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测定了CsBr-C2H5OH-H2O三元体系在25,35和45℃三个温度下的平衡溶解度;同时得到了三元体系饱和溶液中不同盐浓度下的折光率数据.实验结果表明,CsBr的溶解度随着乙醇质量分数的增加逐渐降低,并且折光率数据也逐渐减小.用经验关联方程InS=A+Bω2+Cω2^2+Dω2^3对溶解度和醇的质量分数进行了拟合.  相似文献   

2.
解析 因60℃以上MgSO4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将母液加热到60℃以上会析出硫酸镁晶体.用冷水洗涤氯化镁和氯化钾晶体可得到较纯的KCl晶体,因为在低温下氯化镁的溶解度大,KCl的溶解度小.  相似文献   

3.
采用可变体积高压釜测定了正辛醇和CO_2组成的二元体系在308.2K和313.2K温度和高压下的气液相平衡数据.讨论了温度、压力对平衡组成的影响.同压下,随温度的升高,CO_2在液相中的溶解度降低;同温下,CO_2在液相中的溶解度随压力的升高而升高.运用Peng-Robinson状态方程(PR)和Vander Waals-2混合规则建立了相平衡模型,并运用最小二乘法优化计算得到了不同温度下的模型参数.  相似文献   

4.
测定了四元体系RbBr-CeBr3-HBr-H2O在25℃时的溶度数据,绘制了相应的溶度图.该四元体系由2个固相区RbBr(原始盐),CeBr3.6H2O(原始盐)组成,是一简单共饱型体系.双饱点组成(平均值)为:HBr 13.34%,CeBr344.15%,RbBr 6.84%.与文献报道的此类氯化物体系比较发现,溴化物体系与氯化物轻稀土体系有较大的相化学关系差异,其原因可能是溴阴离子半径较大所致.  相似文献   

5.
一、比较气体物质的溶解度 例 (上海)气体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某气体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体积.为比较温度对气体溶解度的影响,查知101kPa时M、N两种气体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值:SM,20℃=0.023L/L H2O,SN,40℃=0.023L/L H2O.在101kPa、30℃时,M、N两种气体溶解度的大小关系为( )  相似文献   

6.
为了克服传统动态法目测溶解终点给实验测定结果造成的误差,改用激光透过溶液后光强度的变化来判别固液溶解平衡终点。采用灵敏的激光传感器、计算机动态采集温度-时间和光强-时间数据系统,设计组装了激光监视-计算机在线数据采集固液溶解度实验装置。在290~360K下,选取氯化钾–水体系为标准体系,对实验装置进行可靠性检验,结果显示氯化钾在水中溶解度实验值与文献值吻合良好;在280~325K下,使用该装置测定了脱氢枞酸在75%~95%乙醇-水体系中的溶解度,结果表明脱氢枞酸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和乙醇浓度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7.
采用低温法制备出SrTiO_8微晶玻璃.对样品进行了X-射线和DTA及ε-T曲线的测定。结果表明,在样品用料中加入一定量的碱金属氧化物,可以在较低温度下(~1350℃)制得SrTIO_8微晶玻璃。碱金属加入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微晶玻璃的制成温度.在较低温度下制得的微晶玻璃的介电常数随SrTiO_3含量的增加而增加,随温度的升高而略有升高。  相似文献   

8.
解析 因t1℃时x曲线在下,y曲线在上,故t1℃时y的溶解度大于x的溶解度,(A)不正确.t2℃时x和y相交,两者的溶解度相等,(B)正确.将t3℃时x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x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x的饱和溶液仍为饱和溶液,(C)错误.将t1℃时y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其溶解度增大,y会成为不饱和溶液,(D)错.  相似文献   

9.
在直角坐标系中 ,以纵坐标表示溶解度 ,横坐标表示温度 ,将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溶解度的点连成一条光滑的曲线 ,这条曲线叫做该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如图 1 ) .它反映了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一、意义图 11 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一点 ,表示某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 ,同时也表示所对应的溶液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如图 1中 ,M点表示物质A在t1℃时的溶解度是S1g;Q点则表示物质A在t2 ℃时的溶解度为S2 g .同时M点也表示在t1℃时 1 0 0g水溶解了S1g物质A ,所得溶液便达到饱和 .此时 ,溶液中溶质和溶剂质量之比等于该温度下A的…  相似文献   

10.
针对Ca(OH)2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反常情况,通过实验测定不同温度下的摩尔溶解度和Ksp,ΔGθ并溶解过程。在过程中让学生理解和运用相关数学原理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1.
以聚乙二醇(PEG2000)为致孔剂,4-乙酰基丙烯酰乙酸乙酯(AAEA)及N,N’-二甲基丙烯酰胺(DMAA)为单体,制备具有快速响应性的多孔P(AAEA-co-DMAA)pH敏感水凝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材料的断面形貌,探讨各制备条件对水凝胶pH敏感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EG2000被洗脱后可在凝胶内部形成互相贯穿的孔洞结构。当n(AAEA)∶n(DMAA)=3∶1,交联剂的质量分数为0.8%,引发剂的质量分数为1.2%,反应温度为68℃,致孔剂质量分数为10%时,多孔水凝胶的pH敏感性最强。  相似文献   

12.
细胞融合技术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细胞工程技术,本研究以鸡红细胞为材料,以PEG(Mw=4000)为诱导剂,研究不同的PEG体积分数(0%、25%、50%、75%、100%),不同的融合时间(5 min1、0 min、15 min2、0 min2、5 min),不同的融合温度(20℃、30℃、35℃、38℃、40℃)对鸡红细胞融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PEG的体积分数为50%,融合时间为15 min,温度为38℃时融合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以聚乙二醇(PEG)为聚乳酸/苎麻纤维复合材料的增塑剂。研究不同分子量、不同组成的聚乙二醇对聚乳酸及其复合材料结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种不同分子量(分别为1000、2000、6000)的聚乙二醇中,PEG2000影响苎麻纤雏对聚乳酸结晶成核活性最为显著。PLA/PEG2000/15wt%RF复合材料的结晶速率是纯聚乳酸的2倍.X射线衍射(WAXD)显示,复合材料以30℃/min快速降温时仍然是结晶态,而纯聚乳酸以10℃/min速度降温时则是非晶态。  相似文献   

14.
采用包渗法在钼表面原位制备了(Mo,W)Si2-Si3N4复合涂层,考察了其在大气中于500℃和600℃等温循环的氧化性能,利用XRD和SEM等研究了其组织形貌.结果表明:(Mo,W) Si2-Si3N4涂层具有良好的低温抗氧化性,其在空气中500℃和600℃氧化480 h的氧化速率分别为0.0145 g/(m2·h)和0.0191g/ (m2·h),归因于涂层氧化表面形成了致密的SiO2膜.  相似文献   

15.
以硝酸锂和硝酸锰为原料,尿素为燃料,用液相燃烧合成方法制备尖晶石型LiMn2O4物质,考察了焙烧温度(300-800℃)和焙烧时间(0-48h)对产物的组成结构和晶粒大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未焙烧产物中主晶相为LiMn2O4,但含有大量Mn2O3;在300-800℃焙烧时,温度越高,所得尖晶石型LiMn2O4的纯度越高、晶粒越大、晶粒发育越完整,焙烧温度≤600℃时焙烧时间对提高产物中LiMn2O4的纯度影响不大,产物颗粒为纳米级,但焙烧温度大于700℃时影响较大,产物颗粒增大,产物中Mn2O3的含量随焙烧时间增加减少的幅度较大,制备LiMn2O4燃烧产物的最佳焙烧温度为800℃,保温6h左右.但焙烧温度为800℃焙烧时间大于8h时,LiMn2O4会分解生成Mn3O4.  相似文献   

16.
利用N2物理吸附、XRD和空气热重对Cu-ZnO/Al2O3甘油加氢催化剂在制备过程中物相结构的变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干燥后催化剂主要由Cu2Zn4Al2(OH)16CO3 4H2O和Cu2(OH)2CO3物相组成,经过600℃焙烧4 h后,催化剂在沉淀过程中生成的Cu2Zn4Al2(OH)16CO3 4H2O和Cu2(OH)2CO3全部分解为CuO.在500℃催化剂具有最大的比表面积(79 m^2/g)和孔容(0.36 cm^3/g).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组合工艺(高温55℃UASB反应器一常温三相好氧生物流化床)对含盐偶氮染料活性嫩黄X-6G的去除能效。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温为55℃,运行周期120d,水力停留时间18h的条件下,此工艺对于CODCr为600~1 000mg/L,含盐量为25~35g/L,活性嫩黄X-6G的浓度为40~50mg/L的染料废水,染料及CODCr的去除率可达80%~90%。  相似文献   

18.
以TiCl4为原料,氨水为沉淀剂,采用微乳液法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正丁醇/环己烷/水组成的微乳液体系中制备TiO2,并以亚甲基蓝为模型反应物评价光催化剂的性能。结果表明,当老化时间为12h,焙烧温度为500℃,TiO2用量为4g/L,光照时间为2h时,TiO2对亚甲基蓝(10mg/L)的降解率为71.2%。  相似文献   

19.
利用两步共沉淀法,通过填加金属离子Bi^3+和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聚乙二醇-400(PEG-400),聚乙二醇-4000(PEG-4000),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制备出稀土发光材料ZnO:Eu^3+.结果表明:加入表面活性剂和金属离子对发光材料ZnO:Eu^3+的发光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其中以同时加入SDS和Bi^3+离子能够有效地增强ZnO:Eu^3+粉体的红光发射,对其发光性能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