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与新途径,也是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新阵地。必须认真研究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积极有效引导网上舆论,主动占领网上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因此,应从增强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把握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丰富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促进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构建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略。  相似文献   

2.
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与新途径,也是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新阵地.必须认真研究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积极有效引导网上舆论,主动占领网上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因此,应从增强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把握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丰富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促进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构建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略.  相似文献   

3.
关于做好高校网上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也是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新阵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研究网络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积极有效地引导网上舆论,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主动占领网上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  相似文献   

4.
加强大学生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为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如何根据“趋利避害”的原则,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切实加强网上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的普及为当代大学生获取知识、丰富生活带来各种便利,同时网上不健康的内容也对大学生们的思想、行为带来了诸多不良影响。随着互联网应运而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不断发展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努力探索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策略,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发挥互联网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实现“互联网+”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在文献资料分析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提出高度重视“互联网+”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新的发展机遇,建设一支综合素质较强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师资队伍,利用“互联网+”的技术和APP技术,将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制作成O2O课程和微课等新形态,实现网上和网下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建立高校、社会和学生家庭互联互动的教育模式,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7.
网络具有双面特征,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潜在的危害。如何有效应对互联网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搭建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进行系统、完善、生动、有效的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当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今天,高校应利用网络平台趋利避害,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唱响网上思想政治教育主旋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互联网的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1.互联网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第一,网上东西方思想文化的冲突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可忽视.在互联网上,各种思想都可以跨国交流,良莠混杂的西方政治文化价值观信息极大地影响了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第二,互联网上信息传播的不可控性所造成的网上信息泛滥,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意识影响巨大.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阐述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强调在互联网时代如何更新现念,培养和增强网络意识,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帮助青年大学生树立全新的世界现,确保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对于当代大学生,它不仅是一次科技革命浪潮,同时也是一次思想革命浪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认识到网络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剖析负面影响产生的原因,深入研究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手段与方法,加强高校网络德育工作,把握"网上"主动权,营造网上精神家园,与时俱进地促进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各种数字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手机、互联网等新媒体教育手段已经深入到高等教育中,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带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多机遇的同时也带来许多挑战。面对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影响,如何正确认识和引导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成为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3.
新媒体加速了社会信息的传播速度,改变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途径。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资源和素材,同时也给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带来了挑战,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生活状态有了很大改变,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带来了难题。通过分析互联网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进入了互联网+时代,这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互联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载体,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拓宽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与此同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互联网的发展对传统的话语体系、传播媒介、自上而下的传播方式形成了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应以网络平台为载体,占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以新型媒介为抓手,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方式;以责任意识为关键,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媒介素养。研究互联网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对策,不仅是时代赋予思政教师的使命,更是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法律意识的培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普及给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正确看待大学生网络行为对法律意识培养的影响,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针对性,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因此,高职院校应建立学院到系部、教师到学生、网上到网下立体式的法律意识培养和思政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6.
网络文化对高校学生的政治态度、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模式及个性心理问题已经产生并正在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如何充分认识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繁重性、艰巨性,为思想道德教育进入网络提供良好的条件和巨大空间,这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找到网络教育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结合点,把先进思想和正确观念以生动、快捷的途径传播出去,积极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利用BBS、E—mail进行网上心灵沟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咨询工作,抢占网络教育新阵地,保持网上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和有效性,这是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型探索十分紧迫,一方面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另一方面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迫切需要创新性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的价值,主要包括: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无限扩大,消除了大学生沟通交流时的戒备,增强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兴趣。为此,应该进行"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性策略探究,本文建议应该:重视互联网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加快培育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完善大学生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8.
尚利 《江苏高教》2005,(5):149-149
如何借助互联网,因势利导,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笔者通过剖析网络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和互联网的特性,认为高校的思想教育应着重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1.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增强自身的自律能力和免疫力。网上信息丰富,但良莠不齐,可能使一些大学生失去理性思维,迷失方向。目前,我国在网上要获得信息的高效服务必须求助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数据库,这样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等就得以大量输  相似文献   

19.
在全球科技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互联网的发展速度日益加速,对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的影响巨大,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重要的影响,对此要引起高度重视。本文探索了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分析了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互联网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0.
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路探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对于当代大学生,它不仅是一次科技革命浪潮,同时也是一次思想革命浪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认识到网络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剖析负面影响产生的原因,深入研究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手段与方法,加强高校网络德育工作,把握“网上”主动权,营造网上精神家园,与时俱进地促进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