许多感人的作品.她在小说中写了大量鲜明生动的女性形象,无论是母亲角色还是年轻女子,都构成了一批民国时期残存的女奴群像,她们有着女性的原罪意识.作者通过写这些女性形象,表达了深深的悲凉感,体现了张爱玲强烈的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4.
张爱玲和苏青都是我国著名的女性主义文学代表作家。她们在作品中都塑造了大量的女性形象,并通过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以及对这些女性形象心理和情感的挖掘,表达了各自不同的女性意识。文章主要对张爱玲和苏青作品中的女性意识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5.
张爱玲的女性写作是主流文学之外的重要收获,她站在女性的角度对女性进行自审,对女性心理痼疾、女性心狱、女性原罪意识的揭示,在女性文学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她从两性、婚姻的角度切入,塑造了一批"女结婚员"的形象。透过"女结婚员"的生存状态的分析,能更加深入地理解张爱玲的女性写作,从而进一步突显张爱玲女性写作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集宁师专学报》2020,(6):45-48
张爱玲是现代享负盛名的女作家,其小说作品极富感情和时代色彩,人物形象特色鲜明,注重对细节的描写,注重对所处时代社会背景下的人性进行剖析。张爱玲小说也注重对思想感情的抒发,给人以深刻的警示。张爱玲小说中不乏一些特色鲜明的女性形象,通过缜密精心设计的情节刻画了一个又一个悲惨凄凉的女性形象,也为女主人公谱写了一支跌宕起伏的"命运交响曲",深刻体现了女性内审意识,为研究了解那个时代社会背景提供了重要的文史资料。  相似文献   

7.
主要运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方法,由两篇文章中的妻子形象入手,抓住赛珍珠、张爱玲深受中西文化影响的特质,深入系统地剖析两人的女性意识特征,期能由此对赛珍珠、张爱玲有一种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20世纪40年代初,张爱玲作为现代中国的第三代女作家的代表闪耀文坛,在她的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是一个醒目的存在。她大胆地揭示出女性的心理痼疾,站在较高的层面对女性进行审视,中国现代文学所张扬的女性意识在她的手中得到了充实与丰满。  相似文献   

9.
<正>张爱玲作为一名作家,在文学史上算得上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在张爱玲的小说创作中,其女性形象塑造独具特色。对于张爱玲小说中女性形象中所包含的意识情感、价值追求和生成原因等等,我有着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张爱玲小说中女性形象塑造大多有着相似的表现方式,在描写男女情爱以及所产生的情感冲突中描绘女性形象,表达女性意识。在封建宗法文化背景下,女性作为他姓,一直是作为外在、附属、异姓而存在的,她  相似文献   

10.
庐隐、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极具女性意识的作家。作为女性写作的代表作家,二者的作品都体现出强烈的悲剧色彩。尤其是她们的小说都善于描写女性心理和情感,表现动荡时代中的女性生活。通过对庐隐和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可以探讨出二者女性意识在小说中的不同反映。庐隐所塑造的女性形象的基调是悲哀,张爱玲所塑造的女性形象的基调是苍凉。  相似文献   

11.
张爱玲站在女性的立场,以女性为主体意识写出女性生活、情感中的性别角色体验,揭示了女性内心的奴性意识,填补了中国女性文学史的空白。张爱玲心灵深处的悲剧意识使她的的写作无意中接续了鲁迅对中国民族精神的揭示,对民族文化心理建构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张爱玲小说《金锁记》中的曹七巧被认为是“人性恶”的集大成者 ,是一个不被世俗所容的“异类” ,作者赋予其较其他女性人物形象更为完整的生命意义 ,在这个人物身上首先奠定并完成了作者对女性悲剧生命观的认识。在小说中另一个重要女性七巧的女儿长安形象上又寄予着作者对人生带有个人生命体验的深刻思考。从这两个女性形象上反射出的女性命运的生存本相以及由此体现出的张爱玲的生命悲剧意识正可视为《金锁记》的主题内涵。  相似文献   

13.
刘瑞娟 《文教资料》2012,(27):67-69
张爱玲的作品对女性传统意念中奴性意识进行深刻揭露与剖析,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女性形象。本文通过对其作品的解读,分析其笔下的女性形象,透析她们对爱情、婚姻的追逐及对人生的态度,展示与思索女性人物的生存命运和精神世界,探索女性隐迷的心理与渴望,进而分析张爱玲作品中女性角色的现代意义,探析张爱玲女性意识的初步觉醒。  相似文献   

14.
张爱玲小说中的男性形象,无论是在形体上还是在精神上均是猥琐﹑坠落﹑无能﹑丑陋的,张爱玲作为女权意识的代言人,在她的小说中女性生存的苍凉与悲怨的女性主题意识是通过对男性形象的描写而体现出来的,反映了那个畸形时代里的畸形产物。本文试图通过对张爱玲笔下的类型各异的男性形象的分析,来透视张爱玲的内心世界以及她对于男性所持有的视角和观点。  相似文献   

15.
内审是张爱玲小说意识屏幕的底色 ,其文本因之而散发出独特深邃的艺术魅力。她通过笔下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 ,向世人展露了女性心灵深处以男性以归依的“奴性意识”。她的内审使女性深层的传统垢积有了展露的契机 ,给女性对自身的认识和反思提供了具象 ,为女性意识的转型和成熟做了最初的奠基工作。这是她对女性意识进化和发展的贡献 ,女性意识的发展史上将永远记着她的名字  相似文献   

16.
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形象无不在物质生存与寻找女性自我中苦苦挣扎着.张爱玲深刻揭露了在男权社会里女性艰难的生存困境,也意识到在物质生存面前,女性自我的无力感.自流苏、曹七巧等就是这类女性中的典型.  相似文献   

17.
张爱玲的小说以写“永恒的人性”著称,其创作充满了对人性丑恶、灵魂污浊入木三分的呈露。作为女作家,张爱玲以女人特有的敏锐、细腻和冷静的心智,描绘了新旧杂陈的各式各样的婚姻现象。她较深地洞见了女性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的生存与挣扎,以及女性因之产生的无奈和苦痛。本文试从张爱玲的几篇代表性作品来分析她的女性小说系列,为后代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与健全,女性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婚姻观提供了审美和参照作用,并以此来明示她为女性意识的转型和成熟作了最初的不倦的探索工作。  相似文献   

18.
张爱玲对女性的解剖在文学界独具特色。她尖锐地提出在封建社会宗法制度影响下的女性对于男性的依附,对女性的"奴性意识"进行淋漓尽致的揭露与批判。张爱玲在写悲剧之时渲染了苍凉的气势。本文就张爱玲作品中的"女奴"形象作一评述。  相似文献   

19.
张爱玲的作品以女性为中心主题,通过婚姻和爱情反映出女性的生活和思想意识。镜像是构成张爱玲作品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镜像从侧面反映出她作品中女主人公的爱情意识,从而反映出张爱玲追求男女平等、生活独立、情感自由的爱情意识,批判了传统观念中陈旧的婚姻中的奴性意识。  相似文献   

20.
李多林 《孩子天地》2017,(5):244-245
张爱玲是我国的著名现代女作家,她创作了很多散文和小说,她的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女性形象,这些女性身上都带有传奇的色彩和时代的印记。张爱玲的小说作品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写照,张爱玲将自己的经历渗透到小说作品中。张爱玲小说作品中女性身上都带有悲剧色彩,女性的婚姻、家庭、所处的时代对于女性命运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研究和分析张爱玲小说中悲剧的女性形象,对于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分析张爱玲文学作品中蕴含的女性人文情怀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指出了张爱玲作品中女性悲剧意识形成的原因,从不同的角度对小说中悲剧的女性形象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