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明威是西方当代文学史上杰出的文学大师之一。他的作品,风格独特,深受读者喜爱。其魅力所在,是贯穿其作品全部的对崇高美、悲壮美的深刻展示。读海明威的作品,必须充分认识和理解他作品的这一美学价值。也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其创作的本质特征。粗犷型“硬汉”的塑造,在海明威作品的人物画廊里,树起了一系列强者的崇高美  相似文献   

2.
海明威是二十世纪杰出的悲剧小说家。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失败”、“空无”、“痛苦”、“死亡”等思想。文章通过三个方面:世界的荒诞性,人生的虚无和痛苦以及死亡意识,来分析海明威的悲剧人生观。简要分析基悲剧人生观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千古文章未尽才──海明威创作伦略石家麟在二十世纪的世界文坛上,厄纳斯特·海明威(1899~1961)是个不容等闲视之的作家。海明威是二十年代美国重要文学流派“迷惘的一代”执牛耳者;他在作品中创造的“硬汉性格”对西方纯文学和通俗文学都有着历久不衰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一代文豪海明威是美国文学中的神话,创作了无数经典的作品。本文运用比较对比的方法来分析探讨海明威主要作品与《圣经》在主题上的互文关联。通过对海明威作品和《圣经》的互文性解读可以加深了我们对海明威主要小说人物的理解,加深了对小说的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的鉴赏,同时对海明威作品的互文性解读也展示其作品的非凡艺术魅力,并为欣赏他的作品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角度。  相似文献   

5.
天花藏主人的才子佳人小说具有浓厚的悲剧意识,主要表现为现实门第婚姻观对作理想中的才情婚姻观的冲击、女主人公情感与理智的矛盾冲突和作品中“情”与“礼”的调和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困境等。造成这种悲剧意识的主要原因是:对晚明个性解放思潮的反拨、“主情”学观念向“礼教”的回归及作的生存境遇与创作观念等。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几部代表性的小说及其成长经历的分析,论证了其作品中的文学形象及其悲剧性格的成因。本文作者认为,海明威的悲剧性格是来自其消极、悲观、厌世的世界观并为其悲剧人格的形成埋下了伏笔。而消极、悲观、厌世的世界观在与“硬汉子”精神的交织综合作用下反过来又导致了海明威悲剧人格的形成。最后,通过重新审视海明威的“硬汉子”精神与悲剧人格,我们不仅能更加准确透彻的理解其人其事,也加深了对其作品内涵的探幽与解构。  相似文献   

7.
中国文学的“现代性”,不好和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等同划一;中国现代文学是“现代”的,又是民族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五四”开始的中国现代文学在文学观念、价值取向、创作原则、艺术形式和语言等方面呈现出鲜明的“现代性”特征。  相似文献   

8.
中国文学的“现代性”,不好和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等同划一;中国现代文学是“现代”的,又是民族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五四”开始的中国现代文学在文学观念、价值取向、创作原则、艺术形式和语言等方面呈现出鲜明的“现代性”特征。  相似文献   

9.
汪曾祺是一位跨越现当代并有着独特风格的作家,思潮的影响又使他的创作观念和创作实践兼具了现代意识,“传统”和“现代”的特色。他的小说充满了浓郁的传统文化色彩,但是西方文学本文将就汪曾祺创作观念和创作实践来论述其小说的  相似文献   

10.
作家创作时会深透自己的经历或价值观、世界观,然关于海明威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以及他的妇女观、他对女性的态度却一直是评论界争论不休的焦点.文章从上从文本入手,剖析海明威主要作品中的主要女性因素,可以看出海明威同样是一位具有强烈女性意识的作家.  相似文献   

11.
郁达夫小说中的感伤情调作为一种风格或者审美自觉,其背后的原因是他浓厚的生命悲剧意识。生命悲剧意识渗透在他的创作中,构成了作品的哲学形态之核心,可以从“生的苦闷”、“情爱精神家园”和“宗教归宿”三个角度来探究其幽隐的灵魂世界和独特的艺术天地  相似文献   

12.
本论文通过对海明威的作品的分析和研究,指出海明威的作品之所以内涵深刻、意蕴丰富,写实主义的象征手法的运用是海明威的作品产生如此艺术效果的原因所在。海明威的作品具有丰富的思想容量,他的思想中存在着浓重的虚无因素和存在主义倾向,他的作品驾轻就熟的主题是“虚空”,他在自己的创作生涯中吸取了各种思想和种种手法,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本文还通过解析海明威作品中的象征主义,揭示其真正的人生意义。  相似文献   

13.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以其悲剧为代表的戏剧创作标志着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莎士比亚对悲剧创作有深刻的认识,形成了自己的悲剧创作观念。本文以莎士比亚创作的四大悲剧作品为例,结合作者本人的主观感情意识,深入地分析了其悲剧性人物在走向人生悲剧的过程中所面临的选择的困境与悲剧性,揭示了其悲剧性人物的悲剧根本。  相似文献   

14.
海明威在其作品中构筑了以男性为中心的世界。但评论家对他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的描写却颇具争议。仔细阅读他的作品,会发现海明威是个有着鲜明的女性意识的作家。尽管他作品中女性的地位显得不太重要,却个性鲜明。本文通过分析海明威早期创作的短篇小说的代表作里的女性形象,解读海明威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悲剧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美学家朱光潜甚至认为“对人类的不合理性没有一点感觉,也就没有悲剧,而中国人都不愿承认痛苦和灾难有什么不合理……西方悲剧这种文学体裁几乎是中国所没有的。”[1] 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人”才一改沉默的历史,浮出历史地表,开始了“心灵的探寻”和“艰难的选择”,中国文学也才有了书写悲剧的历史。曹禺作为深受五四文学传统影响的作家,不被三十年代文坛的主导理论所局限,没有使他的作品变为控诉书、宣传稿,而是大胆地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属于他个人但不又不完全属于个人的悲剧世界。他把悲剧意识当作文化选择贯…  相似文献   

16.
武锦贤 《集宁师专学报》2006,28(1):34-36,57
中国文学传统悲剧凡事总以“大团圆”为结局,反映着人们对诸事美好善良的愿望,这种结局和愿望是一种复杂的民族文化意识的映射。“五四”时期,由于外来思潮不断涌入,国内社会矛盾加剧。中国传统悲剧为之一变,以反“大团圆”为特征,“大胆地看取人生,并且写出他的血和肉来”的悲剧创作盛极一时。这种文学现象是与中国社会对文学的要求有着极为密切的内在联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相似文献   

17.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最重要代表作。生命意识和死亡情结,是海明威人生观的核心和作品的诗意所在,构成其全部小说的基本主题和精神底蕴。在海明威的死亡观中,他认为死亡是人类永远也无法逃避的事实以及死亡是人类逃避各种不幸的手段。海明威的作品和作品中的人物不断地表述了他的这两个观点。本文着重探讨的是海明威的“死亡”情结在其作品《老人与海》中的映射。  相似文献   

18.
海明威以他笔下的一系列"硬汉形象"和独特的文体风格而为人称道,他对现当代美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所做出的杰出贡献是不争的事实。但评论界对其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却一直争议不断,众说纷纭。近年来,许多学者重新审视了海明威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认为海明威是一个具有双性视角的作家。本文试分析《雨中的猫》(1920年)、《弗朗西斯·麦康伯短暂的幸福生活》(1936年)与《老人与海》(1952年)三部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由此来透视海明威对于女性的关注与思考,探究海明威从同情女性—支持女性—尊重女性的转变,从而解读海明威的女性意识与两性观。  相似文献   

19.
海明威是蜚声世界文坛的美国现代小说家。几十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全面、深入、细致地研究了他作品的硬汉形象、悲剧意识、死亡意识、虚无思想和艺术特色等。随着当今环境危机的日益加剧,国外海明威研究已引入生态批评的视角,开始研究海明威与自然界的关系。海明威在早期的作品中,赞美了大自然的审美价值和精神治疗价值,这是他自然观的形成时期。在中期作品中,海明威开始把自然作为一种独立性的存在看待,开始关注自然的命运。他揭露了人们破坏自然的行为,对自然的遭遇寄予了同情。他从关注自然的价值到关注自然本体,标志着从自然价值论向自然本体论的飞跃。  相似文献   

20.
海明威是蜚声世界文坛的美国现代小说家.几十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全面、深入、细致地研究了他作品的硬汉形象、悲剧意识、死亡意识、虚无思想和艺术特色等.随着当今环境危机的日益加剧,国外海明威研究已引入生态批评的视角,开始研究海明威与自然界的关系.海明威在早期的作品中,赞美了大自然的审美价值和精神治疗价值,这是他自然观的形成时期.在中期作品中,海明威开始把自然作为一种独立性的存在看待,开始关注自然的命运.他揭露了人们破坏自然的行为,对自然的遭遇寄予了同情.他从关注自然的价值到关注自然本体,标志着从自然价值论向自然本体论的飞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