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计算了铁路货运量与货运量影响因素的关联度,并对其进行了排序。利用MAT-LAB软件,建立铁路货运量的RBF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我国1992-2008年的铁路货运量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RBF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平均相对误差为0.44%,常规RBF神经网络模型的平均预测误差为1.47%,因此认为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RBF神经网络的铁路货运量预测方法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2.
针对提供的道路交通事故相关影响因子数据,构建了基于关联分析的灰色神经网络组合道路交通事故预测模型。结合实例,用所提出的模型给与了预测。结果表明,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充分发挥关联选优的优越性,比全输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有更好的预测精度,从而说明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输入因子选择是有效可行的。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神经网络组合交通事故预测模型充分发挥各单一模型的优点同时弱化了单一模型的缺点,比单一模型的预测结果更理想、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3.
利用RBF神经网络构建销售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目前国内外应用较为广泛的传统销售预测模型和BP神经网络销售预测模型的缺陷,利用RBF神经网络构建了销售预测模型,并运用Matlab6.5编制了仿真程序。仿真结果表明:采用RBF神经网络进行销售预测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可行的,该模型的估计精度比传统销售预测方法和BP神经网络所建立的模型的估算精度要高,且具有不会陷入局部最小点、学习收敛速度快、泛化能力强和适合动态建模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把粗糙集和R BF神经网络相结合应用于农业总产值预测的方法。首先用粗糙集对影响农业总产值的多个因素进行属性约简,选择主要影响因素,去除冗余信息;然后利用RBF神经网络建立预测模型。最后对该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因子分析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了比较,表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网络控制系统中时延普遍存在,时延的有效预测对控制系统非常重要。为准确对时延进行预测,文章建立一个基于RBF神经网络的时延预测模型,运用Matlab软件对该模型进行仿真,采用归一化的方法对用于测试的数据集进行预处理,利用这些处理过的数据集对该仿真模型进行训练和测试,结果证明RBF神经网络能很好的预测网络时延。  相似文献   

6.
交通事故的发生因受随机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出不确定性和非线性的特点。在分析交通事故与人口、车辆、道路、经济发展等因素关系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影响交通事故的多种因素,建立了BP神经网络。进而,选取总人口、机动车驾驶员人数、公路密度、民用车辆、人均GDP作为交通事故预测模型的输入向量,以交通事故的四项指标作为输出向量,利用LM算法或GALM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模型对交通事故进行预测。实验表明,GALM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模型与BP神经网络或LM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相比,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较快的收敛速度,能更好地适用于交通事故预测。  相似文献   

7.
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为研究其内在规律,掌握其发展趋势,对道路交通事故进行有效预测具有重大意义.以福建省2008-2012年道路交通事故次数为例,应用灰色系统理论,构建道路交通事故次数灰色GM(1,1)预测模型和灰色优化GOM模型,对事故原始数据经生成处理后预测分析,通过对比两者所得出的相关指标,结果表明灰色优化GOM模型较灰色GM(1,1)模型的预测精度高,适合对未来道路交通事故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8.
针对交通事故发生的特点,探讨了灰色系统和时间序列模型在道路交通事故预测中的具体应用,在介绍分析道路交通事故灰色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灰色预测理论的交通事故预测模型,并用其分别对道路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数、交通事故量进行了预测,其结果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9.
针对造纸中段废水絮凝过程中zeta电位变化复杂,难以建立准确的数学模型的问题,提出利用神经网络对其中的zeta电位进行建模预测,研究了基于BP、Elman、RBF神经网络模型的多输入单输出建模方法。该建模法通过建立待测量zeta电位与絮凝剂投放量之间的非线性函数关系,间接得到待测变量的估计值。仿真结果表明RBF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有较好的实时性和良好的泛化能力。与BP网络相比,RBF网络具有误差小、计算量小的优点,与Elman网络相比,具有周期短的优点,是一种有效的建模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在线预测废水中的zeta电位。  相似文献   

10.
基于灰色神经网络串联组合模型的涌水量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矿井涌水量实测值建立灰色理论与神经网络串联组合的预测模型,即利用不同灰色模型预测值训练神经网络进行预测,提高矿井涌水量的预测精度,先后建立了GM(1,1)、二次参数拟合GM(1,1)模型,将其与BP神经网络模型串联形成最终预测模型,以淮南矿区潘三矿西翼矿井涌水量预测为例,结果说明了该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人的注意行为是产生交通事故的重要因素,从中应该可以发现道路事故多发点的原因和判定方法。从对道路上的驾驶人和行人的注意力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行人和司机注意力的道路事故多发点分析判定方法——注意力维数法,当交通当事人需要同时注意几个方面的道路情况时,他的注意力就是几维。任何一维注意出错,就会造成错误判断,很可能就导致了事故。情况越复杂注意力维数越多,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越大。这样的路段就很可能是道路事故多发点。  相似文献   

12.
以案例为研究载体,以机动车交通事故民事损害赔偿归责原则为切入点,注重研究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的适用范围。在研究过程中突出解决保险赔偿问题在解决道路交通事故民事赔偿问题中的核心作用,并完善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制度,从而更公平合理地处理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害后果。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物流需求日益增长,物流企业道路运输业务日增月盛,物流道路运输事故也随之递增,货车事故已经成为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顽疾。根据福建省某地区三年内的交通事故数据分析可知,物流企业道路运输事故的主要成因包括人员因素、车辆因素、道路因素等。应用德尔菲法对事故隐患做出定性分析,可有效帮助物流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认清货车事故成因与隐患,提前做好预警、防范,减少道路运输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主体确定的适当与否,直接影响到受害人能否得到足额的赔偿。国外各个国家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主体的立法例不尽相同,原因是交通事故责任主体理论基础不同。分析我国现有交通事故责任主体的法律规定,应在机动车名义车主与实际车主不一致,以及出租机动车致人损害、与车主有关系的第三人,在未经车主同意的情况下擅自使用机动车而发生交通事故等情况下,对责任主体的确定进行相应的立法完善,以有利于交通事故的顺利解决。  相似文献   

15.
道路交通事故归责原则是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体系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由于相关的法律法规过于简单,对道路交通事故适用何种原则,理论界争议较大,在实践中也存在很多问题。文章提出了针对不同类别的交通事故,应采用不同的归责原则,并结合其他国家的做法对我国国情进行分析;文章还提出,在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时要注意适用好过失相抵规则,并呼吁尽快完善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以确保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6.
以2013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A题为背景,利用传统交通流模型研究车道被占用对城市道路通行能力影响.首先进行模型假设;其次建立模型和求解模型,以车流波动理论建立传统交通流模型,分析车流排队与消散的过程以及集结波与消散波的传播方式,得到车辆排队长度x以及事故消散时间T*的表达式;最后通过模型检验,说明模型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研究交通事故案例的基础上,利用PC-CRASH软件对已经发生的车辆碰撞道路交通事故进行事故碰撞前状况、碰撞点、碰撞后形态的再现,从而确定碰撞行驶速度,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根据推定得出的事故发生原因,实现快速确定事故责任方,协助交通事故鉴定部门处理好事故,减少事故处理部门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交通事故赔偿纠纷也逐年增多。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主体确定的适当与否直接影响到受害人能否得到足额的赔偿,本文以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主体的立法例比较作为切入点,对交通事故责任主体理论基础进行了论述,分析了我国现有交通事故责任主体法律规定的优缺点,并对即将生效的《侵权责任法》中交通事故责任主体的规定进行了评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交通事故责任主体的立法完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道路交通事故案件的法律现象和后果影响已经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以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主体的认定原则作为切入点,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一般原则和实践中的赔偿情形进行探讨,并从实践角度对《侵权行为法》提出了立法和司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交通事故统计的基础上,运用灰色理论建立了一阶单变量的交通事故预测模型,即GM(1,1)模型。GM(1,1)模型是最常用的一种灰色模型,尤其适合于交通事故预测“小样本”的随机不确定问题。本文针对交通事故发生的特点,探讨了灰色模型GM(1,1)在道路交通事故预测中的应用,对宁连高速公路北段交通事故量进行了预测,并对交通事故成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