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2):100-105
利用虚拟仿真平台3DVIA Studio,组合MAYA,3D MAX,CATIA,UG等软件,按照工程规范搭建了体感交互式航空发动机虚拟装配实验环境。建立了更符合人眼视觉规律的斜交视锥体摄像机模型,搭建了立体摄像机结构,并通过虚拟现实头盔参数的组合,设计出视觉交互模块,提供良好的沉浸式体验。此外,开发了Kinect体感设备、VR头盔陀螺仪及虚拟平台的数据传输模块,在可视化沉浸式虚拟环境中使用人的肢体语言对发动机进行虚拟装配实验。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体感交互虚拟装配系统架构的基础上,讨论了基于Kinect体感交互技术的虚拟装配模型数据建立、手势识别及交互语义扩展、场景视角的真实体感控制3个关键问题的实现方法,并使用这些方法开发了"减速器"虚拟装配实验系统。实际应用表明,体感交互技术能提高与三维对象的交互效率、增强学习沉浸感。  相似文献   

3.
结合虚拟维修教学和体感技术,研究了Unity3D开发环境下体感设备Kinect的引入、操作替身设计、维修姿态表态等问题。实际应用证明体感式维修教学系统是一种比传统键盘鼠标操作更加优越的训练方式。  相似文献   

4.
在安庆职业技术学院虚拟校园的基础上,结合最新的自然人机交互技术,摆脱传统的鼠标键盘交互,利用Kinect体感摄像机,采集人体运动数据,驱动虚拟人运动,并实现利用体感特征识别来操作虚拟人的行为,驱动虚拟人在校园系统中漫游。在Unity3D漫游系统中接入Kinect的驱动,实现Unity3D中Kinect方法的调用;在虚拟校园漫游系统中的体感交互漫游栏目中,实现Kinect的体感与场景虚拟人进行骨骼匹配。实验表明,虚拟校园以体感交互漫游为特色,增强了系统的创新性。同时可以开放很多接口,以便为后期的功能添加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人机交互方式直接影响三维虚拟学习系统的沉浸感和用户体验,基于桌面的WIMP交互由于信息维度的限制,在完成三维交互任务时存在用户体验不佳问题。体感交互使用自然习惯动作直接交互,其交互信息具有连续性、多维性、隐含性等特点,能减轻对WIMP交互中鼠标键盘的操控依赖与操控复杂度,使学习者更关注学习任务本身,在三维虚拟学习系统中具有更好的适用性。与WIMP交互相比,体感交互设计的最终目标是提升学习体验,在影响学习体验的四个主要因素中,体感交互行为过程最为关键,主要体现在"定位"、"操作"、"反馈"等环节,并通过隐喻设计促进学习者的认知和反思。对体感虚拟实验的案例分析和开发实践表明,体感交互能提高与三维对象的交互效率、增强学习沉浸感,体感交互设计应遵循情景性、隐含性、及时反馈、反思性等原则。  相似文献   

6.
体感技术作为21世纪最为热门的人机交互方式之一,近年来得到了迅猛发展,继鼠标和多点触摸技术之后,体感交互或将引领第三次人机交互革命。体感交互的出现是人机交互方式回归自然的重要转折,通过对体感交互技术的工作原理、体感交互设备Kinect和发展现状的研究,探讨其在游戏娱乐、医疗辅助与康复、全自动三维建模、辅助购物、眼动仪领域的应用,继而分析该技术在未来一些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戴路  张洁 《教育技术导刊》2018,17(8):144-148
为改善现有儿童安全教育体系功能,解决传统安全教育枯燥问题,采用Unity 3D游戏引擎架构,搭建儿童安全教育场景,结合Kinect传感器采集体验者骨架信息。通过简易分析,判断体验者动作状态,导入Unity 3D动画控制器,开发一款基于体感交互的儿童安全教育平台。系统在儿童安全体验馆受到欢迎,是一款互动性良好、儿童易接受、成本适中的安全教育平台。  相似文献   

8.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设计了一个包含脚本设计、三维建模、场景搭建及交互功能的ZYJ7电液转辙机虚拟仿真实验。用3ds MAX和IdeaVR设计虚拟现实交互场景,用交互大屏、带有刚体的3D主动立体眼镜及红外MotionCamera相机等交互设备实现虚拟拆装、动作原理动画、视频讲解、PPT介绍及答题考试等功能。通过案例设计,帮助学生熟悉虚拟仿真实验的开发过程,掌握建模、虚拟场景设计、实现交互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语言习得在真实的情境中发生才更有效,英语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应该是情境.针对当前英语课堂的去情境化或弱情境化教学现状,提出利用Kinect体感交互技术构建课堂虚拟教学情境来增强语言沉浸.以情境认知学习理论为指导,对大学英语课堂虚拟教学情境要素进行分析与设计,实现了Kinect虚拟情境创设系统.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应用案例表明,该系统在创设情境、体验情境、演绎情境和反思评价等教学环节中具有积极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量化分析新媒体艺术传播结构体感交互特征,提出基于统计分析和量化递归分析模型的新媒体艺术传播结构体感交互模型,构建新媒体艺术传播结构体感交互的大数据信息统计分析模型,采用空间信息融合方法进行新媒体艺术传播结构体感交互的三维数据模型,建立新媒体艺术传播结构体感交互的统计特征量和模糊决策模型,结合定量递归分析方法构建新媒体艺术传播结构体感交互的递归图模型结构,结合语义本体结构特征分析方法进行新媒体艺术传播结构体感交互建模和特征分析,通过信息融合和虚拟现实仿真方法,实现新媒体艺术传播结构体感交互建模。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新媒体艺术传播结构体感交互建模的稳定性较好,精度较高,提高了新媒体艺术传播结构体感交互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为了在虚拟环境中实现风筝放飞效果,采用Kinect作为输入设备,利用体感设备的骨骼跟踪技术,定义手臂上举、振臂和双手交叉模拟放风筝的常用姿势,设计了虚拟放风筝系统,让用户通过手臂动作在虚拟环境中放飞风筝。在WPF平台上实现风筝场景设计和风筝运动时的动画设计。通过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表明系统使用骨骼数据跟踪技术结合用户自定义手势,操作合理,WPF动画实现场景及风筝运动突破了传统动画限制,用户能在虚拟场景中体验到放风筝的乐趣。  相似文献   

12.
目前汽车碰撞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相对匮乏,亟待开发类似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根据《车身结构与设计》《汽车与交通安全》《汽车性能与仿真》等课程教学和实验要求,依托江苏大学国家级车辆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基于真实车辆建立高精度数字化车辆仿真模型,运用数字化车辆、数字化假人、虚拟实验室与VR等先进教学技术,开发车身结构耐撞性与乘员保护评价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学生通过在自主交互的虚拟环境中开展在线仿真实验,掌握汽车碰撞实验的基本内容、仪器设备、操作流程、数据分析方法、C-NCAP,达到"以虚补实,虚实结合,深度交互,理实融合"的教学效果。该实验项目已在车辆工程、交通运输等5个专业实施,同时向国内多所高校和多家企业开放。该项目已被教育部认定为2018年度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相似文献   

13.
虚拟仿真实验课是航空航天类专业教学的重要课程类型。相关专业的学生通过虚拟仿真实验课的学习,不仅能够进一步掌握理论知识,而且能够提升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维修性设计与分析"是航空航天专业学生需要学习的一门课程,在实验教学上存在着难以接近现场、缺乏有效教学手段等问题。该文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设的"维修性虚拟仿真与评价"实验课程为例,探讨了虚拟仿真实验课在航空航天类课程教学中的必要性、开展方式、教学效果以及建设思考,为其他虚拟仿真类课程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体感交互是继鼠标、多点触控之后人机交互模式变革的又一个新起点.通过对人体各感官特性的分析,了解人体本能、肢体动作、躯体经验与周边装置或环境的互动方式,并分析在体感交互环境下如何为用户带来良好的体验感受.同时对自平衡车用户人群、市场、品牌进行调研分析,挖掘用户潜在的设计需求.在此基础上分析产品的功能和原理,分析用户操作行为,按照人机交互标准,总结人机交互流程中的缺陷与不足.通过上述研究,得出影响自平衡车体感交互因素,结合体感交互设计理论与自平衡车调研分析.寻找设计切入点,归纳得出自平衡车创新设计目标与设计思路,从外观特征、操控方式、交互体验等要素综合考虑进行创新设计.  相似文献   

15.
针对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相关专业学生在实践教学中面临的风险大、费用高、复杂环节难以开展等问题,综合运用实物仿真、虚拟仿真和虚实交互技术,开发了虚实结合的高速铁路受电弓-接触网仿真交互实验系统。首先,依据实际工程数据,等比例搭建受电弓、动车组及接触网等实体和三维仿真模型。然后分别设计高速铁路弓网运行现实场景和虚拟场景,通过虚实交互设计实现现实场景与虚拟场景的数据交互,真实再现弓网运行过程。在此基础上,在虚拟场景中设置弓网故障、电气联结故障、绝缘故障等高速铁路接触网主要故障类型,并利用Unity虚拟现实引擎进行虚拟交互开发,实现接触网检修维护仿真模拟,为在校学生实践教学和铁路企业员工培训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在实验技术的模拟仿真方面,虚拟现实因其高度模拟真实的特点,在获取用户行为数据、产品评估与模拟仿真等领域具有其他技术无法比拟的优势。为获取用户真实的行为数据,构建自然手势交互的虚拟现实实验环境,其中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构建沉浸性好的四通道融合虚拟现实实验环境;(2)利用Kinect的深度摄像头与机器训练实现虚拟现实环境下的自然手势交互;(3)设计人体骨骼信息、位置信息、交互信息与虚拟实验环境的通信方式。方案能够很好地运用于用户行为收集、产品测试与评估以及其他仿真与测试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7.
体感技术让用户以更为自然、更具直觉性的肢体动作对机器发出指令,机器通过某些特殊方式对用户的感官动作进行识别、解析,并按照预定感测模式,作出相应反馈。基于体感技术开发的亲子互动游戏,改变了亲子玩家与游戏之间互动方式,让用户甩掉鼠标和键盘玩游戏,通过语言和肢体等多种形式与游戏互动,实现肌体运动与精神娱乐的交织,孩子愉悦与家长愉悦的互染,扩增亲子玩家身体的互动与心理的互动分享的内涵、深度和层次,增加家庭凝聚力。体感外设KINECT以自然的人机交互方式深受亲子玩家青睐,主动追踪双人骨架系统有效支持亲子同时操作。文章首先介绍了体感技术并论证了其对亲子互动游戏有效支持,在此基础上详述了利用该技术进行亲子体感游戏设计的过程,最后展示了一个基于KINECT开发的亲子互动体感游戏应用案例,为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Cu lt3D作为一种新的网络3D技术,具有高压缩性、强交互力、跨平台和易于掌握等优点,应用于网络虚拟实验的开发可极大提高实验的仿真效果和交互能力。简要介绍了Cu lt3D技术及其项目开发步骤,以超导磁悬浮列车模型虚拟实验为例详细阐述了Cu lt3D的应用开发过程。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Unity3D游戏引擎为开发平台、Kinect为人体识别交互设备,对开发流程、动画制作、API数据连接、手势识别、光线追踪法碰撞检测、物理模型交互操作六个方面进行研究设计,利用Ray射线进行物理识别,选择和UI图标点击,设计了具有培训模式、练习模式、拓展模式三种模式交互沉浸式机械手表虚拟仿真系统,具有前瞻性和借鉴意义,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深层次理解知识点、增强实践能力和培养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20.
根据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的特点和社会需求,设计并建成农村水环境治理虚拟仿真实验系统。介绍了该虚拟仿真实验系统的设计、开发和应用,重点突出了虚仿实验系统的特色、细节和功能。该虚拟仿真实验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禽畜粪便污水处理工艺、污泥堆肥工艺和沼气发电工艺的相关理论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易于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