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时候,人与人之间冲突的真正原因无关事情的对错,而是因为不恰当的沟通方式引起的。沟通就是人们为了设定的目标,把信息、思想、情感在个人或群体之间传递,并达成协议的过程.他们包括口语沟通与非口语沟通。沟通是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活动方式和交往过程,有效沟通是现代管理得以实施的主要手段、方法和工具,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实现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石。档案工作中,人与人之间存在许多差异,角色差异、期望值差异、情感状态差异、文化差异等等,这些差异造成人们在工作中的一些异议和矛盾,如果不能进行有效地沟通,就会让异议变成冲突。如何应用有效的沟通艺术,做好档案服务工作呢?  相似文献   

2.
在口语传播环境下,个体语言传播与沟通能力是主持人必备的核心能力.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满足不了主持人专业的发展需要.专业教师应该与时俱进,借助口语传播学作为理论支撑,提高学生的即兴口语表达能力和语言沟通能力,从而提高主持人在工作中的应变能力.本文以口语传播为大环境探讨了主持专业教学革新问题.  相似文献   

3.
马琳林 《东南传播》2011,(2):114-116
写文章要讲究修辞,口语也不例外.因为两者都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语言实践.口头语言作为人们最重要、最直接也是使用最频繁的表达和交流的工具,只要说话就离不开口语修辞,所以口语修辞也是一种全民性的、生机勃勃的创造性语言活动.它对于每个人、尤其对于节目主持人来说,是创造各种美好语言产口的必要手段.本文以访谈...  相似文献   

4.
姚争  徐学明 《传媒》2024,(4):13-15
口语时代,人与人的交流需双方同时“在场”,纸质媒介的出现打破了这一状态,使得人在传播过程中得以“离场”;及至大众媒介时代,广播传播人声、电视呈现人像,“面对面”的沟通再次回归;而数智时代,AI主播以及ChatGPT、文心一言等软件的大规模应用,让真实的人“再离场”。但正是由“再离场”所引发的人类隐忧,使得口语传播活动对于具身性的原初关怀再次得到凸显和呼吁。“具身化”得到前所未有的回归与强化,真人之间的在场交流感更加不可替代。人们更多地期待身体的“在场”。  相似文献   

5.
韦玉梅 《大观周刊》2011,(51):172-172
口语交际是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中传递信息、分享信息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阎交流和沟通的基本手段。随着科技的发展,用声音交流信息、沟通感情越来越便捷、频繁而普遍。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成为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能力,人们口头表达能力的强与弱.已经成为影响人们事业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口语交际能力既然如此重要,在日常的教学中当然要引起重视,加大训练。  相似文献   

6.
袁媛 《传媒》2021,(22)
从口语传播到印刷文字,从电子媒介到移动互联,不同时代下的核心媒介在发生改变,继而在技术主导下带来了信息传播格局与模式的变化.数字时代,社交媒体借由新旧传播模式共同建构起了新的传播格局,其中前数字传播时代所流传下来的传播经验与文化依旧在当下得到延续发展,并在社交媒体土壤培育下衍生出新的业态.人与人之间的基础交流手段,数字文化时代的口语具有更强的交互性,即交互界面能够触发更多的主体,而口语以其整合性特征推动了不同主体间的多维互动.这种交互模式不仅存在于现实的主体之间,能够增加社会互动,同时可以跨越真实和虚拟的界限,拓展了口语传播的达意空间.由王媛所著的《社交媒体时代口语传播的交互性研究》一书以口语传播的交互性为切入点,研究其现实样态、本质特征、外因逻辑、内因呈现以及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7.
王忠明 《信息系统工程》2009,(11):134-135,68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交流。良好地沟通可以促进人们互相的了解,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有效地克服团队内部的弱点,减少团队成员之间的摩擦,使团队效率达到最佳。高等学校的教职员工之间、教师和管理层之间以及管理人员互相之间都需要很好地沟通。香港的高校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相当好的启示。和谐的校园建设,沟通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说话是人的天性.本文阐释了历史上基于口语、电话和数字网络的三次说话的冲动与革命,并就各个时期说话的特征做了论述;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直接的言语交流是建立人类社会的基本要素及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贾建琼 《大观周刊》2012,(37):233-233
口语交际是人们交往过程的语言活动,是听和说双方的互动,是超越自我的双方的交流。现代社会是一个需要沟通-需要交流。需要合作的社会。一个人若果缺乏口语交际能力,即使他的其他能力在强.其发展也会受到影响和制约。  相似文献   

10.
高校图书馆内部人与人之间主要通过非正式沟通的方式进行信息和情感的交流,尤其是在正式沟通渠道不畅通的情况下,非正式沟通的比重将会更大.然而非正式沟通在具备很多优点的同时,也具备了不利于图书馆管理顺利实现的缺点.文章从高校图书馆非正式沟通的特点出发,力求找寻解决非正式沟通对图书馆管理负面影响的办法.  相似文献   

11.
新技术环境中的传播陷阱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探讨了新媒介技术可能造就的一些传播陷阱.这些传播陷阱有些会影响人对自我的认识,有些会影响人与人的交往相处,也有些会影响人对社会整体的理解与把握.文章具体讨论了人--信息瓦动之间的思维与认知陷阱、人--人互动之间的沟通与关系陷阱、人--机互动之间的控制与使用陷阱,并粗略地提出了一些对抗传播陷阱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张丽华 《大观周刊》2013,(2):164-164
在口语训练中,学生又可以及时交流信息、沟通情感、激发兴趣、拓宽视野、展开竞争、增强毅力,这都给教师捕捉教学信息提供了可靠的途径。高中口语训练应循序渐进,常抓不懈。  相似文献   

13.
话语是“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即一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在特定社会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活动”.“话语在人的建构和社会建构中起到深层的作用,因此,话语是文化和思想的具体方式和形态.”①社论是报刊编辑部声音最有力的表述和言说,《群众》周刊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机关理论刊物,反映了战争年代中国的主流“革命话语”.  相似文献   

14.
卡斯特在论述其"网络社会的崛起"的命题时说,"各种沟通模式整合入一个互动式的网络中.或者换句话说,通过超文本和后设语言的形构,历史上首度将人类沟通的书写、口语和视听模态整合到一个系统里.经过人脑两端,也就是机械和社会脉络之间的崭新互动,人类心灵的不同向度重新结合起来."虽然新闻业所根植的社会系统已发生剧烈变化,但新闻活...  相似文献   

15.
沟通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沟通,是指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通过语言、文字、形态、眼神、手势等手段来进行的信息交流。沟通既是一种文化,也是一门艺术。充分理解沟通意义,准确把握沟通原则、适时运用沟通技巧,对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口语传播学是一门以人类话语为核心,研究人们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相互沟通的学科。在新媒体传播时代的当下中国,口语传播学有着很强的理论价值与社会应用价值。文章在梳理口语传播学在美国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阐述了在我国建构口语传播学科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相似文献   

17.
朱丽华 《大观周刊》2012,(50):289-289
随着中国加入WTO以来,大学生在各企业进行口语交际越来越频繁,因此进行口语交际教学的方法,是培养学生变际能力的一种方法。大学英语口语课堂作为重要的英语交流平台,实行交际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18.
话语是语言学范畴的一个概念,指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的语言行为.按照西方语言学家的研究结果,话语是与语言、语言系统、言语、文本等存在密切联系而又有明显区别的概念.简言之,话语是说话人在特定的语境中,通过一定的媒介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寻求与他人沟通并企图影响他人的具体的言语行为,而言语仅指个人使用语言的行为.  相似文献   

19.
非言语讯息,也称人体语言、身态语言、形体语言、行为语言,对于口语来说,它们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语言,但往往又能起到表意的语言作用.电视主持人作为信息的传播者,必须高度重视学习和掌握非言语沟通的知识和技巧.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媒介赋权并延伸了人的口语传播方式,通过技术语言扩大口语传播影响力.电子传播阶段呈现出去中心化、分散化和多元化特点,媒介主体的口语传播方式从有稿播音阐述到无稿播音表述的变化.本文以传统媒体在融媒体发展中主持人进行"直播带货"的口语传播演变为背景,分析传统电视直播主持人在"直播带货"中的口语传播方式,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