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术人:高等教育管理的人性基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性假设是高等教育管理的重要出发点.本研究在比较分析管理学中的各种人性假设的基础上,提出了"学术人是高等教育管理人性假设"的观点,并分析了学术人所具有的真理性、公共性、超功利性、自律性、创新性、自由性、学团性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2.
肖建 《高等理科教育》2013,(2):12-16,62
作为第一部阐述大学理想的著作,纽曼从大学是传授普遍知识的定义出发,在强调大学传授自由知识和提供自由教育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学的理想在于具有理性的、良好的社会人的培育。隐藏在纽曼的大学理想背后的是其关于"人是宗教和理性的存在﹑是社会的存在"的人性假设,纽曼大学理想的人性假设对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目的的确定具有重要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3.
人性假设是高等教育研究与发展的理论基础,基于不同假设基础之上的理论对高等教育实践的影响各异。当前高等教育领域“经济人”假设与“学术人”假设的对立,尤其是学术资本主义的兴起,严重影响当前高等教育利益主体的经济人利益要求,“学术人”假设在高等教育现实中遇到了困境。通过加强制度设计,规避体制外经济人自利行为;强化伦理道德建设,规范经济人行为;加强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宏观控制,有效调节经济人的自利行为带来的短视效果等措施,可以有效控制高等教育管理的“经济人”求利风险。  相似文献   

4.
管理归根到底是人的管理和对人的管理,因而对人的本性的认识就构成了管理理论的逻辑基础.当前,高等教育管理正面临着知识经济带来的挑战,面临着改革传统高校管理弊端的迫切需求,面临着高校功能扩展带来的种种不适,这需要人性假设理论的有效支持.笔者分析了高等教育管理中存在的功利化、产业化、政治化等不良现象与问题,并多角度对高等教育管理的本质进行深刻剖析,提出对高等教育管理人性基础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中学教育》2018,(4):5-13
教育学研究的核心是特定的人性假设。各种人性假设尽管被作为学科理论的逻辑前提,其自身由于未得到严格证明,在教育学中容易陷入困境。从证成方式上,人性假设可分为极点式和线段式人性假设。二者均以静态、片面、单向度的思维方式为取向,与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有关,使教育"成人"难以实现。从教育人学的立场出发,基于人的可能性与复杂性特征,从主体、对象、目的、结果与维度等角度,尝试建立一种动态与立体的人性假设。"比较人"是一种确定自我与他者、自我与他我之间相同点和差异点,并做出判断,采取某种行动的人性形象。"比较人"假设的教育意义在于:教育引导人以自信,促使人走向完善,实现人的可能性与复杂性存在。  相似文献   

6.
在教育学人性假设日益丰富的背景下,高等教育管理领域中的人性假设研究也在不断发展,但是,却让我们越来越陷入人性假设讨论的迷雾。在高等教育管理领域中如何将其人性假设从教育学和管理学中剥离,凸显高等教育管理人性假设的特殊性,需要从科学假设的角度出发探究人性假设的本质,进而分析得出高等教育管理人性假设的本质及其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7.
制度建构的主体是人,制度最终所要保障和约束的也是人。因此,任何一种制度的建构都离不开对人的本质的认识。然而,由于对人性认识的有限性以及对人性假设与大学制度建构之间辩证关系研究的不足,使得大学制度的建构与社会发展之间产生断裂,从而导致了大学制度运行中的无序与失效问题的产生。通过对制度建构与人性假设之间的辩证关系为研究的切入点,揭示导致制度无序与失效的深层次根源,为社会转型时期现代大学制度的建构提供路径支持。  相似文献   

8.
人性假设是教育管理思想发展的基本理论之源。教育管理中的人性假设具有以预成性人性观为逻辑基础,以生成性人性观为演绎前提,以人性自由为终极目的的基本特征。教育管理思想的演进与人们对人性认识的深化相伴而生,在西方教育管理发展史上,先后出现了"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和"复杂人"等人性假设。经由哲学反思可以发现,它们都存在强调片面人性,忽视整体人性;重视预成人性,轻视人性生成;偏重人性"管理",忽略人性"教育"等认识弊端。实现教育管理思想的当代变迁,应首先完成教育管理人性观念从还原论到整体论,从预成论到生成论,从本体论到实践论的范式转型。  相似文献   

9.
正一、心理学的人性观(一)心理学:顾名思义,心理学就是研究人性的科学心理学方面的学者,不同的学派都建立在人性观的基础上,对人的行为和内心都有着相同或者相悖的见解。所以,一般而言,不同心理学派的理论基础都是建立在对"人性"这一关键词的不同理解,它的首要因素就是人性假设以及人性思想。研究心理学要知道心理学的起点与终点是归一的,起点是人,而又归结于人。从人出发的目的就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管理理论与方式的变革,源于大学教育活动者观念的变革,即人作为教育的主体,其在大学管理方式中的主体性作用。在实际生活中,科学与人性之间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无论科学与人性之间的距离有多远,在本质过程中他们仍会回归到人性。"人性假设"理论是对人本质的正确认识,并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上的、以人为主体的教育管理活动。在高等教育管理过程中,教育管理者们希望能够通过寻求一种核心的价值观念,并通过这种核心观念确定教育实践的活动模式。  相似文献   

11.
"人性假设"与高等教育管理理论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回顾历史上曾有过的各种人性假设。探究其与高等教育管理理论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把握理论演化的轨迹具有重大的意义。通过选取历史上几个有代表性的人性假设与高等教育管理理论进行分析,揭示了各种管理理论背后所隐藏的人性基础。  相似文献   

12.
人性假设与高等教育管理理论创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回顾历史上曾有过的各种人性假设,探究其与高等教育管理理论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把握理论演化的轨迹具有重大的意义。选取历史上几个有代表性的人性假设与高等教育管理理论进行分析,可以揭示各种管理理论背后所隐藏的人性基础。  相似文献   

13.
沈嘉祺 《教育探索》2005,2(4):84-87
人性假设与道德教育研究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人性论的任务是阐明、论证道德教育的基础与根源,而道德教育则在此基础上构建与其相对应的方法体系.人性假设是道德教育研究的基础和起点,不同的人性假设会导致不同的研究视角,从而使道德教育研究中的观点发生变化,重点发生转移,道德教育研究的方法发生差异.因此,在道德教育研究中,正确、合理地把握人性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在确立人性问题时,在方法论上应改变原有的二元对立、化简分割的思维方式,以多元、动态、发展、变化的视角研究人,合理把握人性中"实然"与"应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马歆 《教学与管理》2012,(24):35-36
一、人性假设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性人性假设理论作为西方管理学中的一个基本范畴,主要是基于对被管理者的需要和行为动机判定的有关人性的基本观点理论。对人性的基本判定往往隐藏于大多数的管理行为之中。西方管理学中人性假设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从"经济人"到"社会人"再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教育管理理论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不断人性化、整体化、战略化和网络化的过程。无论是“经济人”的物质欲还是“社会人”的归属欲,它们都是高等教育管理理论演变的人性基础。因此,要灵活地有意识地不失时机地运用人性假设理论进行管理,从而引导高等教育管理不断地走向人性化、科学化,推动高等学校民主管理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在管理学的发展长河中,关于人性的讨论从未停歇。其中有代表性的人性假设理论包括"工具人"假设理论、"经济人"假设理论、"社会人"假设理论、"自我实现人"假设理论和"复杂人"假设理论等。本文就此五种人性假设理论及其管理学应用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17.
所谓人性,是指人所特有的,区别于动物的,通过自身活动所获得的各种属性的总和。管理的关键在于对人的管理,要对人进行管理,就要研究人性。人性假设,以对人性的一定看法为基础,在管理理论的构建和方法的设计上有重大意义,是管理的理论基础。不同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思想,有赖于管理者对人性的不同假设。正确把握和运用人性假设,才能充分激发人的创造性,发挥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人力资源的最高价值,从而实现目标。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世界著名教育家杜威对人性具有独到的见解,具体表现在关于人性的不变与可变、"经验人"的人性假设、人性与民主、人性与道德等几个方面.杜威的人性思想对其教育理论具有重要的影响.他的"儿童中心"观、关于经验在教育中的作用、关于民主主义与教育的关系以及道德教育的理论等均建立在其人性思想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9.
《中国职工教育》2014,(16):130-131
管理学研究的激励对象是人,对人性的认识是激励理论建立的逻辑前提和理论基础。继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等人性认识后,复杂人假设成为被广泛认可的人性假设理论。在复杂人性认识基础上,从激励内容相容、被激励者的心理反应过程、被激励者的行为修正或改造等多种视角展开,激励理论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丰硕研究成果,对管理实践具有重要指导和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20.
人是人类的管理活动中,最重要和最关键的因素,对人的管理都是建立在对于现实人性的理解的基础之上。作为西方管理学基础的人性假设在科技和社会发展及管理者对人性的认识基础上经历了由现代人性假设到当代人性假设的演进,并将伴随科技的发展和人性自身的不断完善而向纵深发展,为管理模式的创建提供更多的人性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