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探讨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PHN)的治疗方法和对策,对55例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PHN)病人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进行了分析总结,认为中西医结合较常规西医治疗疗效好,病程短.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应用针刺鼻炎穴配合天灸背俞穴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及辨证施护。方法:将136例过敏性鼻炎患者按随机数字标表法分为针刺组(68例)和对照组(68例)。针刺组采用针刺鼻炎穴配合天灸背俞穴,针刺每日1次,连续10 d为1疗程,配合天灸背俞穴贴敷,隔10 d贴敷1次,连续贴4次为1疗程;对照组予富马酸酮替芬滴鼻液滴鼻,一次2滴,一日3次,氯雷他定片口服,一次1片,一日1次,连续治疗10 d为1疗程。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并实施护理,根据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计分判定临床疗效。结果:针刺组和对照组均可有效治疗过敏性鼻炎,但针刺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总合积分下降率分别为74.0%和43.0%。结论:针刺鼻炎穴配合天灸背俞穴治疗过敏性鼻炎安全有效,疗效持久,副作用小,具有独到之处,根据中医辨证施护的原则将中医特色护理同时应用到患者的治疗中,更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推治疗急性乳腺炎的疗效.方法:采用患野与远端辨证取穴相结合,运用针刺配合推拿进行治疗.结果:58例患者痊愈49例,显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5%.结论:针刺配合推拿治疗本病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临床试验,将100例患者分为针刺组(50例)和中成药对照组(50例)。针刺组采用针刺中脘穴、天枢穴、大横穴、曲池穴、支沟穴、内庭穴、丰隆穴、上巨虚穴、阴陵泉穴,每日针刺1次,30次为一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休息3天,治疗周期为三个疗程。中成药对照组:口服中药:决明子10g、山楂15g、神曲10g、莱菔子10g、荷叶15g,入煎剂治疗,每日2次,每次一剂,饭后30分钟口服,连续3个月。观察治疗两组前后主要症状变化及体重等指标的改变。结果:共纳入100例病例,86例完成试验。针刺组对于快速改善单纯性肥胖症患者的肥胖等症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且针刺治疗的降血脂的远期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均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体重,但是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疗效显著,且安全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微波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将114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微波治疗仪进行照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微波治疗的基础之上配以阿昔洛韦0.5 g加0.9% NaCl 250 ml进行静脉滴注,对两组带状疱疹患者的治疗疗效进行观察.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波联合阿昔洛韦用药可以有效的治疗带状疱疹.  相似文献   

6.
《河西学院学报》2017,(5):72-76
目的:探讨附子理中丸配合针刺辨证取穴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治疗组给予附子理中丸配合针刺辨证取穴治疗,10天一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其间休息5天;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配合谷维素连续服药10天,休息5天,再连续服药10天.通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定表(PSQI)观察患者睡眠质量的变化;通过改进的SPIEGEL量表观察患者失眠程度的变化;通过尼莫地平法判断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治疗第一、二疗程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67%和95.00%,对照组在治疗第一、二疗程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1.67%和88.33%.两组PSQI指数评定、SPIEGEL量表积分评定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但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附子理中丸配合针刺辨证取穴治疗失眠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慢性疼痛病理综合征,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临床上尚无十分理想的治疗方法,因此,了解其相关特征及预防其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自拟方化瘀安神汤结合毫针刺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化瘀安神汤内服配合毫针刺法(以四神聪、百会、神门、印堂、三阴交、足三里为主穴)治疗;对照组单纯毫针刺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68.75%、总有效率96.25%,对照组治愈率47.50%、总有效率85.00%,经统计学处理两组间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拟方化瘀安神汤内服结合针刺治疗失眠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刺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及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药桃红四物汤合贝母瓜篓散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用中药基本方治疗,对照组用维脑路通与胞二磷胆碱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疗效上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基本方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桃红四物汤中多糖的测定方法 ,进行不同提取方法时 ,药物中多糖的含量比较。方法 :采用苯酚 -硫酸比色法 ,于 4 90nm处测定该药中的多糖含量。结果 :4 0℃恒温 0 .5h ,硫酸占总体积 75 %的结果较满意。结论 :本法可作为桃红四物汤中多糖质量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针刺配合中药面膜治疗寻常性痤疮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姚敏 《宜春学院学报》2009,31(4):103-104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药面膜治疗寻常性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针刺配合中药面膜和口服异维A酸胶丸治疗,1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中药面膜治疗寻常性痤疮疗效优于口服异维A酸胶丸。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三部自我推拿法对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推拿组、针刺组、西药组,每组各30例.推拿组采用三部自我推拿法治疗;针刺组采用毫针刺双侧曲池、阴陵泉、太冲、涌泉穴,上两组均配合口服倍他乐克;西药组单纯口服倍他乐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评价其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推拿组疗效与西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针刺组相比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推拿组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部自我推拿法对原发性高血压病具有肯定疗效,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带状疱疹后遗痛(PRN)是带状疱疹最常见也是最难治疗的并发症,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2006年3月~2008年2月我院运用中药汽疗的方法治疗躯干部PRN,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带状疱疹性神经痛,严格说来包括带状疱疹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后者是带状疱疹治愈后,虽经6个月仍残留疼痛的后遗症。我院1997~1998年共收治60岁以上的带状疱疹性神经痛6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结合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8例釆用中药结合针刺治疗;对照组48例采用西药布洛芬、泼尼松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1%,对照组总有效率79.2%,两组疗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结合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肠道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肠道易激综合征患者均为我院门诊病例;临床辨证均属肝郁脾虚型,采用痛泻要方为主方,并随症加减,服药1~3个疗程,并随访半年以上,以观察服药后的疗效.结果:42例患者经服用痛泻要方加味治疗后,其中显效病例为23例(54.7%),有效15例(35.7%),无效4例(9.5%),总有效率为90.5%.结论:肠道易激综合征患者经服用病泻要方加味治疗后,能有效地控制临床症状,提高本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肠道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肠道易激综合征患者均为我院门诊病例;临床辨证均属肝郁脾虚型,采用痛泻要方为主方,并随症加减,服药1~3个疗程,并随访半年以上,以观察服药后的疗效.结果:42例患者经服用痛泻要方加味治疗后,其中显效病例为23例(54.7%),有效15例(35.7%),无效4例(9.5%),总有效率为90.5%.结论:肠道易激综合征患者经服用痛泻要方加味治疗后,能有效地控制临床症状,提高本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联合尿激酶球旁注射治疗玻璃体积血的临床效果。方法:31例(31只眼)外伤性玻璃体积血患服用桃红四物汤加味,联合应用尿激酶球旁注射治疗。结果:经过平均24天治疗后,31例患原玻璃体积血均全部或大部分吸收。结论:桃红四物汤加味联合尿饯酶球旁注射是治疗外伤性玻璃体积血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吴初竹  熊东萍 《宜春学院学报》2004,26(4):108-108,112
对49例急性踝关节运动扭伤患者循经选取八脉穴会穴针刺,配合阿是穴扬刺法进行治疗,临床结果显示,此疗法快速且疗效显著,为早日参加运动训练提供了可靠的医疗保证.  相似文献   

20.
《河西学院学报》2017,(2):96-97
目的:观察耳穴点刺出血与背俞穴刺络拔罐相结合的方法治疗皮肤过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5个耳穴点刺放血,背俞穴刺络拔罐治疗40例过敏性皮炎患者,3~5天/次,3~5次/疗程.结果:痊愈30例,显效6例,无效4例,有效率96%.结论:耳穴放血与背俞穴刺络拔罐法相结合治疗过敏性皮炎疗效确定,操作简便,适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