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图书馆的基本功能是传播科学知识和传承历史文化。在图书馆建筑的设计思想中,既要着重功能利用、以藏书为主,也要有"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绿色图书馆观念对图书馆建筑的设计理念将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共建图书馆馆舍建筑的"人文关怀"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建筑设计理念引发共建图书馆设计方案的背景、构思.馆舍建筑总体设计.阐述图书馆建筑应"以人为本"方便市民,方便学生,便于管理,彰显地方特色文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综合性、开放性、现代化、多功能的驻马店市一个标志性建筑.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高校图书馆馆长会专稿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推动图书馆事业新发展!!!!许俊达2006.3关于构建高校和谐图书馆的思考!!!!!!!!!!庄华峰2006.3理论研究论图书馆发展中的需求驱动与需求拉动!!!!!!!刘葵波2006.1我国图书馆建设口述历史数据库之探讨!!!!!!!刘晓莉2006.1论高校文献信息资源的整合!!!!!!!!!!!!牛振恒2006.1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契合!!!!!汤亚非2006.2数字图书馆中知识产权的合理利用的探讨!!!!!!耿正萍2006.2高校图书馆在营造校园先进文化方面的作用研究!!王应宽等2006.4中国藏书文化的“韵味”类型与图书馆建筑的…  相似文献   

4.
简析中国近代图书馆的产生和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近代图书馆在古代封建政治、经济、文化的衰落、近代西方图书馆文化理念的输入、维新派公共藏书思想及图书馆实践活动的促使下产生;在近代出版业、近代公共藏书楼的创办和国粹思潮的影响下形成;在新文化运动、新图书馆运动的影响和图书馆法规制定的推动下,由私有垄断文化向阶级专享文化、服务大众文化转变,同时各类型图书馆大规模创建、图书馆数量剧增、业务水平得到提升、图书馆学著述硕果累累、图书馆学教育兴起.  相似文献   

5.
从"第三空间"理念出发,探寻图书馆办馆理念和服务功能的新型转变,论述该理念与图书馆建筑融合的原因。结合具体实例,分别从"空间格局、环境格局、文化格局"方面探讨图书馆建筑创新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6.
成骥 《图书馆》2012,(3):20-23
核心价值观产生于文化。中国图书馆界对图书馆核心价值观的研究成果严重依附于意识形态说明我国图书馆缺少文化的浸润,对图书馆核心价值观的理解随之产生两个偏差。一是混淆文化与文明的概念,将图书馆核心价值观定位在图书馆的功能属性上;二是将西方图书馆核心价值观全盘移植到我国图书馆中,忽视图书馆核心价值观只能根植于本民族文化土壤里。我国拥有自己独特的藏书文化,在这种藏书文化的熏染下,我国古代文人逐渐形成了以人为本,尊重和保护文化瑰宝以及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核心价值观。中国图书馆应完成从"以知识为本位"向"以文化为本位"的回归,用千年藏书文化重塑图书馆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7.
在一个图书馆内,如何充分利用本馆资源(设备与图书资料),使藏书更大程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这涉及藏书的合理布局问题。藏书的合理布局与这个图书馆的性质任务、读者对象、规模、建筑结构以及藏书的类型、  相似文献   

8.
明清以来,在曹学佺、顾炎武、朱筠、曹溶、周永年等人的推动下,中国的藏书理念开始由官私藏书转向公共藏书.嘉庆年间,阮元在公共藏书理念的影响下,于灵隐、焦山创建了两座初具公共图书馆性质的书藏,预示着官私藏书走向公共藏书的实践转向.此后,书藏逐渐从江南地区的寺院扩展到书院,又被方浚颐、梁鼎芬等从江南引入广东,完成了由北向南的地域扩散.直至20世纪末,康有为、李端棻、梁启超等将"开大书藏"作为改良运动的核心内容,形成了以募捐办书藏、以书藏兴学会、以学会促改革的变革步骤,使得书藏一时风靡全国、得以与西方文化相交会,并促成了中国近代新式藏书思想的诞生.可见,书藏制度与文化一直引领着清代以来藏书史内在变革的潮流.以"书藏"的发展、演变为线索,可以清晰地勾勒出一条中国藏书史近代转向的内在理路.  相似文献   

9.
高校图书馆建筑的设计思想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朱永忠  朱敏 《河北科技图苑》2006,19(6):23-26,11
建筑是营造空间的艺术,是文化传承的载体.高校图书馆作为校园文化的标志、人文精神的载体,应追求强烈浓厚的文化韵味、天人合一的环境观念、精美绝伦的艺术造型和人性化的空间艺术,贯彻经济、适用、美观的设计理念,搞好以人为本的无障碍设计,充分应用现代化设备与设施,体现出功能与文化的奇妙交融,成为校园景观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相似文献   

10.
齐鲁大学图书馆由登州文会馆藏书室起家,在接受捐助兴建奥古斯丁新馆后,实现了馆舍建筑的跨越发展;藉由国学研究所沟通哈燕社经费,不仅实现藏书快速增长,而且建成齐鲁历史文化研究馆藏特色;在近代图书馆学界开放理念的指引下,采用十进制分类法,编写检索卡片目录,图书管理规范而又富有人文情怀;后随着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大调整,其藏书最终调整到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图书馆。  相似文献   

11.
晚清书院藏书图书馆化述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晚清时期,随着西学东渐的进程逐渐加快,中国书院的藏书无论在种类上,还是在编目与借阅制度,以及管理制度等方面,都出现了图书馆化的趋势.在书院改为学校之后.书院藏书楼变为相应的图书馆以及藏书为新旧图书馆利用,都是晚清书院藏书图书馆化的必然结果.参考文献23.  相似文献   

12.
从伟大的长城到伟大的图书馆——对当前国际上电子出版物、书本式出版物及图书馆建筑的一些看法利奥·福赫德ABSTRACTIFLAGeneralConferencein1996isamostimpressiveachievementthattheorga...  相似文献   

13.
清末民初以来的图书馆在建造发照过程中,竖立过不少碑刻,这些碑刻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另外这些图书馆碑刻还具有补史之阙、正史之谬的重要作用。近代图书馆与以往的藏书楼有很大的不同,在民国碑刻中主要表现为藏书思想、藏书种类、受益对象的转变,其中一些碑刻还详细记载了图书馆经费的来源,这些对历史学、图书馆学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王放虎 《当代图书馆》2007,(2):45-46,12
本文针对职业技术院校合并后文献数量增加、类型复杂,馆舍分散等特点。分析了合并给图书馆带来的影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合并所带来的影响及问题,对如何搞好图书馆工作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5.
16.
公共图书馆为家庭藏书建立管理平台系统,实现对家庭藏书电脑化、网络化的管理,将家庭藏书信息集中管理起来,有利于公共图书馆了解家庭藏书的情况,使地方文献书目数据得到健全和补充,也使家庭藏书得到流通,提高了藏书利用率,同时藏书者之间得到了交流与沟通,更好地营造了全民读书的氛围。  相似文献   

17.
独立学院图书馆是从母体高校图书馆中诞生并依托母体图书馆成长起来的.在其彻底独立之前,与母体馆之间有着多方面的联系,尤其是文献资源建设方面.文章从馆藏数量、业务环节等方面揭示了独立馆和母体馆在资源建设中的关系,并指出独立馆在图书订购、验收、编目及馆藏布局方面对母体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文献借阅量是衡量图书馆馆藏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同时也可以反映出图书馆典藏流通管理水平。馆藏文献借阅的量化指标不仅可以客观反映馆藏的利用现状,检验三线典藏制馆藏文献布局模式的效果,而且有利于分析读者的需求,改进典藏流通管理的水平,提高馆藏文献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9.
特藏资源是每个图书馆区别于其他图书馆并能独立存在的基础。虚拟书可以相对简单、直观而真实地在线展示图书馆的特藏资源,是对传统文件浏览方式的有效补充。为了让读者能够在线欣赏图书馆的特藏资源,北京大学图书馆借助MegaZine 3设计开发虚拟书平台。通过测试,证实MegaZine 3是特藏资源在线展示的一个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20.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藏书建设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李锦兰 《图书馆论坛》2001,21(4):53-54,107
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应从藏书规划,电子文献的入藏,虚拟馆藏,特色馆藏的建设等方面加强藏书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