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信息技术、经济、生态及社会文化等的全球化,在知识社会的推动下,知识生产模式转型并与高等教育的知识本质和世界主义特性相契合,高等教育全球化势成必然。从操作范式来考察,高等教育过去的“象牙塔”和“科学共和国”理念正在被“民主交往中心”和“知识生产网络节点”所取代;世界公民教育、各种全球化理论和众多的全球及区域性制度等构成了高等教育全球化范式的话语空间;控制模式让位于治理模式,欧洲博洛尼亚进程样本、“全球国家地方能动模式”等高等教育全球化范式的技术已趋成熟。目前,各国高等教育发展很不平衡,断言高等教育全球化范式已取代旧范式还为时尚早,但这种趋势已经不可逆转。当然我们也要意识到,高等教育范式的转型并非前后不可通约,而是新旧并置,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这是人文范式与科学范式的重要区别。  相似文献   

2.
陈乐 《高校教育管理》2019,(3):10-18,60
知识的价值边界在知识经济时代被极大地拓展,知识的生产、传递、交换、消费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关键动力。而伴随着知识经济、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普及化、信息技术革命等现代社会的多重特性,知识生产模式正从传统的"模式1"向"模式2"转型。新模式与传统模式具有多重本质性差异,知识范式的转型或将成为以知识为本质属性并兼具知识生产密集性特质的研究型大学结构性变革的外驱力。在转型时代,研究型大学应保持改革的敏锐性、主动性、自觉性与前瞻性,悦纳知识范式转型、积极与弥散性知识生产机构开展互动与合作、基于自身优势建构具有内在独特性的知识生产体系、控制知识生产者的生产过程、改革并完善评价体制机制以驱动知识生产与人才培养等多重职能的整合性发展,从而继续处于社会知识生产体系的中心并对其发挥持续性、根本性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数量、质量、规格和模式等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研究基于托马斯·库恩的范式理论,在梳理国内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规格由领袖型向大众型转变过程中呈现的规律、特征与结构类型等基础上,探索并得出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转型的5种基本范式,即协作式、供求、分流、领袖和虚拟范式,并提出高等教育范式转型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在传统学科范式下,高等教育学落入了独立研究对象、独特研究方法、构建完善理论的误区.因此,传统学科范式向现代学科范式转型成为必然.学科范式转型基于两个基础:一个是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型奠定了学科范式转型的知识基础;另一个是高等教育的应用性奠定了学科范式转型的社会基础.在现代学科范式下,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取向应该坚持:以跨学科研究作为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知识之源;以学科文化作为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精神支柱;以学科化研究和问题研究作为学科建设的两翼.  相似文献   

5.
顺应全球化: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的变迁与改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全球化经济就业模式的变化及对技能的需求 ,高等教育的内涵出现了变化。旨在满足国家优先发展战略的自上而下的高等教育投资政策已难以满足大众的迫切需求 ,基于个人和社会需求的自下而上的决策观更能满足人才、职业全球流动性日益增加的社会现实。根植于学术研究的知识生产模式难以在新形势下发挥作用 ,而与自下而上的政策建构相适应的知识生产模式 ,将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高等教育市场中保持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研究商业化的社会发展背景之下,传统的知识生产模式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迁。以知识生产的应用语境、超学科性、异质性、反思性等为特征的新知识生产模式正在崛起,其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大量新型知识生产组织的不断涌现。知识生产新模式对研究型大学最大的冲击莫过于原有封闭办学模式在"模式2"时代将面临终结。研究型大学要在即将来临的知识社会中继续成就辉煌,转型发展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知识生产模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知识生产模式转型对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维度、动力、组织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面对这种影响,在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方面,需要在统筹整合国家、社会、高校和教师个人等多方力量的基础上,以正确的价值取向引领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维度协调共进,以科学的...  相似文献   

8.
创新范式从传统闭合式创新走向开放式创新并正在向"开放式创新2.0"范式转型。与此同时,知识生产范式已由模式1走向模式2并正在向模式3转型。大学-政府-产业-公民社会"四重螺旋"一方面为模式3知识生产提供了适应性情景,另一方面为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提供了模式选择。根据核心行为主体不同,"四重螺旋"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表现为"三重螺旋+用户""以企业为中心""以公共部门为中心""以用户为中心"四种可选模式,并通过四条路径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9.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化"、"研究型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和"全球参与"等成为了广泛用来描述影响目前国际高等教育发展新动向的重要概念。从这些概念中,人们可以看出在知识密集型社会中,全球化和高等教育的紧密关系。然而,全球化不是一个代表公平和公正的概念,不同国际组织对全球化的定义或解释都表现出不同的重要概念价值观或价值取向。因此,全球化对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影响也不总是积极的。目前,在高等教育的全球竞争中,一些发达国家的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利用各自的优势抢占全球教育市场,尤其是全球研究型大学在知识创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中的跨国运作已超出了传统国家概念。本文将对全球化内涵和外延、研究型大学的全球化特征和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全球参与政策等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探索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
全球网络下的大学 当前,全球化进程已成为各国最为关注的话题.然而,人们对全球化概念的认识还远未清晰.人们从不同角度对不同内容的全球化问题进行着讨论.高等教育是全球化讨论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更确切地说,是这些讨论的核心部分.国际范围内,已有多个以"全球化与高等教育"、"高等教育与国际化策略"等为主题的重要会议陆续举行,如欧洲正在推进的"博洛尼亚进程"就是一个.德克·范·戴姆在《全球知识社会建构中国际高等教育的展望》一文中描绘了高等教育的新图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