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疏远异性期10~12岁的孩子处于青春期早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之间往往出现两性疏远现象。这是因为,当青春期的发育开始,性别意识萌芽,他们发现彼此间有了差异,因为害怕异性看到或知道自己的身体变化,出于害羞的躲避心理而有意疏远异性。异性吸引期随着年龄的增长,女孩到12~13岁,男孩到13~14岁,则开始进入相互吸引阶段。这时他们开始好表现自己,男孩乐于在女孩面前显示自己的才华,女孩开始注意修饰打扮自己,希望引起男孩的注意。由于心理的发育,异性间产生了想彼此了解对方的愿望,他们喜欢参与有异性的集体活动。这个时期的孩子出于好奇心、…  相似文献   

2.
孩子们在异性意识发展上,度过了短暂的疏远期后,会开始对异性发生兴趣,产生一种对周围的异性觉得可爱的神秘感,并开始注意周围的异性,注意自己的打扮,服装、发型等。他们常常照镜子,以便使自己在异性心目中留下美好的印象。这种表现称作对异性的好感(爱慕)期。此时的男孩常被周围女伴们的容貌或温柔文静的气质所吸引;女孩则对男孩的刚强、潇洒、英俊倾慕。有时他(她)们之间会大胆的用传纸条、写书信、约会等方式交往;有时会用互相挑逗、嬉闹等方式获得与异性接触的愉悦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3.
【活动背景】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青春期,随着性生理的发育,两性差异开始明显。男生女生的相处,也从两小无猜进入到异性疏远期。但是,表面上的疏远掩盖不了少男少女对异性的好奇。因此,引导学生客观认识性别差异,鼓励异性同学问的友好交往,将有助于学生塑造自己的性别角色,培养学生良好的异性交往态度,也能够为即将到来的青春期的异性交往铺垫“自然、大方”的基调。  相似文献   

4.
三岁左右的孩子,正处于性朦胧期,形成一种强烈的性别意识,对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这种性别的不同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都会成为他们关注的问题。如果引导不好,可能会使孩子的性心理发展受到挫伤,严重的会影响幼儿的性心理健康。借鉴荷兰的幼儿性教育的成功经验,我认为对孩子的性教育宜早不宜迟,在幼儿园开展有关方面  相似文献   

5.
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确定10~20岁为青春期,这是人生中最活跃的时期,既是性开始发育并逐渐成熟的时期,又是困惑最多的时期。青春期性心理发展通常分为四个阶段:异性疏远期、异性神秘期、异性爱慕期、异性恋爱期。小学高年级学生正处于异性疏远期,在这一时期,男女生都开始关注异性,但往往不是以积极肯定的态度出现,而是以男女生之间对抗的方式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6.
目前,在中小学生相互接触和彼此交往过程中,常常表现出男女同学间的一种互相关心、互相爱慕、互相追求的情形。由初上小学时男女生之间常常出现的疏远情绪,开始变为对异性发生兴趣和好奇,也喜欢引起异性对自己的注意。在他们的生活中也出现了写纸条、说悄悄话的事情。有些老师和家长,就把这种现象视为中小学生的“早恋”,并采取了各种防范、制止的措施。其实,上述一些现象的出现,都是青少年真挚感情的自然流露,是十分幼稚、十分天真、十分纯洁的。因为,这是他们在青春期发展过程中必然现象,是性心理发展过程中必然要经  相似文献   

7.
[设计理念] 青春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除了生理上发生明显的变化,心理上也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这个时期的青少年会产生想与异性交往的渴求,但又故意表现出疏远异性的现象.这样一种矛盾心理常常导致青春期的青少年对异性交往产生许多困惑.因此,引导青春期的青少年学会和异性同学健康交往尤为重要.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这一特殊阶段,现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设计本节心理健康活动课,以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异性交往,学会和异性同学健康交往.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学生异性交往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学生异性交往浅探权克均青少年是人的一生中很重要的一个年龄段。把握住青少年生理、心理的发展变化,了解青少年学生异性交往的特点,有助于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生理、心理科学研究表明,青少年学生异性交往大体可分为疏远异性期、接近异性期、两性初恋期...  相似文献   

9.
闵乐夫 《家庭教育》2014,(12):30-31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人际交往先后有两个兴奋点:一个是同龄人的同性交往;另一个是同龄人的异性交往。一般来说,孩子们首先兴奋的是同性交往。少男少女很在意发展同性友谊。一个男孩,会有几个“哥们”特铁;一个女孩,会有几个“密友”特亲。他们年龄相仿,阅历相似,容易沟通,有共同语言。这些孩子渴望与同伴建立类似“兄弟”或“姐妹”的关系,他们感受着相互关心相互支持的友谊情感,享受着被重视、被悦纳的快乐,当然也会遭遇被误会、被冷淡,陷入苦恼和沮丧的纠结中。  相似文献   

10.
对异性的关注,就是对异性的关心和注意。人大概在3-4岁的时候,能够对自身的性别进行判断,在知道有异性的存在之后,性心理的变化要经过由平等伙伴到疏远,又趋于亲近这样一个过程。小学一、二年级以前的孩子们基本上是不分性别一起玩耍嬉闹的,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排斥比较厉害,初中以后进入了相互亲近的时期。这种变化是以性生理的发育为基础的,是受社会各种信息影响的。亲近时期首要的表现就是对异性的关注,对异性的一言一行都十分好奇,希望了解他们的一切,希望和他们在一起……异性关注和早恋是有联系的,亲近阶段的起点是异性…  相似文献   

11.
【活动理念】青少年的异性交往可分为三个时期:疏远期(10~12岁)、群体接近期(13~15岁)和个别接近期(15~17岁)。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他们正处于从异性疏远期向群体接近期的过渡阶段。第二性征的出现和体内骤然增加的激素,像化学反应的催化剂一样,加快了少男少女的生长发育,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他们的心理变化。人们常说:“哪个少女不怀春,哪个少男不钟情。”  相似文献   

12.
【活动理念】随着青春期的到来,中学生在生理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心理上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特点、新体验,进入了人生发展的关键期,表现在人际交往方面为开始对异性产生朦胧的好感,有了解异性、接近异性的欲望。异性同学间相互欣赏、相互吸引,这是他们走向成熟的表现。异性间健康的交往有助于个性的全面发展,会使学生性格开朗、情感丰富、自制力增强,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性心理。  相似文献   

13.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异性同学间的关系会有微妙的变化,特别是进入青春期后,性意识、性心理开始萌发,男女同学对异性会有一种渴望亲近或爱慕的情感,希望多与异性接触.由于中学生的心智尚未成熟、感情也不稳定.因此,对中学生的异性交往,千万别一棍子将他们的情感打死,老师、家长得正确引导,积极培养其健康的交往.  相似文献   

14.
现在,不少家长为孩子与异性同学的交往而头疼。其实,同学间的异性交往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需要的倒是家长应给他们以指导。您该怎样指导孩子与异性同学交往呢?下面这个心理咨询个案会对您有所帮助。一天,一个男孩来到心理咨询室:“马老师,您说男女同学之间能不能交往?”他分明要在我这里讨一个说法。我笑了:“别急,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昨天,不知是哪个女同学给我打来电话,是我妈妈接的。那同学一听不是我就把电话挂断了。好家伙,这下我妈妈如临大敌,一个劲儿地审问我,好像男女同学打个电话就罪大恶极了。”男孩顿了顿,还是急着要跟我讨个说法,“您说,男女同学之间交往有什么错?”  相似文献   

15.
家长在发现孩子与异性同学交往时,何不打个“时间差”,在孩子还不明白爱情为何物时,为孩子创造、提供一些同异性接触的机会,教育孩子掌握适当的尺度和分寸,接触时间长了,孩子对异性也就习以为常了。  相似文献   

16.
张野 《辽宁教育》2002,(8):62-63
夫妻离异给孩子带来的消极影响是十分广泛的,不仅会遏制其智力、性格和社会性的良好发展,而且还会导致精神异常和心理变态.我国心理学研究认为,5岁前就与父亲分离的男孩,由于缺乏适当的性别行为榜样,他们的行为缺乏男子汉气概;他们的进攻性要比正常家庭中的男孩少一些,而依赖性多一些;他们在游戏中也表现出较多的女子气动作模式.而缺少父亲的女孩在长大后易在异性交往上出现问题.Lamb(1999)的研究也表明,在单亲家庭中,儿童容易出现心理压抑、认知失调等问题,并在人格方面出现障碍.……  相似文献   

17.
张野 《辽宁教育》2002,(7):62-63
夫妻离异给孩子带来的消极影响是十分广泛的,不仅会遏制其智力、性格和社会性的良好发展,而且还会导致精神异常和心理变态.我国心理学研究认为,5岁前就与父亲分离的男孩,由于缺乏适当的性别行为榜样,他们的行为缺乏男子汉气概;他们的进攻性要比正常家庭中的男孩少一些,而依赖性多一些;他们在游戏中也表现出较多的女子气动作模式.而缺少父亲的女孩在长大后易在异性交往上出现问题.Lamb(1999)的研究也表明,在单亲家庭中,儿童容易出现心理压抑、认知失调等问题,并在人格方面出现障碍.  相似文献   

18.
中学生与异性交往过密,被通俗地称为“早恋”。当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与异性交往过密时。吃惊之后,愤怒之余,便开始采取对策了:有的去学校接送接子,有的告诉老师并请老师出面干预,有的不许孩子接电话,有的威胁要和孩子断绝关系。还有的干脆找到那个把自己孩子带坏的“坏男孩”或“坏女孩”的家长,要对方把自己的孩子管好。总之,想尽一切办法不让孩子来往。这种做法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只会使孩子与你的距离越来越远,反而失去了解决问题的机会。下面,让我们走近早恋的中学生,看他们的父母对他们做了什么。A某,女,父母对其期望很大。她四五岁时,就被逼着背古诗,学钢琴,念外语了。她说:“透过玻璃窗,看着小朋友快乐地玩,听到  相似文献   

19.
高中阶段,学生一般都进入了青春期,迎来了生理和心理的剧烈变化期,我们用"心理断乳期"一词来形容这一段时期。学生心理上的"断乳"表现为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同时伴随着性器官的发育成熟,性意识开始觉醒,对异性的态度会由疏远、反感到向往、追求。此时,学生心理萌发的异性好感是一种正常的自然表现。因为这时的异性交往不仅仅是生理需要,也是情感需要。  相似文献   

20.
中职学校的女生正处于青春期,随着性生理和性心理的发展,他们向往与异性交往,但很难把握住与异性交往的度,有的甚至会出现早恋现象。与男生相比,异性交往不当会给女生身心发展带来更大的危害,必须加强自我保护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