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认为:将五四新文化运动视为一次反儒学运动,是对历史的一种误解;五四新文化运动反对的是封建礼教,而不是儒学所代表的基本价值;新文化派并不是要废止儒学而是要改革儒学,重建儒学;综观五四新文化运动,无论是它的思想革命,还是文学革命,都是致力于解决传统思想与外来思想的关系问题,其方式是通过输入西方文化而使传统文化实现现代转化;如何使儒学适应现代社会需要,这便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2.
余英时在相对承认“外缘论”的基础上,独辟蹊径,采取“内在理路”的分析框架,揭示五四文化运动的传统渊源,实现了五四思想史研究范式的转变。由于时代背景和历史文化特点不同,余英时反对以西方的文艺复兴或启蒙运动比附五四新文化运动,认为中国不需要文艺复兴,启蒙之说在中国也是无根的。他一方面肯定五四的价值,一方面对五四的缺点给予无情的批判,主张继承五四,超越五四,在对中西文化正确认识的基础上,正确处理传统与现代、中学与西学的关系,潜心研究,以退而结网的精神重建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胡适儒学观为个案,从历史判断与价值判断、价值的外在尺度与内在尺度、理智与情感等层面揭示了胡适儒学观的两重性。借以探索“五四”时期启蒙思想家在对待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所表现的复杂心情和矛盾态度。  相似文献   

4.
“五四”激进派对儒学及传统文化所采取的态度称为“激情评判”。在“五四”特定的文化语境中,因历史的重负和历史与现实的复杂关系,“激进派”对儒学不能不采取“激情”的方式去评判,但又因儒学的博大精深、精华与糟粕的矛盾统一以及“激进派”所运用的新思想,新方法理性因素的渗入,使创作“激情评判”中不参不渗入理性的成分。从陈独秀、胡适、鲁迅、李大钊在《新青年》上评儒的言论可以得出结论:五四激进派评儒时所批判的并非佰学的全部、儒学的精华,而是“独尊”或“一统”的儒这-儒都;批判的锋瓦并非指向古人,而是指向今人,并非反对儒学的历史价值,而是儒学与现代社会、现代生活的背离;并非诘问儒学历史的功过,而是挟击儒学被当时政治社会的利用;并非指向精神超越性的伦理道德,而是指向强制性的伦理道德。“激情评判”对反思传统文化、引进西方文化、创造新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对于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文化传统而言,五四新文化运动具有一定程度的内发性,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看作是中国文化传统所内蕴的生命力的现代表征;在基本的精神方向上,20世纪儒家思想的新开展与五四新文化运动保持了内在的一致性;在中国文化近现代化的发展链条中,现代新儒学对于中国文化的现代重建正可以说是接续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任务,与五四新文化运动一起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近现代化的发展链条之中具有紧密联系的有机环节.因此,所谓五四新文化运动是"全盘反传统"的和"五四新文化运动造成了传统的断裂"的论断都是有待商榷的.  相似文献   

6.
在儒学价值的现代重释中,传统儒学如何关切现实人生成为现代新儒家们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回顾近百年来现代儒学的基本创生历程,大致体现为三种不同的儒学价值重构范式:一是从生命生活的角度重构儒学对于现实人生的意义;二是从心性本体的角度阐释儒学的道德形上特质;三是从宗教精神的角度提升儒学对于现实人生的终极关切.从总体来看,三者尽管范式和路向不同,但却表征了现代新儒家们在挖掘儒学的当代人文价值层面共同的精神蕲向,即只有通过对传统儒学的“民族性”、“超越性”和“地方性”价值的人文阐扬,才能凸显现代性背景下传统儒学对于现实人生的独特价值意蕴.  相似文献   

7.
“整理国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期以来,“整理国故运动”被视为一股反动的思想逆流迭遭物议,批评它背离了五 四新文化的方向。而实际上,“整理国故运动”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孕育的产物,不仅没有与之相 背离,而且还是它在学术文化领域的延续和深化,进一步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现代学术转型。具体 说来,在研究态度与目的上,胡适等人主张用“评判的态度”去“整理国故”,“还他一个本来面目”, 这一思想明显继承了五四新文化的理性批判精神;而在研究对象与方法上,他们也倡导以一种 “平等的眼光”扩大“整理国故”的范围,并号召“以科学的方法整理国故”,这一见解更充分弘扬了 五四新文化的民主科学精神。与此同时,“整理国故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也作出了 积极肯定的评价,由是超越了简单一元的文化替代论,极大地深化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中西文化 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作为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李大钊与陈独秀的儒学观同中有异、各具特色。同为由传统过渡到现代的中国知识分子,"北李南陈"的儒学观呈现出"破与立""扬与弃"的思想倾向,而其儒学观之差异,则与自身的成长经历、个性特征、学养积淀等因素密切相关。出于对国家命运和民族前途的忧虑,对"中国"与"世界"、"传统"与"现代"关系的思考,他们不约而同地表达了对于儒学的高度关切。  相似文献   

9.
历经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儒学在20世纪似乎时运不济,命途多舛,但作为历史文化遗产,儒学的深层内涵及其根本精神却有着自明而外显的思想价值与学术魅力,在新的文化生态与文化环境下,儒家伦理的现代价值及其合理因素正在被重新审视、阐释,并得到承传、转换,进而在全球化语境、现代化氛围中以新的面貌与世界文化形成对话。  相似文献   

10.
陕北时期,丁玲在努力纠正和改造自己的“个人主义”思想的同时,却仍然无法抵御“五四”个性思想和自由精神的诱惑,并在理念与实践层面向它投去了深情的一瞥。她继承“五四”个性主义传统,在新的历史语境中继续强调知识分子的独立性和启蒙作用,并以自己的文学创作去“写真实”和批评现实,表现出了对知识分子独立思想和自由精神的眷恋与守护。  相似文献   

11.
《现代精神与儒家传统》是“儒学第三期发展”的指导性著作,杜维明认为,“儒学第三期发展”必须以方法论转变为导向,要从原来注重儒学之“体”的形而上学方法转到注重儒学之“用”的现实主义方法上来,今日的儒学研究只有从“用”上入手,才能既回归儒学传统,又能从传统儒学中发掘出于现代人有用的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12.
现代新儒家中的主要人物对“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反传统”都进行过多角度的反思,其中以徐复观的反思最具代表性。他的反思主要体现在反对颠倒学术思想与政治之间的关系,强调对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与传统思想文化应加以区分;拒绝形而上的穷究,强调传统与现代并不矛盾,力主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疏释;主张不应有中西之争,反对全盘西化,重视传统思想文化的历史考索;客观评价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强调知识分子对传统和对历史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提出了“文化自觉”这一命题。  相似文献   

13.
梁漱溟的早期儒学思想是其现代新儒学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五四”时期中西文化的冲突面前,梁漱溟高扬儒家文化的大旗,通过对传统儒学的改造和对西方生命哲学的阐发,创立了融会中西的“新孔学”,并从哲学的高度为中国儒学思想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由于历史的局限,梁漱溟的早期儒学思想在理论上有许多疏漏。  相似文献   

14.
五四新文化运动已过去八十余年了,检讨“五四”成为中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现代新儒家站在民族文化本位的立场上,对五四新文化运动进行了认真的梳理。一方面,他们对“五四”思想启蒙给予了积极的评价,认为新文化运动有功于儒家思想的新开展;另一方面,他们对“新青年”学者盲从西方的激烈反传统态度和唯科学主义思潮表示强烈的不满,具有否定“五四”的倾向。他们在反省“五四”的基础上,提出了重建中国文化的方案,充满着哲学的睿智,是一份宝贵的精神遗产。  相似文献   

15.
在纪念“五四”运动70周年之际,本刊编辑部于3月24日召开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专题学术讨论会。我校所属部分系、所的老、中、青三代学者和在校研究生等十多位同志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由本刊副主编肖汉森(副编审)主持,校党委副书记晏章万同志、党委宣传部部长饶定柯同志出席了会议。会上就“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精神实质,“五四”与中国现代文化建构的关系,70年来形成的“五四”观,如何发扬“五四”精神,“科学与民主”的现实意义,新权威主义的优长与缺陷等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文艺复兴”的历史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现代思想学术史上,曾出现过多种类型的“中国文艺复兴”说,或以清代学术比附欧洲文艺复兴,或将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欧洲文艺复兴等量齐观,或认为中国儒家人生态度的复兴才称得上是中国的文艺复兴。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胡适的“五四文艺复兴”说,就表式和精神气质方面看,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欧洲文艺复兴相同,都致力于“人的解放”,高扬人的价值,以文明的再生为目标,但从历史内容一面看,五四新文化运动是“外发型”的思想文化运动,完全不同于欧洲文艺复兴的“复古”策略,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相似文献   

17.
一、换一种异向思维方式看待传统。二、儒学传统对现代社会的主要阻力——儒学传统的基本层面;对中国现代化的主要张力作用;主要阻力作用。三、儒学传统对现代人性的主要负面效应——“内圣外王”传统对现代领导人的濡化;“官本位”价值观念对现代人的腐蚀;“克己复礼”、“天人合一”传统定格对现代人求同思维、保守心理的浇铸;“中庸之道”、“均安”道德对国民惰性无为、平均主义社会心理的浸淫。四、转化传统文化二难选择中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正>《启蒙与革命——"五四"激进派的两难》(学林出版社1998年版,下引此书只标注页码)是张宝明反思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本著作。作为1995年南京大学的一篇博士学位论文,能够与余敦康的《内圣外王的贯通——北宋易学的现代阐释》以及林安梧的《儒学与中国传统社会之哲学省察——以"血缘性纵贯轴"为核心的理解与诠释》等当时已成名的专家学者的书籍一同入选"‘中国:现代性与传统’论丛"这一书系,足见此书的价值和意义。书  相似文献   

19.
陈平原的近作《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运用“于文本中见历史、于细节处显精神”的研究策略,抓住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几个突出的文化现象“小题大做”,借助若干意味深长的细节、片断和个案钩稽并重建历史。在行文和结构上,也体现出作者对“有情怀的专业研究”的追求。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直接与儒学相关涉。从“本土化”、“世俗化”角度分析了马克思主义长期对儒家文化的拒斥和批判,不仅有悖人类文化进步及自身之理,而且也碍于战斗品性的发挥,损害大矣。并进一步阐述了儒学回归“世俗化”,张扬质朴的世俗情怀和虔诚的亲和秉性之必要,以及儒学精神对现代化“毒素”的自然抗解、对马克思主义的丰溢与超越层面的文化功能。说到底,两者的价值并不在过去,全取决于在未来文化体系建构中的活力!智慧的中国人民,自会把握时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弘扬传统,不负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