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通史,它既是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传记文学名著,可谓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作为传记文学名著,《史记》记录了四千多个人物,其中给人深刻印象的有一百  相似文献   

2.
《史记》是一部伟大的史学名著 ,同时又是一部伟大的文学名著 ,它开创了我国以人物为中心的文学表现形式 ,它不仅是我国古代传记文学和小说、戏剧的始祖 ,而且它的写人艺术达到了超前的成熟。从《史记》产生到唐代传奇出现之前的九百年间 ,没有任何一部作品的写人艺术能够赶得上《史记》。早在先秦时期 ,我国的叙事艺术如《左传》、《国语》、《国策》等 ,就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甚至具有了某种典范的意义 ,为日后《史记》以人物为中心的划时代著作的出现铺平了道路。但是 ,真正以人物为中心的 ,以塑造人物形象为目的的艺术创作 ,在先秦还…  相似文献   

3.
《史记》既是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传记文学的名著,可谓“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作为一部传记文学的名著,《史记》最重要的成就就在于它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向读者展现了一道丰富多采的历史人物画廊。作者不仅能够成功地描绘出不同阶级、不同阶层、不同类型的人物的不同风貌,而且能够刻画出属于同一阶级、同一阶层、同一类型人物的各自不同的个性.正如日本学者斋藤正谦所说:“子长同叙智者,子房有子房风姿,陈平有陈平风姿;同叙勇者,廉颇有廉颇面目,樊哙有樊哙面  相似文献   

4.
司马迁的《史记》是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闪烁着现实主义光辉的传记文学名著,并且它还具有历史散文和文学散文的特色——无论是描摹人物,还是记叙史事、运用语言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史记》创立了从写人物为中心去铺演历史的方法,即用记录人物一生事迹的办法来反映历史情况,这不仅系统地完整地描述了人物的一生,而且用富有文学色彩的笔调和多样的表现手法,更充分更集中地刻化出典型的人物形象,可谓匠心独运.  相似文献   

5.
《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伟大文学著作。它不仅对中国的传记文学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在韩国史书里也显示着深远的力量。如对高丽王朝金富轼所著韩国民族第一部纪传体正史《三国史记》便是一个突出例证。《三国史记》在写作体例、表现乎法、创作态度、评价人物方式等多方面都全面吸收了《史记》的特点和长处。另外,《史记》做为第一部传记文学在世界上同样具有巨大影响和先驱地位。  相似文献   

6.
《史记》是伟大的历史著作,也是传记文学名著。司马迁运用《春秋》笔法,在实录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基础上,运用多种写作技巧,成功地塑造了众多个性各异的人物形象。《史记》在写人艺术上取得了重大成就,为后代文学创作,特别是小说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而成为历代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学习的典范。  相似文献   

7.
司马迁的《史记》是一部伟大的传记文学著作,“《史记》学”中文学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全书130篇,悲剧人物传记有70多篇,悲剧人物120多个,构成《史记》人物形象的主体部分,他们的精神光耀千古。作者运用了互现法、比较法,抓住主要事件和生活细节,以及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悲剧性格等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给后世留下一座挖掘不尽的宝藏。  相似文献   

8.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我国第一部传记文学。汉以前的历史散文主要是写历史事件。《史记》则以记述人物为主,通过描写人物去体现历史事件。这是由历史散文进到传记文学的一个重大发展。《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为其七十列传之一,成功地刻划了蔺相如和廉颇两个历史人物。这篇传记,不仅有较高的史学价值,而且在人物刻划上也有较高的文学成就。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传记文学的成熟,应该从司马迁的《史记》开始。《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伟大的历史著作,同时也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伟大的文学著作。从历史的角度讲,《史记》开拓了我国古代2000多年的以人物为中心的历朝“正史”的先河;从文学的角度讲,《史记》第一次运用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法,向人们展现了栩栩如生的人物画廊。  相似文献   

10.
《史记》是伟大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传记文学名著。它全面记述了上古至汉朝三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的历史情况,是我国古代历史的伟大总结。《史记》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和列传,一共130篇,52万余字。"本纪"叙述历代最高统治者的政  相似文献   

11.
传记,它是一种记叙人物生平史的记传性散文,它的形成不会晚于秦汉。乔象钟等人在《中国古典传记·前言》中说:“传记文学的正式登上舞台是在西汉中叶的武帝时期。”这显然是将《史记》的问世同传记文学划上等号。褚斌杰在《中国古代文体概论》中说:“至司马迁的《史记》产生以后,我国正式出现了以人物为描写中心的史传文。”若把《史记》的问世同史传文联系起来说“正式出现了”,那还不失为一说。不少人认为“以人物为描写中心”的传记或类传记文也始于《史记》那就失诸偏颇了。史传应属传记的一种,  相似文献   

12.
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文学史中一部继往开来的伟大著作,它以人物为中心的传记形式,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传记文学的开山之作。《史记》中成功地描写了众多形象鲜明的社会下层人物,诸如刺客形象、商贾形象、女性形象、医者形象等,研究这些下层人物形象,有助于认识《史记》的伟大价值,了解《史记》所反映出的社会状况。《史记》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法具有多样性,对后代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何锦旭 《现代语文》2005,(10):15-15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和第一部传记文学名著,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至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  相似文献   

14.
《史记》不仅是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更是一部伟大的文学著作.司马迁开创了以人物为中心的写人文学.把先秦时期的传记文学发展到一个高峰时代.在这宏幅长篇52万多字的《史记》中,记录了4000多个人物,其中着重描写的也有100多个,涉及将相王侯,皇帝国戚,文武官僚、学者、商人、平民、妇女、.游侠、医生.十者.还有少数民族首领、起义领袖等各种各类、各行各业,反映各类典型,即使同是官僚,有胆小恭维的,有耿直刚毅的,  相似文献   

15.
《史记》是一部伟大的史学名著 ,同时又是一部伟大的文学名著 ,它开创了我国以人物为中心的文学表现形式 ,它不仅是我国古代传记文学和小说、戏剧的始祖 ,而且它的写人艺术达到了超前的成熟。从历史的角度讲 ,《史记》开创了我国古代两千多年记传体的历朝“正史”的先河 ;从文学角度讲 ,《史记》第一次运用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法 ,给人们展现了千姿百态而又各具个性的人物。有震铄古今的帝王 ,如秦始王、项羽、刘邦、汉武帝 ;有家喻户晓的朝臣 ,如管仲、晏婴、萧何、张良 ;有身经百战的名将 ,如白起、韩信、卫青、霍去病 ;有改革家 ,如吴起、商鞅、赵武灵王 ;其他节烈型的有屈原 ;口辩型的有张仪、苏秦、郦食其 ;侠义型的有鲁仲连、荆轲、朱家、郭解 ;滑稽型的有淳于髡、优孟等等。他们个个活灵活现 ,生动形象 ,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大约有一百多个。一说《史记》中的人物 ,我们不能不说项羽和刘邦。关于项羽和刘邦 ,自古人们见仁见智、观点不一。拥项羽者言 :西楚霸王出身名门 ,少有大志 ,勇猛过人 ,恪守信义 ,侠骨柔情 ,乃铮铮男子汉也 ,岂刘邦下流小人所能及。捧刘邦者曰 :项羽勇而无谋 ,气量狭小 ,岂能比刘邦善假谋略 ,大人大量...  相似文献   

16.
司马迁的《史记》,开传记文学之先河,把历史著作和文学著作合为一体,用人物的传记来反映历史面貌,记载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近三千年的历史,成为我国古代一部不朽的巨著。 在三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功有能有名的人成千上万,其身世经历能反映某一时期历史面貌的人成千上万。但《史记》为之立传的却不过区区百人,而这区区百人的社会地位又各不相同:上  相似文献   

17.
《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封建正史的又一部名著,“抒下情而通讽喻,宣上德而尽忠孝”、“润色鸿业”是班固创作《汉书》的指导精神,《汉书》成了帝王将相的家谱,“实录”精神远不及《史记》。虽然如此,但《汉书》对一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还是作了一些较为客观的反映,对《史记》的实录精神还是有所继承的。  相似文献   

18.
《史记》是一部优秀的传记文学。当前,传记文学非常走红,但笔者发现最近出版的一些传记文学大都只注重历史事件的描述,不大注意人物的刻划。因此,我认为我们有必要重新学习一下司马迁写人的一些主要技法。本文谈四点。其一,让历史人物在矛盾的交叉和激化中进行性格的“亮相”。司马迁特别善于设置情节的轩然大波,把人物推到矛盾冲突的尖端,让其在矛盾的交叉和激化中,进行性格的“亮相”。《鸿门宴》一文就是很好的范例。鸿门宴前,刘项两军兵力悬殊,刘弱项强,此时相会于鸿门宴,犹如两虎同穴,势在必斗。宴间  相似文献   

19.
高中语文教材《鸿门宴》是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的一篇脍炙人口的经典名著。《项羽本纪》是《史记》传记中最精彩的一篇,达到了思想和艺术的高度统一。它以描绘项羽这一人物  相似文献   

20.
司马迁的《史记》问世以后,历来受到人们的珍爱和推崇。经过两千年历史长河的洗汰检验,这一史学和文学的合璧不仅没有消损退色,反而更加容光焕发,弥足珍贵。那么,《史记》为什么会具有这样巨大的魅力?司马迁成功的要诀何在?往之论者,每每撇开《史记》人物刻划的真实性,归美于太史公其他的文学手法。笔者以为,此非切中肯綮之谈。 真实是艺术的生命。作为传记文学,《史记》的永不衰竭的生命力,主要来源于真实。我们在研究《史记》的卓越成就的时候,如果忘记了传记文学的根本特质——真实,那就是舍本逐末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