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苏轼可谓北宋杰出的文学家,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能,他的散文、诗、词乃至书、画,无不精湛、佳妙,甚至在美食方面,也有自己的心得。苏轼在政治上不甚得意。王安石变法时他反对过王安石,主要是反对新法实施过程中的流弊;司马光主政时他也反对过司马光,他认为对新法应分析利弊,采其所长,反对一概废弃。但是,苏轼在做地方官时,还是  相似文献   

2.
苏轼与道教     
苏轼是一个驰骋于儒释道三家的人物,对于儒释俩家以及道教中的老庄思想,学者关注的比较多,而道教的神仙之说于苏轼如何却不大引人注意。本文从他的一生做了探讨后认为,苏轼虽然对道教的神仙方术有清醒的认识,但他的一生对此却始终迷恋不巳,中间虽有过动摇,但也仅能作为大势中的一点暗流。  相似文献   

3.
伊云 《陕西教育》2001,(7):42-44
苏轼逝世已整整九百年了。他是属于我们历史上永远不应忘记的伟大人物之一,所以今天仍然要提到他。 苏轼(1036-1101年),字子瞻  相似文献   

4.
苏轼与道教     
苏轼是一个驰骋于儒释道三家的人物 ,对于儒释俩家以及道教中的老庄思想 ,学者关注的比较多 ,而道教的神仙之说于苏轼如何却不大引人注意。本文从他的一生做了探讨后认为 ,苏轼虽然对道教的神仙方术有清醒的认识 ,但他的一生对此却始终迷恋不已 ,中间虽有过动摇 ,但也仅能作为大势中的一点暗流。  相似文献   

5.
苏轼与王安石变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轼在王安石变法中属于什么派,史学界议论甚多,莫衷一是。绝大多数论者认为苏轼是王安石变法的反对派,是司马光的同党。近年来,为苏轼鸣不平者亦有之,但还是认为苏轼有忽左忽右的动摇派之嫌。笔者对此两说皆不敢苟同。我认为在变法中,王安石作为主持者,有大智大勇,挽狂澜于既倒的胆识和才华,有雷励风行的实际行动,苏轼则稳妥求全,深思熟虑,拾遗补缺,功自不可磨灭。他们是宋代积弊的清扫者,同时又是宋代腐朽政治的牺牲品,政治上的悲剧的性质是相同的。苏轼既不是变法的反对派,也不是忽左忽右的动摇派,而是一个较为坚定的变法派。  相似文献   

6.
一、苏轼其人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的散文家。他是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的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礼部尚书。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刺新法下御史狱,遭贬。卒后追谥文忠。  相似文献   

7.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苏轼在《石钟山记》中提出的这一问题,值得人们深思和警惕。王阳明指出:“人生大病,只是一个‘傲’字。”如果自恃才高,仅凭主观臆断而妄论是非,即使像苏轼、王安石这样的文坛巨星,也会因“自以为得其实”,而贻笑于大方之家。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他在散文、诗、词、赋和书画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民间流传着一则他误改王安石菊花诗的轶事。有一次,苏轼去登门拜访宰相王安石,适逢王安石外出。他正要离去,偶见书案上放着一篇王安石尚未完成的咏菊诗稿,其中有这样两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轼思忖:唯有秋季才会常刮西风,西风起处,万木萧疏,群芳凋谢;但菊花恰能独傲风霜,显现出与寒冷抗争的不屈品格,历来受到文人雅士的赞美,你王安石怎么这样孤陋寡闻,竞写出西风吹得菊花四处飘零的诗句呢?  相似文献   

8.
苏轼是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特殊人物,苏轼画论中的“形神论“和“诗画一律说“对中国绘画产生了很大推动作用.同时,他的画论也为我国绘画的发展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北宋时期杰出的学家苏轼,在他的诸多史论散中,反复申明了他评判重要历史人物的一条基本标准,就是是否有容忍这种可责的品性.容忍什么呢?容忍仕途上的愆蹇,生活中的磨难,经济上的困顿。一以蔽之,苏轼崇尚遭逢不偶的人,在容忍中求生存,求“发愤之所为作”。  相似文献   

10.
苏轼思想,特别是他谪居黄州以后的思想,过去大都认为是消极、保守的:有说以佛道虚无颓废思想为主宰,或以儒家顽固保守观念为统导。至于苏轼其人,在北宋末即列为“奸党”。解放后,有人说“苏轼在政治上原是守旧的,落后的,他是新法的反对者”,“基本上是站在‘旧党’一边的”;  相似文献   

11.
苏轼与牡丹     
宋代杰出学者苏轼 ( 1 0 3 6— 1 1 0 1 )。亦是我国古代牡丹研究颇有成就的先驱者之一。他的《牡丹记叙》和三十多首有真知灼见的牡丹诗 ,对我国牡丹研究的科学历史与文化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证实了北宋中期我国东部牡丹的栽培、研究、育种和牡丹文化 ,均有较快的发展和较高的水平 ;杭州为其中心 ,品种数目逾百 ;杭州太守沈立 ( 1 0 0 7— 1 0 78)早在熙宁五年 ( 1 0 72 )、就已撰写出我国和世界上最早的大型牡丹专著《牡丹记》十卷  相似文献   

12.
王羲之行书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书法史上,行书是应用最广泛,最具艺术表现力的字体.王羲之在行书以至在书法文化方面的成就与影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学习、认知和解悟以王羲之为代表的书法艺术,是当前西风东渐大潮中,民族化与素质教育方面值得重视和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分析和探讨苏轼《杂书琴事》中的琴学观点,揭示其中体现的琴学思想对后世文人琴思想形成和古琴音乐发展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史通》对范哗《后汉书》的评论,主要涉及体例和史料采择诸方面。其评论既有精到的地方,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总结得失,明其利弊,对于我们学习《史通》和充分认识《后汉书》在中国史学上的地位和价值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东坡《中庸论》三篇,虽为应制之作,然于中庸大旨之发明,独辟新解,其释“诚”、“明”之论,立说异趣,殊堪深究。兹特举数端以明之:  相似文献   

16.
《与妹刘氏书》作者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妹刘氏书》作为中国古代妇女见诸载籍的一篇较早的文学批评专论,在妇女的文学批评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但关于它的作者,意见却颇多岐出。根据该文内容及相关资料考定,其作者应为晋都水使者徐藻妻陈氏。  相似文献   

17.
王士祯是清朝著名的诗人,他曾在康熙十一(1671)年、康熙三十五年(1691)年分别入蜀。在这两次的入蜀途中,他详实地记录了当时的蜀道地理和人文风貌,著《蜀道驿程记》和《秦蜀驿程后记》等游记。这些游记对研究蜀道的历史地理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因此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检阅苏轼悼念朝云的十几首诗文,不仅为苏轼这样一位文化巨人的情痴情种这精神生活的另一面所感动,更为朝云这样一个小妾那种天涯海角终为伴的精神所感佩。就百年论,谁愿有此事?而就千秋论,不可无此诗!  相似文献   

19.
《王端毅公奏议》是一部研究明代名臣王恕个人乃至明代中前期历史的重要资料。其中,有多篇奏章能为我们提供整理王恕履历的史料。但这些史料散见于多个篇章的,读来不易清晰明白。通过对相关内容进行爬梳,同时参照其他一些史料,试图整理出一篇较完整确切的王恕履历。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史记>三家注称引<汉书>资料与<汉书>之比对研究,指出金陵书局本若干文字之讹误,并就相关标点、校勘问题稍加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