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惟一标准 ,逻辑证明和客观事物及其规律不能作为标准 ;实践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是一个过程 ,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实践应当被理解为整个人类的社会实践———实践总体 ;实践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必须坚持事实检验和价值检验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2.
实践以无可争议的事实证明某种认识的真理性,它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逻辑论证是实践的产物,是实践检验的一种延伸,所以,坚持以实践标准为基础,准确地运用逻辑论证为真理及其实践服务是科学的态度。  相似文献   

3.
意义标准问题是逻辑经验主义学派关心的核心问题之一,而意义标准最终集中在证实原则这个问题上。逻辑经验主义者们对于这个问题存在着广泛争论,并试图寻求解决途径,但无论如何努力,问题和挑战始终存在。文章通过论述逻辑经验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石里克、卡尔纳普和亨普尔对于意义标准的证实原则所作的不同解释和修改,认为一个陈述或理论的意义在其被表达或创造出来时就已经被人为地决定,按照人们表达或创造它时所遵守的规则,可分为有意义的和无意义的;而且,这个意义标准是相对的。  相似文献   

4.
和谐是一切科学理论所追求的价值目标,也是评价某一科学理论真理性的内在标准.显然,一个科学的理论是不能允许逻辑矛盾存在的.然而,科学史上发现的许多悖论就属于这种矛盾.  相似文献   

5.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惟一标准。实践对于认识真理性的检验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实践检验的不仅仅是一些简单的概念、论断,更多的是理论、计划、假设等。实践检验的认识是经过筛选的认识,是将实践结果上升为观念同预想的结果进行对照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逻辑证明;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惟一标准,比逻辑证明更带有根本性。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客观真理性和价值的合理性。其客观真理性表现在它与经过实践反复检验过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一脉相承.更表现在是对中国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其价值合理性体现在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作为价值主体,把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重要的价值目标,把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衡量一切工作成败得失的最高价值标准。  相似文献   

7.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命题。由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不同,对“实践标准”命题的理解、论证也不同。在传统的“辩证唯物主义”理解中,对“实践标准”的理解、论证存在着严重的逻辑困难,它的论证实际上是自我否定的论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即“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的唯物主义。只有站在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立场上,才能全面地理解、坚持“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命题  相似文献   

8.
排除实用标准和权力标准,坚持实践检验认识的真理性是一个过程,并从全局上看待实践上的成功与失败是正确坚持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9.
人的认识是否正确,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靠什么来检验?这个问题在古代就提出来了。历史上各派哲学家都提出了自己的检验真理的标准,以不同的方式回答了这个问题。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对这个问题的所有回答都是错误的。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指出这个标准就是社会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早已被广大人民群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马克思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①。这就是说,靠理论是检验不了真理的,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人类的社会实践,人们应该在实践中检验认识的正确性。这本来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常识。可  相似文献   

11.
目前普通高校教学质量评价越来越以量化的标准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出现了片面倚 靠标准等从标准走向标准化的现象。教学质量评价的标准化现象可能会遏制教学过程中的创造性,忽视多元差异,易造成教师的职业倦怠等。在这种情境下,应理性认知教学质量评价标准,更贴近 教学实际,由院系等教学单位根据学校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及社会对毕业生能力素质的要求 自主制定专业教学质量标准、课程教学质量标准,使其更具有动态性和多元性,切实减少量化倾向,理性运用教学质量标准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2.
卡尔·波普尔是现代著名科学哲学家,他的三本科学哲学代表著作《科学发现的逻辑》《客观知识》《猜想与反驳》广为流传,在他这三本科学著作里都直接地或间接地体现了他对待传统的态度。本文尝试结合波普尔的证伪主义、科学发展模式、第三世界理论等科学哲学思想,阐述其对待传统的态度,以期望能给我们在看待传统问题上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3.
尊重学派或学者享有的学术自由的权利,保证文化构建标准的科学性与公正性,创造一种学术上互相探讨的高尚风格,亟须学术编辑培育兼容意识。学术编辑的兼容意识表现为:鼓励和推动不同观点与方法,不同流派与风格的作者作品自由竞争和平等争论;发表各种符合科学精神气质的观点和结论,不以特定的学术观点和科学之外的考虑为取舍标准,而以其内在逻辑是否完备、方法是否科学等进行裁定;坚持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对待不同年龄、性别、地位、背景的作者一视同仁,以质取稿;关注现实,深入思考和研究社会转型背景下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注重理论引导,积极回应现代化建设对学术刊物的庄重要求;积极倡导、扶植学术争鸣与学术批评。  相似文献   

14.
真理是主观认识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的正确反映。检验知识的真理性的标准问题就是如何判定人的知识(包括命题、理论体系)和客观实际相一致的问题。客观实际本身不能是这种标准。主观领域的东西,诸如清晰性、共认性、原则、逻辑,等等,也都不能作为这种  相似文献   

15.
科学理论在作为整体的科学事业中占据中心地位,它试图描述和解释客观世界的现象、规律及其特征,而语言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这就必然使得作为语言问题研究基础的语义分析方法与科学理论之间建立起紧密的逻辑关联。具体来讲,科学理论的发明与构造内在地要求概念和意义分析等语义分析方法的应用,而科学家们通过意义的模型建构方式为科学理论的发明与构造提供了语言层面"内容"与"形式"的双重支撑;科学理论是对客观世界现实图景的语义和逻辑重构,而"指称的多层次语义结构"和"意义的整体关联"为科学理论的表征与诠释机制奠定了重要基础;科学理论的评价与科学理论的真理性问题考察紧密相关,而以语义分析作为沟通媒介,科学理论才能够在科学共同体内部以及科学理论的创造者与使用者之间实现交流与共享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是真理的手段、途径和方法。人类全部实践的结果才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而且它要真正成为现实的标准,还离不开已有的正确认识、理论来判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提法理论上并不完全周延,行动上容易导致经验主义、实用主义。  相似文献   

17.
从学术视角看,逻辑论证也可以成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一种手段。逻辑论证之所以能够成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尺度,也是由以往千百万次实践所确证了的。许多人不能从对“两个凡是”的反思中得出正确的结论,往往就是因为没有从理性与非理性的相互关系上去思考,反而把二者对立起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基础上把握真理与价值的统一,把实践理解为人的存在方式,认为实践与认识都不是价值中立的。怎样检验实践结果,关键在于如何对社会的进步进行评价,而不是对单个人的实践结果给予评估的  相似文献   

18.
实践检验和逻辑证明是不同的。把逻辑证明和实践相并列,认为真理有二个标准是错误的,但是,否认或贬低逻辑证明的作用也是片面的。辩证唯物主义在承认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基础上,正确估计了逻辑证明的作用,并科学地阐明了这两者的关系. (一)以认识或客观对象为标准为什么不可能真理的标准,是指据以区分真理和谬误的准绳。由于真理和谬误都是主观对客观的关系:前者是主观对客观的正确反映,后者是歪曲的反映,因此,真理的标准,从本质上说,也就是据以判明和衡量主观与客观是否相一致的标准.这种标准是实践.离开实践,试图从认识或客观  相似文献   

19.
实践标准的唯一性,主要是从总体性、宏观性、根本性、最终性和最高性的意义上来认定的。但若从每一具体的微观的认识层面和环节上讲,真理的标准却具有相对性和多样性。实践是最终标准和实效标准;客观实际或事实是原型标准和对照标准;逻辑是思辩标准和论证标准;经验是中介标准和体验标准;科学理论是指导标准和预见标准;方针、政策、法纪、道德、合约等是指向标准和规范标准等  相似文献   

20.
真理属于认识论范畴,真理的客观性不是对象的客观性.从真理内容与对象的关系看,真理的本质在于符合;从真理内容的客观依据以及对主观思想的超越看,真理的本质在于发现;从真理内容的主观形成过程看,真理的本质在于假说;从真理内容形成的主观根据看,真理的本质在于创造.真理不需要检验,需要检验的是人的认识.检验认识之真理性的标准不是实践,而是认识所反映的客观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