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复杂性视野下的教育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洪明 《教育科学》2006,22(4):12-16
教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系统。复杂性科学研究的进展为研究教育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视角。教育复杂性研究应是以复杂性思想为指导,运用复杂性科学的原理和方法进行的教育研究。复杂视野下的教育研究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教育系统的复杂性,进而分析和归纳出有效的对策和方法,指导教育决策和进行各项具体的教育实践活动,进而尝试提出改造教育学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复杂性视域里的教育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现代科学研究的发展表明 ,“还原论”、“决定论”的“简单性”研究方式已不再能有效地描述、说明宇宙、生命的过程 ;而强调非线性耦合作用、内随机性的“2 1世纪的科学”——“复杂性科学”,则提供了研究、思考问题的更好的可能方式。“复杂性”对教育研究的影响是深刻的、根本性的。它提示我们 :祈向整体性的教育思维 ,更多地关注教育事件 ,注重模糊的教育评价和共生的教育学研究  相似文献   

3.
刘铁芳 《教育研究》2012,(1):46-52,68
教育必须充分尊重个体生命成长的复杂性,人的生命发展的复杂性总在我们所能设计的教育形态之上,现代教育必须小心地恪守自己的本分,恪守自己对个体生命发展理性设计的限度,给个体自我成长提供必要的空间,避免教育的过度。早期教育的诗性特征奠定个体经验世界的原型。返回生活世界教育学,即回到本原性的教育学,保持理智化教育学之于生活世界的生动张力,保持生活世界对儿童生命发展的全面孕育,扩展个体生命发展的可能性,避免理智化教育的自负以及单一教育模式形塑出来的千人一面,回复个体生命发展的自由与人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4.
当代中国教育学内涵着并需要不断丰富、发展和呈现其生命性,在直面复杂的中国社会转型和教育变革实践中,以理论的建构“全息”丰富的世界,以理论的发展提升教育学的复杂性,使当代中国教育学的建设与“我”的、“我和你”的生命相互交融,使理论更新与实践变革相互滋养。这具体体现为从“教育学”到“我的教育学”、从“教育学”到“我和你的教育学”以及从“教育学”到“我和你共同热爱、创生、享用的教育学”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教育学独立性不强,形成对其他学科严重依赖性的重要原因是教育学始终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核心问题、核心概念等稳定范式。教育学在中外教育史上就没有成为过独立性的学科。教育学独立性不强既有国内的环境因素与历史因素,但更主要的是教育自身的因素。由于教育学研究对象作为事实层面所特有的综合性、整体性、终身性以及经验与实践的个性特征和作为价值层面的多元性,共同构成了教育特有的复杂性,教育学先天比其他学科更易受政治、经济及社会文化的制约,教育学在社会功效上难以实现社会的需要,这些都使教育学难以建构自己独立而严谨的学科。  相似文献   

6.
系统科学、非线性科学(或称复杂性科学)的发展,为优化教育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和手段。本文以系统科学、非线性科学或者复杂性科学为基础,阐释了复杂性科学的定义,分析了教育的复杂性以及技术的复杂性,指出了教育技术学的发展需要复杂性科学的支持,研究了在电化开放教育中复杂性科学对教育技术学研究的方法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教育生态系统复杂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复杂科学是20世纪80年代产生的研究复杂系统的综合科学,教育生态系统是一种复杂系统,从复杂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对教育生态系统的复杂性给以研究成为一种必然.本文从复杂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对教育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从其组成、结构、功能、演替的复杂性,及其系统的复杂特性给以较全面的分析,并初步阐述了复杂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在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实际运用,并对当前的教育及教育生态研究从复杂科学的视角给以新的启发和指导.  相似文献   

8.
复杂性研究已经从自然科学转向社会科学领域,教育理论研究也受到它的影响,复杂性思维方式视野中的教育本体论研究转向生活世界,教育本体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教育对象的复杂性、个体学习的自组织性、信息的复杂性、价值参与的复杂性、层次及其相互作用的复杂性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有关系统科学、非线性科学或称复杂性科学相关文献为基础,通过对教育复杂性和技术复杂性的简要分析,结合学科各个实践领域系统剖析了教育技术与教育技术学的复杂性,最后分析了复杂性科学对教育技术学研究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0.
哲学以其专有的方式把握教育问题。哲学把握教育问题的方式从理性逻辑到复杂性思维,产生了思辨演绎的传统教育学、经验主义教育学、实验教育学、现象学教育学、解释学教育学、分析教育哲学、批判教育学以及复杂性教育学等八种方式。哲学对教育问题的把握方式直接影响着我国教学理论的发展,形成了特有的教学哲学,对我国教育教学理论学科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影响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理念、策略、思路和方法。哲学认识方式走向多重范式的融合互补,迎合了新时代"五育"融合教育发展的趋势,成为教育研究重要的方法论指引。  相似文献   

11.
校本研修体系构建的复杂性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复杂性视角提出了校本研修体系是一个复杂体系,并对校本研修体系的构建提出新的构想.  相似文献   

12.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s extend Phelps & Hase's (2002) explorations of the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connections of complexity theory and action research by emphasizing complexity science as the study of learning systems. By emphasizing the importance of ‘complexity thinking’, an argument is made for conceptualizing action research as a ‘pragmatics of transformation’ that explicitly aims to bring together the self-interests of autonomous agents into grander collective possibilities. In addition, the authors offer pragmatic advice that is relevant for the ‘educational’ and ‘learning’ aspects of educational action research by describing a number of conditions that need to be in place in order for complex learning systems to develop and thrive.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走向复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研究通常有两种研究范式,分别称之为实证范式和理解范式。从存在哲学认识论角度看,两种范式的认识逻辑分别是"是"—"是者"与"在"—"在者"。然而,它们在"语言界限"和"逻辑界限"上都表现出了颠倒与混乱,其主要原因在于教育活动的复杂性。复杂事物只有通过复杂性理论进行研究。运用复杂性理论对教育进行再认识可以发现,这两种范式在研究中都存在着难以承受之力。鉴于当下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存在不足以及教育活动自身的复杂性,教育研究应遵从复杂性研究,做到把教育的价值研究与事实研究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4.
复杂性理论改变了人们原有简单、线性思考问题的方式,将事物间的关系与内部的本质呈现了出来。教育技术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迫切需要复杂性理论提供理论支持与方法支撑。通过梳理国内现有研究文献,对教育技术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五大领域中复杂性理论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与评述,发现在教育技术各个领域中都有复杂性理论的研究。在设计领域,复杂性适应系统、混沌理论以及复杂性思维被应用于教学设计中;在开发、利用与管理领域,研究大多基于复杂网络视角进行的研究;在评价领域,综合模糊评价法的应用较广。在分析复杂性理论在教育技术学中的现有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复杂性系统科学与教育技术新的研究关系,以促进复杂性理论在教育技术领域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premised on the observation that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there is an increasing use of terminology and concepts related to the field of complexity and the study of complex physical, biological, and social systems. As we are at an early stage in this cross-fertilization of complex systems ideas and methods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this article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key complex systems conceptual perspectives and research methods in conjunction with a discussion of why educational researchers should consider their use. It is hoped that this overview of complex systems concepts and nomenclature used to describe research that views education as a complex system will help promote a broader awareness and acceptance of this work in the educational research community.  相似文献   

16.
复杂科学的兴起和发展,为我们认识和理解当前的学校及其变革过程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当前,整体性的学校变革已经逐渐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一个趋势,为此,迫切需要冲破对于学校变革简单性认识的束缚,用复杂性思维去分析学校及其变革过程的复杂性,从而为进一步推进学校的深度变革奠定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教育研究范式:从二元对立到多元整合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20世纪的教育研究主要是科学和人文两大范式的争论,20世纪后期出现并可能成为21世纪主导的复杂科学,将改变教育研究范式的这种二元对立,走向多元整合的复杂性研究范式,实现教育研究方法论的根本性转换。  相似文献   

18.
复杂性范式之于高等教育政策执行研究,不仅打破了传统的简单性思维方式,而且为分析高等教育政策执行复杂性问题提供了一个以复杂性思维处理复杂性问题的方向。把复杂性理论引入到高等教育政策执行研究中,对高等教育政策执行研究的科学范式进行变革,消除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隔阂,把握高等教育政策执行研究的科学的方法论,这将有利于我们对高等教育政策执行进行深层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article we articulate a view of mentoring that extends into interactive and relational forms, fostering a redefinition of traditional roles and practices within mentor‐protégé model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a senior administrator and two assistant professors, we revisit the mentoring spaces and relations within which we were engaged while working in an approach to arts‐based educational research known as a/r/tography during dissertation research projects. From our interconnected experiences, we propose a framing of the intersections between a/r/tographic research and mentorship informed by complexity thinking. We analyzed our work together while deconstructing the ways in which we have supported and unsettled each other. Through narrative inquiry we share reflections from dissertation research experiences, while also describing patterns of an emerging pedagogy of mentoring within higher education that we term complexity thinking mentorship. Borrowing from complexity theory, this conception of mentorship attends to the specific conditions of redundancy, decentralized control and diversity as being facilitative of evolving change and insight within graduate student research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20.
复杂过程系统具有初始条件敏感、过程开放、目标多元三个基本特性。教育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系统,因为它实际上正是一个初始条件敏感,与环境有物质、能量与信息交流的,目标多元的开放系统。初始条件的多样与变异是构成教育过程复杂性的基本条件,过程中不确定变量的扰动导致教育过程的不断震荡,目标的多元与游离牵引着教育过程走向难以预测。这三者构成了教育过程的复杂性。教育过程的复杂性导致技术难以对教育过程给予预设的控制,也很难通过精确分析来设计和开发解决教育问题的通用方案,因而制约着技术化方式解决教育问题的可能与成效。不能过分夸大技术对教育变革的作用,运用技术变革教育需要依赖对教育过程复杂性的正确认识。教育过程的复杂性应是提出、认识和思考教育问题,制定解决教育问题策略方案的基本依据之一。利用技术为学习者构建个性化学习环境以及柔性教育方案乃是技术变革教育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