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师音乐专业教育是国民音乐教育的基础,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合格的中等学校的音乐教师,其教学方向是为中等学校音乐教育服务,其教学性质是“师范性”。在高师音乐专业的教育中,声乐教学历来是其重要的基础课之一,由于高师音乐专业教育的性质、培养目标和教学方向,决定着高师声乐课的教学与音乐院校声乐专业的声乐课的教学截然不同,两者在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形式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别。然而,长期以来,高师声乐教学一直沿袭着音乐院校声乐课的教学模式,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向音乐院校“看齐”的状况,致使高师声乐教学  相似文献   

2.
"教与学的良好互动"是声乐课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在目前高师声乐课教学中依然存在诸如"师徒相传"色彩"、填鸭式"教学、教学中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等传统教学因素,严重制约了师生积极的热情饱满的心理情绪的建立和良好的师生互动,而教学良好互动必须通过在声乐课中师生的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来获取。本文试图通过心理学知识在声乐课中的实际运用来促进和提高高师声乐课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随着近几年音乐学生招生规模的扩大,高师院校采取声乐小组课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多,笔者就这一状况,对声乐小组课的教学实践操作与小组课当中注意的问题加以阐述,发挥声乐小组课优势,以便提高高师声乐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4.
漫谈高师声乐课教学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高师音乐教学中,声乐课教学一直作为专业必修课,放在重要的位置。本文试图从强调声乐教学共性,完善声乐基础理论教育;以基础理论为平台,在声乐小课中注重个性培养;开拓高师声乐教学的新空间等问题上,提出一些初步的设想,作为声乐课教学改革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事业更加繁荣,与传统的观念不同,人们开始更加关注幼儿教育,对幼儿教师的能力及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幼儿教学中,声乐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较大的影响,如何高效率的进行集体声乐教学成为了幼儿教学面对的一个课题。在我看来,要对声乐集体课教学进行相应的改革,声乐教师不仅要具备即兴伴奏的能力,还要具备超强的应变能力,在实际的声乐集体课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本文主要针对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集体课教学情况进行相应的分析和探究,对如何提升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集体课教学水平和质量作给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6.
在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课程中,声乐课是一门技术性、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必修课。多年来,高师声乐教学一直在沿袭着专业院校"一对一"的教学模式。高师声乐教学要敢于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合理改革课程设置,利用科学灵活的教学手段,拓宽教学思路,把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作为高师声乐教学的目标与方向,融知识性与技能性为一体,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社会实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7.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教育思想观念、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对高师音乐教师教育提出了新课题。高师声乐教学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优化组合,采取个别课、声乐小组课、声乐集体课、集体课与个别课相结合、声乐艺术实践课等多元化教学模式,使各教学模式扬长避短,从而提高声乐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师音乐专业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声乐课教学模式改革逐渐成为声乐教学改革的重点。传统教学中一对一的授课方式已不能满足当前声乐教学的需要。声乐教学正在由小课向集体课教学模式转变。当前,高师声乐课程改革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如何提高和保障声乐集体课的教学质量。本文将尽可能地全面归纳高师声乐集体课涵盖的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声乐集体课中多种教学方法的使用,研究制定统一的声乐集体课教学内容,使声乐集体课教学科学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9.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中有一门专业基础课为声乐,所以声乐教学方法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师资力量不能实现特定的一对一教学,故而集体教学应情而生。根据高师音乐集体课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模式要求以及其教学内容的充实,教学方法也逐渐趋于多样化和灵活性,在集体教学这个模式下也很多样式。笔者结合教学经验探讨如何实现高师声乐教育集体课的优化。  相似文献   

10.
灵活多样的高师声乐课教学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师声乐教学是以提高学生演唱和作为一名未来教师的声乐教学能力的培养为目标的.是高师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适应高速发展的音乐教育,满足社会对声乐人才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在传统的教学方法基础上不断刨新探索,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用共性特点明显的集体课、演唱特点和程度相近的分组课、展示演唱水平和教学能力的实践课、发挥个性能力的"一对一"小课,采丰富高师的声乐教学.  相似文献   

11.
一直以来,声乐课在高师音乐教育中都有很重要的地位,是对学生今后教育工作岗位上能力有效塑造的学科.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以及对音乐水平要求的提高,高师声乐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传统的一对一教学模式已经不能与时俱进,个别课、小组课和集体课的出现,将会推进一个新的教学时代.在声乐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已成为时下声乐教学的新潮流.多媒体教学对学生音乐感觉和其它能力有较好的培养,其直观性的特点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声乐.本文就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高师声乐集体课的课程改革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声乐教学在高职音乐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高职(含高师)声乐教学上并不适合沿用专业音乐院校的模式,高职音乐教学须要进行改革。高师声乐课的改革要从转变教育思想入手,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采取小组课与集体课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加强听赏训练,增加中学生音乐教材分析课程等具体措施来实施。  相似文献   

13.
肖海珠 《文教资料》2011,(17):213-215
随着高师音乐学专业声乐学科教学的不断改革,目前已形成了由声乐个别课、小组课、集体课三位为一体的声乐学科新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声乐个别课教学依然存在着误区和滞后,主要表现在对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不够,通过改革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试评价等途径,来加强对学生的意识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才能使高师声乐学科更好地为基础音乐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我国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已成为教育教学改革重点的形势出发,指出传统声乐教育存在的局限性,概述了微课、教学微视频的内涵及其在在声乐课堂中创新应用的模式,从而说明运用微课、教学微视频等现代教育技术融入到声乐专业课的教学中,是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目标的最好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生活中出现许多"微"事物,从最初的微博、微信、微小说,到后来的微商、微视频,"微"事物总能在现实生活中展现出他独特的功能,深刻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而对于教育事业而言,"微课"同样成为教育中新的授课方式,"微课"是将教师教育的重点内容通过微视频展示给学生。而在本文当中,将详细的阐述"微课"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制作和运用,以作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扩大招生,学生专业素质的差距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仍沿用传统单一的“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就存在着很大的弊端。高师声乐课应采用声乐个别课、声乐小组课、声乐集体课相结合的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且采用多样化形式相结合的声乐教学形式是有一定的哲学依据的。  相似文献   

17.
浅议高师声乐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慧 《安康学院学报》2009,21(4):117-118
当前,我国高师声乐教学仍较为普遍的沿袭着"一对一"的个体面授指导型模式.这种模式虽为我国培养了大批声乐教育人才,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高师声乐教育的发展.因此,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形成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声乐教学质量,促进声乐教育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高师教育属于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职前教育阶段.高师教育存在培养的部分学生不符合中小学音乐教学的需要的情况,高师声乐教学存在过于强调专业化、知识片面、教学手段相对单一等问题.目前高师的声乐教育与中小学音乐教育存在脱节现象.本文从高师声乐教学模式、声乐发声技巧、声乐知识结构、声乐教学手段、声乐实践能力等方面提出教学改革思路,提高高师声乐教学的整体水平,促进学生就业,将高师声乐教学与中小学音乐教学进行"零距离"对接.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信息化步伐的加快,信息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世界的一切,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信息技术的使用,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渗入基础教育当中,信息化学习将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微课"便是教育事业在信息化时代下的产物。如今,微课已经进入学校、进入课堂,成为课堂教学的一个补充,使现有的教育教学模式已然发生了改变。本文试从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微课运用的案例中,进一步探析了如何利用微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20.
转型期的民族声乐要实现平稳过渡和顺利发展,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民族声乐的概念及方法进行正确的传播和引导,其中高师声乐教育更是重中之重,它直接担负着民族声乐教学的普及工作.高师声乐教学要顺应转型期民族声乐发展的方向,笔者认为应该做好如下几项工作:明确当代民族声乐的声音形象;消除民族美声泾渭分明的传统观念;将"流行唱法"纳入高师声乐教学内容;建立适合高师教学目标的声乐曲库,从而使民族声乐之花在科学的基础上百花齐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