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世纪的新经济异彩纷呈,经济新闻是报纸的主打产品之一。如何使经济新闻走近读者,如何使普通读者对经济新闻产生阅读兴趣,是媒体面临的一个紧迫课题。我们要不断提高经济新闻的可读性,吸引读者、拥有读者,从而在报业竞争中占领市场。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新闻的生命力就是与时俱进,时刻保持与读者的近距离。一我认为,当前经济新闻写作中有三大矛盾亟须解决。一是大量的经济新闻是数字的罗列,读者感觉乏味。在一个社会中,经济是一个系统化的整体,由变动着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进程、状态和指标构成。变动产生新闻,于是有了许多话题…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信息革命的浪潮冲击着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对世界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社会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把人类从工业社会带入了信息社会。从电信业来看.一个多世纪以来,以电话服务为主的电信业走了一条成功之路.取得了极大的发展。但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于供给能力远远大于实际需求.导致产品严重贬值,经济泡沫产生。尤其电信业是一个技术密集、资金密集的行业,它与技术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关系非常密切。在电信产业的发展中.摩尔定律。  相似文献   

3.
张胜利 《新闻前哨》2001,(12):25-26
江泽民总书记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体现在党报经济新闻报道中,我们完全可以说,创新是党报经济报道不断进步。产生强大影响力和感染力的灵魂。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变化万千、五彩斑斓的经济生活已经给党报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党报经济报道期待内容和形式的创新。 经济生活的巨变呼唤党报经济报道与时俱进 世纪之交,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了三个重大变化:一是我国生产力水平上了一个台阶,商品短缺状况基本结束,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初步形成了买方市场。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市场体制在配置资源…  相似文献   

4.
郭星原 《大观周刊》2012,(51):103-103
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不断变化使我们在对于经济管理的研究和运用中产生一个又一个的课题。本文从剖析现代化经济管理入手,从几个方面提出现代化经济管理的要点,并由此引出对经济管理发展趋势能起到关键作用的几中途径,来对经济管理发展的方向及特点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5.
随着WTO新闻媒体行业的影响渐渐凸现出们新闻的采访、出版等都将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WTO与经济报道角度的转换作一个初步的探讨。 以国际经济环境为背景转换 据的是国内的经济环境。入世后,经济活动的舞台和背景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国内转向国际。因把角度转移到国际经济环境上来,以国际经济环境作为我们衡量经济新闻价值和取舍的标准。 世界贸易组织是一个独立于联果说1971登上世界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境界,中国将由目前有限范围和有限领域内的开放,转变为全方位的开放;由以试点为特征的…  相似文献   

6.
汪洋 《记者摇篮》2004,(5):14-14,18
新世纪的新经济异彩纷呈,经济新闻是报纸的主打产品之一。如何使经济新闻走近读者。如何让经济新闻报道理性而鲜活起来,从而使普通读者对经济新闻产生阅读兴趣,是媒体面临的一个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7.
我国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加快了城市化进程,进而促进了城市社区的建设和发展。这一现象理所应当地对媒体产生了影响,敏感的媒体自然要作出必要响应,对社区新闻的重视、配备专职社区记者、开设社区版乃至开办社区报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产生的新的媒体现象。近年来,《平顶山晚报》在强化社区新闻方面作出了有益尝试并有许多成功的报道。  相似文献   

8.
如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使经济新闻成为党报的主打产品之一。不过,相比较财经类、都市类报纸的经济新闻写作而言,党报的经济新闻写作一直显得过“硬”。尤其是经验性经济新闻的写作,被大家称为“难啃的硬骨头”。如何把经验性经济新闻做活,使普通读对其产生阅读兴趣,是党报面临的一个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9.
在电视节目中,经济类的报道怎样赢得观众?关键要着眼于人。实践证明:经济报道只要寻找到人的社会需求的关联点,就会拥有观众和收视率,产生好的社会效果。经济报道从人的角度入手,一要善于分析经济报道与人们的关系。经济报道,回避经济视角,会给人一种隔靴搔痒的感觉,但经济报道如果是数字的堆砌,事件的罗列,人们同样不欢迎、关键是我们要有意识地找准经济与人们相关的联接点,贴近了生活也就赢得了观众、岁末年初,我们开办了一个《做聪明消费者》的小栏目,系列报道了商家与顾客、顾客与产品、产品与质量以及商品使用小知识,将…  相似文献   

10.
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服务市场经济建设吴春来,唐佐英(朝阳市图书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进入一个新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建立过程,必将对我国的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教育各个领域的改革和发展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加快发展我国网络经济的战略选择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发展网络经济是我国加快现代化的战略性选择世纪之交,受全球性网络经济起伏的影响,我国的网络经济同样经历了由“过热”到“回落”的变化。但是,无论是“空前繁荣”也好,还是“一落千丈”也好,网络经济仍将是一个不可逆的发展趋势。伴随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加快,网络经济已成为一种新的国际性环境和世界性潮流,正在对国际竞争格局、经济结构调整、企业组织形态、商业运作模式等各方面产生革命性影响。因此,发展网络经济已经不单纯是一个信息技术的运用和商务模式选择问题,而是适应国际经济环境变化,融入全球经济发展,增强…  相似文献   

12.
现代企业家的素质与经营战略观群山(盐城市郊区人民政府)现代企业家的产生是国家和地方经济振兴与社会发展的象征,一个企业有了现代企业家,就会走向兴旺发达。作为起重要作用的现代企业家,应具备什么样的思想素质和战略经营观,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一、现代企...  相似文献   

13.
论 Internet 的经济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Internet的经济效应王玉(广东商学院)国际互联网络Internet出现后,引起的社会效应是多方面的,它逐渐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对当代经济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人们逐渐将它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驱动力之一;衡量一个企业实力的指标之一;甚至成为一...  相似文献   

14.
林明 《新闻传播》2005,(10):18-19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关系各要素之间的关联越来越密切,某一要素的改变,往往会导致整个社会系统产生变化。因此,对时政新闻的界定应该是更广义的,即凡是对一个城市、地区、国家或全球能产生重大影响的新闻事件,都应该归入时政新闻行列。这是因为许多经济、  相似文献   

15.
世纪之交,我们正处在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关头,正处在改革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生活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这“四个多样化”决定了不同社会群体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和文化选择必然趋于多样化。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带来历史进步与文化活力的同时,也对社会生活产生着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国际上,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各国间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文化交流更加广泛。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会有一系…  相似文献   

16.
经验性经济新闻,是我们日常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对经济活动规律性认识的能动反映,对推动经济发展有着一定的指导性和借鉴作用,具有较广泛的传播意义。我国新闻界历来有着重视经验性经济新闻报道的传统,在五六十任代,通过蹲点调研产生过不少有影响、厂多好评的经验性经济新闻。如大庆经验等,对经济建设、经济生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领域中的新事物、新经验层出不穷。善于发掘和总结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新鲜经验,这是我们新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新时…  相似文献   

17.
左亚楠 《大观周刊》2012,(14):47-47
落后地区是一个相对于发达地区而言的概念,具体是指在经济、文化和社会保障诸方面欠发达的地区。在本文中,落后地区即指经济、文化和社会保障等领域欠发逸的地区。落后地区由于经济不发达、文化落后、信息闭塞,导致一些群众误入邪教的泥潭,并呈蔓延之势,影响了家庭和睦与社会安定。本文试图从落后地区邪教产生的原因及防范对策等方面展开探讨,以帮助邪教痴迷者破除精神枷锁,促进家庭和谐,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8.
廖昌喜 《新闻界》2001,(6):45-45
近年来,我国新闻界出现了一个“负面报道”的新闻概念。那么什么是负面报道?这个报道是如何界定的?它产生的根源是什么?如何在新闻实践防止负面报道的产生?笔者拟就这些问题进行一些简单的探讨。所谓负面报道,是指在各类媒介传播的新闻信息中产生了负面社会效应的报道。这里指的“媒介”不仅是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还包括互联网等新媒介。“新闻信息”,不仅指常规的新闻消息,还包括传媒发布的一般信息。“负面社会效应”,是指新闻信息传播后在社会上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对社会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生活秩序产生了损伤或…  相似文献   

19.
把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比喻成美丽的夕阳,让他们快乐地颐养天年,是人们共同的美好愿望。据资料统计,到20世纪末,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到了13亿,约占我国总人口的10%。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发展都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0.
《信息系统工程》2001,(4):36-36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各种经济和社会活动越来越多地利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来实现,并对世界经济格局和贸易体制的变化产生了深刻影响。电子商务就是以网络、信息技术为主要动力而产生的一场产业结构和企业结构的变革,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经济贸易领域的各个环节。中国政府启动了一系列的信息化工程,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