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从分析现代迷信的基本特征入手,揭示了现代迷信在大学生中流行的心理机制和心理根源,并从心理科学的角度对抵制与消除现代迷信,维护与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提出了四点操作性的策略:全面净化社会环境,减少“伪科学”的心理污染;丰富心理咨询形式,提供全方位的心理服务;重视心理科普工作,完善大学生的心理修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全员性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2.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的现代迷信心理颇为明显,尤其表现在迷信动机方面,其次为迷信信念;从迷信程度上看,当代大学生的迷信程度总体呈现中等偏低;从问卷的平均值来看,大学生在迷信动机问卷上的平均分最高,其次为迷信信念,最后为迷信行为。要正确看待大学生现代迷信心理,学校、家庭、社会都应予以关注,并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进行干预: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要加强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加强科学文化的教育,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结合的教育;在心理学方面要完善心理咨询的服务,重视大学生的心理科普工作;在社会学方面除了要优化大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和网络环境,高校应从课堂、实践活动和文化活动中声东击西加强教育,家长也应以身作则,把握子女心理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3.
有关大学生现代迷信现状的调查表明:与科学发展观相悖的封建迷信现象已经蔓延到了大学校园,有些已经严重影响着个别大学生正常学习、生活、心理健康,甚至导致人生迷茫,出现心态失衡、理想失落、人格扭曲等现象,且有逐步走向封闭、偏执,背离科学、理性的趋势。针对大学生迷信思想形成的心理原因,结合大学生幼稚、迷茫的弱点以及现代迷信较强的干扰性,提出加强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教育学生明辨真伪科学,拒绝、抵制现代迷信;丰富心理咨询形式、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等途径,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必须高度重视并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要大力普及心理科学基础知识;把握好心理教育和疏导的时机和方法;努力完善心理教育疏导机制;积极营造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5.
迷信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近年来,被保护在象牙塔里的大学生中,迷信想象日益突出,这引起了部分学者的关注。大学生存在着迷信心理,但不是很严重,总体处于中度水平以下,程度较深的是求神祈祷维度。针对大学生迷信心理我们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无神论和科学精神的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贯穿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抵御挫折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必须高度重视并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导工作;要大力普及心理科学基础知识;把握好心理健康教育的时机和方法;努力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疏导机制;积极寻求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途径;营造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7.
考查当代大学生心理科学素养状况,为大学公共心理学教学和心理学专业教学改革提出建设性意见。采用《心理科学素养问卷》对心理学专业与非心理学专业的63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专业大学生心理科学素养整体水平高于非专业大学生;非专业大学生心理科学素养状况有一定差异性;在一些心理学观点的理解上,专业与非专业大学生存在错误认识。提出今后公共心理学教学应加强心理科学观教育、扩大大学生应用心理学技术的范围、增加大学生获取心理学知识的渠道、提高大学生学习动机等四项措施。  相似文献   

8.
心理健康教育是指以现代心理科学理论为指导,依据学生的心理运动规律进行的教育、教学和辅导.心理健康教育是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心理素质的培养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作为新兴的心理科学,积极心理学主张通过对情感体验、人格特质、社会环境等积极品格进行研究,从而挖掘出可以有效解决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措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为了促进大学生的心智共同发展,当前的核心工作是,各高等教育机构应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引入积极心理学的价值观念,塑造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格,最终实现其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高校不可不重视的课题,从多种渠道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并给予积极干预和指导是大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本文旨在从体育运动心理角度阐释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调试及人格健全的积极作用,以引导大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合适的体育运动维护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1.
高等院校教育的基本宗旨是立德树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院校教育与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下促进教育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充分调动大学生积极心理,提升大学生自我认知能力的影响,有利于施教工作者的身心健康,值得思考与探索。同时当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面临着大学生心智不成熟与社会转变的压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中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碰撞、理想生活与现实生活的矛盾等挑战。为贯彻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高等院校需要开设心理教育课程,针对性咨询与辅导;夯实心理教育基础,提高心理教育质量;加强心理教育建设,实现教育创新发展;开展科学心理教育,寻找高效教育方法,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2.
外界环境与内在生理机制的改变都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而压力水平、心理弹性更与心理健康问题密切相关。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从心理弹性和压力水平两个方面对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弹性和压力水平与个人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性别的不同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不同的影响;心理弹性的大小对压力水平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起一定的调节作用。本研究进一步了解了心理健康及其相关因素的作用机制,有助于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从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体系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师资培训几方面;以"心理文化节"为纽带,以心理社团为抓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做好大学生心理测量和群体心理健康状况监控工作;增设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网络心理教育与引导中心、心理危机干预中心或电话应急中心;培养沙盘游戏指导人员,充分利用心理沙盘室,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等方面,结合部分案例,探讨了如何进一步加强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逐渐成为了社会的重点。文章从改变大学生认知,提升心理认同;营造和谐氛围,创造和谐校园文化;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实施综合心理干预三方面入手,对如何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须引入心理科学,借鉴心理方法,遵循大学生身心发育规律。加强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工作,排解大学生的心理困扰,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大学生能从中愉悦身心,经受锻炼;关心大学生的疾苦,帮助其提高抗挫能力,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 应有之意。  相似文献   

16.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承担着重要作用,随着心理科学从消极心理学到积极心理学的转向,心理科学的使命也在其消极功能(研究消极心理,治疗精神疾病)的基础上增加了积极的功能(让所有人生活更加充实,富有意义;发现并培养具有天赋的人)。积极心理学理念指导下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应有更积极的功能定位: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和发展;更积极的教育目标:致力于提升学生获得幸福的能力;更积极的课程内容:幸福感、乐观与希望、情商。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重视,各高校都相继开展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成立了心理咨询机构,各种心理健康教育书籍也大量出版,但从现代心理学角度分析,目前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令人担忧.近几次心理健康调查表明,大学生已成为心理弱势群体,而对于独立学院的学生,因为其独特的家庭及社会背景,这一问题更加突出.当前独立学院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迅速推进的一支重要力量,因而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预防机制更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研究,本文从独立学院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的现状入手,探讨了符合独立学院学生的心理预防机制.  相似文献   

18.
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在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影响心理健康因素的基础上 ,提出了新时期要维护与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 ,就要进一步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 ;社会、家庭、学校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要把握有效方法 ,培养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把握重要时机 ,合理调整大学生的心理需求 ;把握情感因素 ,积极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平衡。  相似文献   

19.
心理健康课是教育者运用心理科学的方法,对教育对象心理的各层面施加积极的影响,以促进其心理发展与适应、维护其心理健康的教育实践活动。近年来虽然我们一些中小学开始开设这门课程,但是有效性并不大。文章从"备学生"、"目标设定"、"问题设计"、"心理氛围"、"辅导技术"等五个方面阐述了如何促进心理健康活动课的有效性,以期为心理健康活动课提供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20.
心理成熟是个体真正成熟的重要标志。现代社会要求大学生在与内外部环境的博弈中进行自我心理经营,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和成熟。对大学生心理经营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大学生心理经营的迫切性与可能性,并对大学生心理经营方略及其发展完善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