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清及民国初所修的安徽方志中,记载了一些民间演剧的具体事象及活动详情。这对研究中国民间演剧史以及江淮区域民间戏剧文化的形态特点,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本文选出部分来加以考释;并谈谈我对它们的初步认识。一、旧时安徽民间演剧活动时序、事象从史料记载看,旧时安徽民间演剧已有一定的规律性。一年之中,特定的民间节日或民间宗教仪式以及二十四节气中的部分时日,往往都有与民俗典仪结合一体的大众化的演剧活动。我们将这种演剧活动按时序或俗信事象出现的先后列为下表,以企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2.
东汉延熹五年(162)白水仓颉庙建立,标志着仓颉崇拜得到官方正式认可。在全国现存纪念仓颉的16处庙宇中,白水仓颉庙是目前所知建立最早且唯一有戏台的庙宇。东西戏台位于庙三门两侧,是一对并台式戏楼。当地人将其形成缘由归结附会于仓颉"四目"之独异样貌,根本原因在于明清以降伴随庙会日益盛大而来的戏曲演出繁盛。在神人同乐观念驱使下,每年定期赛社逐渐形成了谷雨祭祀演剧以及独特的对台戏演出习俗,这再次证明民间信仰是民间祭祀演剧肥沃的土壤。  相似文献   

3.
清代及民国初年纂修的闽台方志中,记载了一些八闽之地及台岛民间演剧的情况,对研究中国民间戏剧文化以及闽台地区民间宗教与演剧活动的关系,具有参考意义。本文选出部分材料,并从两个方面加以考释。  相似文献   

4.
白字戏是在乡社祭祀赛会环境中生长的地方戏曲,从其诞生之日起一直到今天,祭祀演剧始终是其最主要的演出方式,而白字戏受众群的主体也始终是乡社文盲与半文盲的中下阶层。这两个方面对白字戏的传统剧目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使其呈现出鲜明的祭祀仪式特征。其祭祀仪式性具体体现在祭祀主题、祭祀结构程式以及讲究吉祥的表现形式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福建"作场戏"又称"阔公戏",乃是向地方神张大阔公祈福祝保的宗族祭祀演剧,目前仅存大田县文江乡朱坂村"丰场"与永安市槐南镇槐南村"人场"仍搬演。作场戏演出时,阔公与田公各司所职,各显神通。阔公神舆及香炉坐镇后棚,作为乡里宗族祭祀仪典中受享香火的主神;而子弟以"肉身"妆扮变身为田都元帅,在祭祀仪典中作为神灵化身"尸",甚或再手捧田公神像,或是与郑二连袂,以"双重"灵威坐镇前棚为场主,发挥戏神的职能神通。而作场戏以"祈丰保民/禳灾祈福"为戏出核心主旨,组合串连为"杂剧群"戏出结构,展示宗教科仪、歌舞、科诨与武术杂技等多元演剧型态,呈现兼融神圣祭仪与世俗娱乐的演剧特点。  相似文献   

6.
雁北历史悠久,戏曲碑刻内容丰富,涉及了剧场修建、祭祀演剧、活动组织等多个方面,颇具地方特色,是了解和研究雁北古代剧场与戏曲发展状况的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7.
广州历史悠久,戏曲碑刻内容丰富,涉及祭祀歌舞演剧、戏场、演剧组织、社会评论、粤剧戏神华光等多个方面的问题,颇具地方特色,是戏曲研究的珍贵史料。  相似文献   

8.
王馗 《文化遗产》2008,(1):18-26
本文将《窦娥冤》放在孝妇系列故事中,认为:1、祈雨观念是以《窦娥冤》为代表的孝妇故事得以成型的基础;2、清代《东海记》的搬演体现了东海孝妇祭祀仪式的雩祭功能;3、《窦娥冤》是宋明时代孝妇故事的戏剧化呈现,并且以一以贯之的祭祀功能,展现了古代祭祀演剧的特点;4、《窦娥冤》的祭祀功能随着时代发展也有所变更,并体现出较有规律性的戏剧衍生法则。  相似文献   

9.
杨军  杨华林 《出版科学》2016,24(5):111-115
明代嘉靖、万历时期江南地区民间书坊蓬勃兴盛,其主要表现有三:一是书坊众多、刻书种类繁多,数量庞大;二是书坊出现的时间相对集中;三是江南地区替代福建建阳成为坊刻重心。民间书坊兴盛折射出士商关系的变化、商人社会地位提高,加快了明代图书出版从初期单纯赞辅政治的单一教化功能向中后期注重民众实用、休闲娱乐功能多元化的转变,为传播明代通俗文化、启蒙思想提供了平台。民间书坊及其出版活动成为影响明代社会文化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之一。  相似文献   

10.
南戏《张协状元》中两次出现"梧桐角",宋诗中多次出现"梧桐角"及"乌盐角"。梧桐角、乌盐角是宋元时期在浙东民间流行的土制乐器,截取梧桐树、盐肤木的树皮卷制而成。梧桐角、乌盐角具有浓郁的乡土风味,展示的是江南风情、田园乐事、高士情怀,具有春归、祭祀、乡情等多重情感内涵。  相似文献   

11.
"元刊杂剧三十种"①题目标有"古杭新刊"、"大都新编"等词,表明它是以赢利为目的的商业读物,刊刻于杭州。这些剧本系正末、正旦用的演出本。从马致远杂剧中出现吴文正(1249-1333)谥号等情况,可知其刊行于元末,而且在传演中受到不断的改动,某些版本有覆刻、补刻的痕迹,其刷印已迟至明初。据版式行款,可知是由四个左右书坊的刊本汇集而成。这些版本大多留有祭祀演剧的痕迹,并且多有帝王或类帝王角色出场,因明代不允许"驾头杂剧"演出,这些便在明代传本中被删削,或是不再演出而无明刊本存世。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中有许多的民间信俗、祭祀等礼俗活动,有的诸如妈祖和城隍信俗、祭祀等活动被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列为民俗类非遗代表性项目予以保护,但这些民间礼俗活动不仅是单纯的民俗类非遗项目,也是传统音乐类、传统舞蹈类、传统戏剧类,以及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等众多非遗项目的综合载体,尤其是妈祖和城隍信俗、祭祀活动,保存着大量的国家礼制传统,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由于种种原因,有关部门和人群对"整体性"保护的理念认识不足,在恢复民间礼俗和认定非遗代表性项目、补贴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等非遗保护工作中,出现了仪式不合乎礼制、职能部门缺乏协调、传承人群鲜有年轻人,以及对民间礼俗涉及的非遗项目历史背景、文化知识梳理欠缺等诸多问题,特别是在妈祖与城隍信俗保护中尤为明显。所以,需要树立"整体性"理念下的妈祖与城隍信俗保护理念,将民间礼俗纳入到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中,整合资源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促进文化生态保护区全面的科学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明代是中国出版史也是中原出版史上的繁荣时期。除了官府出版、藩府出版取得了较大发展外,民间出版也达到了新的水平;明代中原民间出版的主体是私家刻书,书坊刻书和寺院刻书也有开拓;中原民间出版对于中原文献的传承、中原文化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明清时期,福建各地民俗活动频繁,城乡演剧之兴盛,已成为民众文化生活之大事。故福建地方文献中就有了戏曲活动的记载,戏曲碑刻即其重要组成部分,内容涉及戏班、戏神、演剧、罚戏、习俗等,折射出民间演剧之缩影。碑刻是我国古代的重要记事方式,福建各地宫庙林立,庙多立碑石记述其历史、祀神或重建修缮事宜,随着戏曲的形成与发展,碑刻与戏曲结下了不解之缘。戏曲碑刻是记录戏曲信息的载体,属于戏曲文物型文献,其碑文少则十几字,多则数百字,甚至达千余言。福建传世的戏曲碑刻多见于明清,包括庙碑、护林碑、墓碑等,其中  相似文献   

15.
黄爱华 《文化遗产》2010,(2):95-104
明清乡村演剧,多实行定额戏资制度,乡民常常以人丁或财产数目为依据,按丁口或按财产支出固定数额资金,共同举办演剧。定额戏资体制具有组织严密、操作规范、保障有力等特点,乃民间演剧保持稳定的重要戏资体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宋俊华  黄纯 《文化遗产》2013,(4):58-67,158
民国时期,广州市政建设对城市演剧产生了重要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城市演剧空间从纯商业性的戏院转变为商业性、专业性和公共性兼备的城市文化空间;其二,城市演剧淡化了传统的历史、情爱、神仙等题材的剧目,大大突出了现实、政治题材的剧目;其三,城市演剧改变了传统演剧格局,形成了以商业演出为主、多种形式并存的新格局;其四,城市演剧改变了传统的演出形态、传承方式和文化生态,形成了新的演剧业态。民国时期广州的市政建设,改变了广州演剧的原有业态和历史进程,开启了近代政府干预演剧活动的先例。  相似文献   

17.
王美翔 《兰台世界》2017,(19):89-92
东岳庙依山而建,坐西南向东北,中轴建筑基本对称,由五重殿组成,呈四进院落布局,形成一个封闭的观演区域。戏楼戏台前沿有照面枋,为上下两层雕花板组成,其上雕饰的戏曲故事,多为川剧、京剧剧目,其内容均取材于三国历史典故。演剧活动方面主要以祭祀戏、民俗戏和庙会戏三类为主,其中"庙会戏"尤以"东岳会"为盛。  相似文献   

18.
张文恒 《文化遗产》2016,(2):95-104
在故事层面,明戏曲《绣襦记》经历了从唐至明近700年的民间积累与文人创造。它有似于《琵琶记》的体大辞美,却没有像高明那样对原主题做巨大地改造,近于"荆刘拜杀"的生气勃发,却又比它们显得精于铺垫、文理细密。该剧民间色彩与文人创造俗雅并陈,表现出多重的面貌。"戏文"、"南戏"与"传奇"三个概念,"戏文"可指宋戏文,但更多与早期"南戏"(南曲戏文)意思一致。明嘉靖后文人大量参与戏曲创作,"南戏"改称"传奇",以别其俚俗。从《绣襦记》剧本形态的多面性可以看出:涵盖了文本、音律与旨趣三个维度的剧本体制,是"戏文"到"南戏",再到"传奇"演进的内在动力。从民间创造,到文人模拟,再到文人独创,三者在本质上并无截然的区分。  相似文献   

19.
明代户绝继承的法律较前代有继承也有发展,尤其是财产继承,体现出司法规定的原则性和民间应用的灵活性的统一。本文在简析明代户绝司法规定的同时,主要阐述了司法在民间的灵活运用,并总结出了通行的规则。  相似文献   

20.
蝗灾与戏剧     
蝗灾是古代常见自然灾害。古人应对蝗灾除了人工扑杀,禳蝗演剧是主要方式之一,禳蝗演剧不仅丰富和发展了清代地方戏,而且为清中期的民间戏曲演出提供庇护,使得地方戏曲得以度过严苛的禁戏阶段,而且推动民间戏曲走向成熟,为晚清戏曲繁荣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