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音乐新课程确立了以生为本,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注重音乐实践的理念。基于此,我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听、唱、奏、画、舞、创编等音乐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大胆进行音乐创造,让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欣赏这一教学领域被视为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学生通过聆听、感知音乐从而表现音乐、理解音乐,对于拓展学生的视野、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情操、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审美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的城镇和农村学校在教学条件上有着较大的差距,为了提高音乐欣赏教学的质量,我大胆尝试着改进农村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方法,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以  相似文献   

3.
李翠琴 《学周刊C版》2014,(9):192-192
很多高中音乐作品是艺术与情感的结合体,包含着作曲者丰富的经历、情感和联想。如何让我们的学生深刻体验到音乐的魅力所在呢?我认为首先应该是音乐教师在教学上敢于创新,大胆探索和努力,争取通过新颖的、有趣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感受音乐之美。我尝试把音乐和舞蹈教学相结合,让学生能够在舞蹈的律动中感受音乐,在音乐中体验舞蹈的美。  相似文献   

4.
笔者是处在音乐教育第一线的初中音乐教师,在我的教学生涯中遇到过不少喜欢音乐却对音乐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那么怎样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呢?我在自己的教学中进行了大胆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很多高中音乐作品是艺术与情感的结合体,包含着作曲者丰富的经历、情感和联想。如何让我们的学生深刻体验到音乐的魅力所在呢?我认为首先应该是音乐教师在教学上敢于创新,大胆探索和努力,争取通过新颖的、有趣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感受音乐之美。我尝试把音乐和舞蹈教学相结合,让学生能够在舞蹈的律动中感受音乐,在音乐中体验舞蹈的美。  相似文献   

6.
王小燕 《广西教育》2013,(13):86-86
音乐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中指出:"要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魅力吸引学生。"据此,我在音乐教学中大胆做出了一些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建立独特的课堂常规,让学生在轻松氛围中享受音乐的魅力音乐是一门艺术,音乐课的课堂气氛应该充满艺术之趣。为了体现音乐艺术的特点和音乐课独特的教学形式,我一开始就着手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常规。例如,上课前放一段音乐,让学生听  相似文献   

7.
音乐教育应注重人的发展。有效的音乐教学能引起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培养学生良好的聆听能力,激发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本文从培养学生仔细地"听",激发学生大胆地"说"、引导学生有感情地"唱"、鼓励学生积极地"演"、启发学生大胆地"玩"等几个方面阐述了音乐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正新课标实施以后,陈旧的教学方法不适用了,以前的音乐课上,大多都是教师教、学生学,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更谈不上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才能了。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在课堂上做了一些探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做法。一、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让学生进入音乐的神奇世界音乐是一门感染人的艺术,任何人只要走进音乐的世界,无不为它的神奇魅力倾倒。小学生在音乐课堂之所以不能主动  相似文献   

9.
姚丽丽 《小学生》2013,(12):99-99
音乐学科是一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学科,在教学中,教师如何运用各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生动有趣的唱游、律动、自编舞蹈、歌表演等,创没出各种愉快的、生动的教学情景,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进行创作尝试,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创造力,这就需要我们教师鼓励他们大胆探究,大胆创新。要允许学生根据教学任务有独立的创作和实践,让每个学生的思维都不受限制,对学生每一个思维的闪光点都应给予充分鼓励。我在教学中主要从三方面对学生进行音乐创造能力的培养:一、唱游教学中创造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名一线的音乐教师,我经常为学生不认真上课而头痛,也为学生对音乐的不屑而伤感,更伤脑筋的是一些学生连起码的课堂纪律都不能遵守。一次偶然的谈话中,我发现其实学生很有想法,于是我就在课堂抽了一些时间让他们畅所欲言,用日记的形式把心里话大胆地说出来。而当我看  相似文献   

11.
音乐欣赏教学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采取新颖独特的教学手段和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带领学生在聆听、感受音乐的过程中,充分地体会、理解音乐所表现出来的丰富情感,并从中得到美的享受,进而通过学生大胆的表现和创造音乐,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终达到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12.
赵秀芬 《广东教育》2002,(11):39-39
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指出:考的方式要灵活多样,应有利于增学生学习音乐的信心,提高他们习的积极性。可是当前有些学校音乐考核,只让学生机械地背唱首歌曲,这样的考核方式显得呆、被动,难于达到大纲所提出的求。在这方面,我作了大胆的尝,灵活地设计考核的形式和方,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受考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轻松导入考核前,教师态度过于随意或于严肃都会导致学生的散漫或紧,不利于学生表现能力的正常发。轻松的导入可以让学生保持一愉快、舒畅的心情进入考核的课。为此,我像平时一样笑容可掬走进课室,采用了对话…  相似文献   

13.
音乐欣赏教学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采取新颖独特的教学手段和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带领学生在聆听、感受音乐的过程中,充分地体会、理解音乐所表现出来的丰富情感,并从中得到美的享受,进而通过学生大胆的表现和创造音乐,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终达到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14.
本人是一个音乐爱好者,在师范学校学习期间,接受了较系统的音乐教育,也接触了大量的民族歌曲与流行歌曲。在教学闲暇之时,我常想:如果能将音乐与语文联系起来,让乐感去激发学生的语感,那该有多好啊!于是,在备课时,我就想用一些乐曲或歌曲启引课题,激发学生的感情,并大胆在教学中进行尝试。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音乐是可以引入语文课堂的,它对语文教学有着多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苏式课堂提出了"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可以概括为不教之教,其核心是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它的目的是引发学生的自我学习,调动孩子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音乐活动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了幼儿的认知兴趣和主动发展的要求。因此,我们将苏式课堂的理解渗透在我园的音乐教学中,从而使幼儿更喜欢音乐,更自主地参与音乐活动,激发幼儿的自主精神,提高幼儿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新课改实施近一学期。在这一学期的教学实践中,本人感触最深的就是学会了换位思考,学会了用孩子们的眼光来审视自己的教学方式与行为,在音乐教学中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大胆创新。例如,在歌曲教学中,以往都是让学生先学歌谱,再学歌词,而现在,我却让学生在完整感受乐曲中先学歌词,然后再来学歌谱。又如,在一年级的音乐课堂教学中,本人力求从培养学生的兴  相似文献   

17.
音乐校本课程是对传统音乐课程的补充,具有本校特色,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竹笛作为民族音乐的重要演奏乐器,对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笛悟乐,引导学生走近民族音乐,培养民族情怀;以笛代声,分解难点,提升学生的音乐演唱能力;以笛为媒介,鼓励学生大胆创编,开发音乐创作能力。  相似文献   

18.
王华英 《海外英语》2011,(14):118-119
当前教育呼唤创新,张扬个性。教师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革旧创新,大胆尝试,努力为学生构建一个和谐的课堂,创设学生思维活动的情境,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笔者根据《新课程标准》,结合当前的教学理念以及十几年的教学经验,在让音乐走进初中英语课堂方面作了大胆的尝试:让音乐式教学燃烧学生的课堂激情,让音乐欣赏服务于学生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9.
陶涛 《江苏教育》2007,(18):56-56
学生在学习音乐时,要对音乐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动,这样才能投入到美妙奇异的音乐大世界中去。正如美国教育家苏娜丹戴克所说:“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我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许多有趣的音乐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激发学生创新的潜能,在活动中拓展他们探究问题、探寻知识的空间,让他们大胆想象,自由创造。  相似文献   

20.
傅玮 《新教师》2022,(1):62-63
新时代的音乐教学必须与时俱进:一是"基于教材而不局限于教材",不照本宣科,敢于对教材做一些必要的取舍、补充;二是在教学方法上,敢于把学生推到主体位置上去,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三是要鼓励学生大胆参与音乐实践,进行音乐创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