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学具操作是学生通过有序的一系列操作,然后对操:作过程中所获得的体验、操作的结果等进行比较与分析、综合与归纳,从中获得新的认识的过程。数学学习需要确定的思考对象,这个对象可能是操作的“结果”,可能是操作过程中某个“环节”,也可能是操作的“前与后的对比”等,也就是说学具操作既包含了数学学习所需要的“内容”,同时也存在教学所不需要的“成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对学具操作的过程进行必要的处理,从操作中提取或预留给学生数学学习所需的“对象”,集中学习时间,提高学具操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科学课的实验多,动手做的小制作多,学具也多,学具的作用也很多。学具使用得当,可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提高课堂效率。但是如果在操作过程中老师的引导不当就会出现学具变“玩具”的现象。那么,科学课的学具使用究竟要注意那些问题呢?一、学具的准备要力求  相似文献   

3.
学具制作与操作一(二)程光第(南昌市西湖区教研室)D作]折折、时的、拼拼;’配自“认识图形”)昆:1.长方形纸3张,正方形纸3张(每张大红是课本前面的一半大)。2.小的刀一把。操作过程:1.享一张长方形的纸,沿虚线对折。比一比,这两条边一样长吗?把纸...  相似文献   

4.
学具操作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在学具操作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一、在学具操作中注重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我根据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的特点,有目的、有意识、有次序地引导学生观察教师的学具操作过程,让学生边观察、边操作,使学生获得正确的感性认识。例如“9+2”这是学生首次接触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为使学生快速、准确地掌握用“凑十法”计算20以内进位加法的方法,在教学中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观察(如图):整体观察:…  相似文献   

5.
李东文 《山东教育》2004,(27):60-60
学具是一种在幼儿主动操作活动中获得知识及相关能力发展的介质。数学操作活动中,学具和材料本身具有暗示性,适宜的学具能够引起幼儿对操作的兴趣,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欲望以及成功的心理体验。在幼儿操作的学具设计与提供上,我们应当注意:1.层次性针对幼儿从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初步抽象逻辑思维三个发展的阶段,我们提供的学具有:完全直观的学具、半直观学具及符号学具,以促进每个幼儿的进步和发展。例如:同样是“练习数数”的操作活动,小班适宜的学具是具体的实物,像珠子、木棒等;中班适宜的学具可以是间接的、具象的,如数一…  相似文献   

6.
一、目的要求:通过教具、学具操作,帮助学生建立“倍”的概念,使倍的概念跟小学生所熟悉的“几个几”联系起来。学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二、教具与学具准备;计数器一件;小圆形,小正方形,小三角形各10个;纸白蝴蝶4只,花蝴蝶3只。三、操作过程及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7.
思维有据,操作为本;操作有程 序,思维才有条理。只有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操作,才能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学生刚上学时,在操作过程中总是将各种学具摆一桌子,需要用的学具总要在桌子找好半天,结果不但没有达到操作的目的,反而浪费了时间,也影响课堂纪律。后来,我训练学生分类放学具,有次序地拿学具,有规律地摆学具,有顺序地收学具。操作前,提前通知学生准备好操作所需的学具,并做好督促检  相似文献   

8.
姜萍 《江西教育》2004,(12):38-38
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发现了学生对自己的学具是情有独钟的:他们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在一起摆弄,而且还摆得津津有味,爱不释手;不仅如此,有时还互相讨论着,显现出特别专注的神情,似乎非得摆出个什么小名堂来不可,“做”数学在这里得到真正的体现。如有教师在教学圆周率“π”时,对于“π”的认识,它虽然是历经许多中外学者探究且已有了公认的结果,但教学并不能满足于让学生简单地记忆“π”在通常情况下的取值是3.14为目的,而应当充分利用学具,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探究、计算,以达到“知其所以然”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学具应用是实验教学的延伸,利用学具开展教育教学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恰当运用部颁《小学学具配备目录》中的学具,使学生动手操作,动口交流,动脑思考,多种感官协同参与,从“玩”、“做”中学,轻松愉快地学习数学知识,实现了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育要着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独立思考、积极进取、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目标。a.恰当使用学具,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心理学家皮亚杰主张,课堂教学要变“坐中学”为“做中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借助学具应用,可培养学生动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学具操作是小学阶段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有意识地加强学具操作,能有效地促使知识内化,发展学生思维。 一、学具操作可真实反映学生的思维过程 学具操作是学生思维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操作过程条理分明、快而不乱,反映出操作者思路清晰、目的明确;而手忙脚乱、错误不断则正暴露出内部思维活动处于混乱状态。可见学具操作能将学生内在的、不易观察到的思维过程外化出来,便于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成了数学课堂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操作离不开学具,学具是帮助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获得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的基本载体。如何选择使用学具材料,让学生有效探究,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数学能力的形成,成了新课程下我们研究的一个方向。本文试图通过自己在“三角形三边关系”这一内容的教学中,对学生所用小棒几次不同的选择和调整.谈谈个人对学具选择的一此想法.  相似文献   

12.
角的认识     
一、目的要求: 通过学具操作,使学生理解角的概念,会画角,会度量角的大小。二、学具准备: 两根厚纸条(把一端钌在一起,如图1),三角板、量角器。三.操作过程及教学建议: (一)建立角的概念。 1.感知“角”。 (1)教师出示纸扇、三角板、五角星等实物,让学生观察感知各种各样的角。 (2)学生拿出学具,指出学具上的角。  相似文献   

13.
推进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素质化,而素质化的课堂教学必须着眼于学生主体性的开发,其中重视学具操作活动,提高学具操作的效能是一项重要措施。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提出:要通过直观教学和实际操作,来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心理学家认为:“如果识记的对象成为活动的对象或活动的结果时,由于学习者积极地参与活动,记忆效果会明显地提高。”生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儿童的智慧集中在手指尖上”。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没有真正理解学具操作对学生数学学习的意义,教学中常常以自己的演示代替学生的亲手…  相似文献   

14.
学具工作是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一部分,是直接为教育教学服务的,做好这项工作对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一、学具工作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关于加强学具管理工作的意见》强调:“学具是供学生按照教育教学要求进行动手加工组装或操作的基本教材器具,分教学和课外活动两类,属教育技术装备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与实验教学中的演示实验、实验仪器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点。李岚清副总理多次说过,要“花大力气开发人的右脑,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而手脑并用是开发右脑的重要手段,动手操作在人的右脑开发中具有不…  相似文献   

15.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然而数学学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因此学具是小学生学习数学不可缺少的工具。然而在目前大多数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都存在学具操作不当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学具的操作往往是为操作而操作,为应用而应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教师缺乏控制,对学生操作学具的方法教师缺乏指导,使学具成了名符其实的摆花架子的装饰品,结果通常是耗时多而收获少。本文中,笔者就小学数学课堂学具操作“四不当”现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不仅要掌握算法,还要理解算理”已成为教师计算课教学的共识,但学具操作帮助学生理解算理的实践有效性还有待增强,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厘清算法算理是什么”“设计合适的导学问题”“聚焦关键动作”几个方面入手,凸显直观操作与抽象算理之间的联结,从而帮助学生掌握算法、理解算理。  相似文献   

17.
直尺、三角板这两种学具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操作工具。在以往的考场上,这些学具主要是用来测量和作图的。在近几年的中考试卷中,这些学具却又呈现出不同的角色,成了一些中考数学试题的问题背景、操作工具、探究载体。学具的融入让“冰冷”的中考题透出一股灵气,勾画出一个个立意新颖、构思巧妙的数学模型。现就近年来中考试题中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以三角板、直尺为背景材料设计的数学问题,结合《平面图形的认识(一)》进行分类评析,与同学们分享。  相似文献   

18.
<正>小学低段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学生的学习要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使所学的新知识不断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在操作过程中,学具的使用起到了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重要作用,其中作为最常见的学具——小棒,几乎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过程,涉及多个学习领域,是较为经典的学具之一。  相似文献   

19.
小学常识实验课中,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提高实验课课堂效率的前提与关键。因为良好的心理状态会引发积极的思维,激发动手的欲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因素,从而实现实验课的最优化。然而由于儿童天性的好奇、自制力差,实验前往往会产生一种迫不及待的心理或行为的“冲动”。本文就此现象进行一个粗浅的剖析,并提出“操作饥饿”的概念,力图对“操作饥饿”的特点、运用等进行一定的分析。1“操作饥饿”的现象剖析所谓操作饥饿正是心理上产生饥饿的一种。它是儿童在实践操作过程中萌发的直接与操作手段、操作工具、操作现象相联系…  相似文献   

20.
学具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是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得到感性认识和感受、体验的重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发挥学具的作用呢?我认为在学生操作学具时,教师要注意对"时""量"的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