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一概"最初是松散的定中短语,容器和内容没有突显与否之分;当其高频连用发生词汇化演变为形容词时,突显的是内容间的"一样,相同","一概"的词汇化和语法化都在唐代发生,词汇化只是为语法化提供了一个过渡,所以词汇化的用法没有在现代汉语中保留;当其进一步发生语法化为总括副词时,突显的是容器的"全部,没有例外"。在"一概"词汇化和语法化的演变过程中,句法、语义和认知三者都在起作用。  相似文献   

2.
一准"最初是松散的定中短语,当其高频连用发生词汇化演变为名词."一准"的词汇化发生在魏晋南北朝,语法化发生在元代,词汇化只是为语法化提供了一个过渡, "一准"进一步发生语法化成为副词.在"一准"词汇化和语法化的演变过程中,语义和认知作为动因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离合词"没戏"是由述宾短语"没有戏"通过结构紧缩、去概念化而最终完成词汇化。在其历史演变过程中,既有词汇化又有语法化,高频使用是必要条件;形成动因与机制有隐喻、结构紧缩、韵律构词、重新分析、语用推理、主观化因素。"没戏"固化为动词后,其述谓功能减弱,主观评述功能凸显,语用上主要表否定拒绝、贬低之义。  相似文献   

4.
离合词"没戏"是由述宾短语"没有戏"通过结构紧缩、去概念化而最终完成词汇化。在其历史演变过程中,既有词汇化又有语法化,高频使用是必要条件;形成动因与机制有隐喻、结构紧缩、韵律构词、重新分析、语用推理、主观化因素。"没戏"固化为动词后,其述谓功能减弱,主观评述功能凸显,语用上主要表否定拒绝、贬低之义。  相似文献   

5.
“一概“最初是松散的定中短语,容器和内容没有突显与否之分;当其高频连用发生词汇化演变为形容词时,突显的是内容间的“一样,相同“,“一概“的词汇化和语法化都在唐代发生,词汇化只是为语法化提供了一个过渡,所以词汇化的用法没有在现代汉语中保留;当其进一步发生语法化为总括副词时,突显的是容器的“全部,没有例外“。在“一概“词汇化和语法化的演变过程中,句法、语义和认知三者都在起作用。  相似文献   

6.
"开"在汉语中使用频率很高,它是词汇系统中活跃的一员。纵观"开"的语义演变,发现"开"与其前面的动词发生了词汇化,产生很多新词。造成"V开"词汇化的动因主要是韵律和高频使用两方面。"开"作为单音节词有进一步语法化并演化成类词缀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词汇化与语法化是历史语言学界研究的热点,《词汇化与语法化理论及其运用》一书在此背景下应时而出.该著作在术语内涵及研究对象的界定上,从本质出发,大有"净化"学界滥用术语现象之效;内容上对当前国内外词汇化和语法化研究的主要对象和重大课题进行了系统化论述和评价,从而确立了词汇化和语法化的研究体系,并进一步指出了词汇化与语法化研究的发展趋势.整本著作具有极大的普通语言学价值和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8.
"一贯"在现代汉语中表现出句法功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有形容词、属性词、副词等不同认识。这些差异实质上是"一贯"不同阶段的历时演变在共时平面的积淀,"一贯"的词汇化和语法化及其动因和机制有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9.
《宜宾学院学报》2016,(7):97-103
"好歹"是由形容词语素"好"和"歹"组合而成的,"好歹"凝合成词之后,通过转喻机制,整体发生了转类,趋向于名词化,具有指称功能。随着其句法位置的变化,加上本身具有评价性的语义基础,"好歹"又进一步虚化为情态副词,且在现代汉语中这一用法成为其最主要的用法。不同词性的"好歹"其自身的概念整合度及词汇化等级也并不相同,表现为:情态副词>名词>形容词。  相似文献   

10.
现代汉语中常用来表示"当之无愧;当得起"义的肯定判断类语气副词"不愧",是由跨层结构"不愧"词汇化而来的。"不愧"是在构式"S不愧为NP"中完成词汇化的,其词汇化的动因为句子结构的复杂化,"不愧"后接成分由NP到VP的改变,汉语双音化趋势,汉语韵律规则的制约。词汇化的机制为重新分析。  相似文献   

11.
复音连词"不止"是由否定副词"不"和实义动词"止"经常共现而进一步虚化成的凝固结构。作为偏正短语,它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作为连词,它最早出现在北宋时期,明代进一步发展。但从清代开始,直至现代汉语中,"不止"因受平行语法化的影响,其连词用法趋于停滞,偏正短语"不+止(V)"反而被高频率地使用。主要从"不止"的词汇化;"不止"的语法化;平行语法化的发生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2.
"从来"的词汇化历程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从"和"来"在演变的起点上既不属于同一层次,也没有在线性序列上紧邻出现,而是通过特定的句法操作连接到一起;同时,"从来"成词以后进一步虚化,由表达时间概念的名词最终演化成时间副词."从来"的词汇化历程代表了现代汉语某一类别的"X来"式双音词的词汇化路径,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时间名词和时间副词之间的历时演变关系.  相似文献   

13.
双音词词汇化研究中存在如下模式性的做法和认识:单个词语单线式上溯下推、双音化是具体词语词汇化中的韵律因素。笔者通过对"月亮"成词的再分析,对上述做法、认识及与之紧密相关的三个问题:词汇化在词汇学知识体系中的归属、双音化在词汇化中的作用及两种研究的关系、汉语词汇历史发展演变的研究方式等进行了探讨。并认为词汇化是一种造词法,只有小部分双音词经由词汇化而来,开展单线式上溯下推前要甄别是否适用;双音化是词汇化发生的先决前提和根本原因,词汇化研究不能完全取代双音化研究;重视在各种系统中开展研究的传统符合汉语汉字实际,应把词汇化研究和系统式研究传统有机结合起来,多方位、立体呈现汉语词汇历史发展演变的复杂状貌。  相似文献   

14.
文章运用转喻的域包孕理论解释英汉语主谓结构短语词汇化过程.旨在提供主谓结构短语词汇化过程合理的解释.研究发现,在主谓结构短语名词化过程中,语法化促使词汇化,其功能上的改变可以用转喻来解释,并且在其演变过程中,不但有单重转喻,还有多重转喻.  相似文献   

15.
词汇习得是二语习得的重要内容。在词汇习得过程中,受母语迁移的作用,英汉词汇化的差异影响着以汉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的词汇习得。文章综述历来的词汇化对比研究,尤其是共时维度的英汉词汇化模式的差异及词汇化程度差异研究,探讨语言迁移角度下英汉词汇化差异对词汇习得的影响,并对英汉词汇化差异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定中结构"大略",在先秦时已出现。"大略"顺应了汉语词汇双音节化的大趋势,又具有较高的使用频率,因此至迟在汉代便己完全词汇化为名词,意思是"大致的情况或内容"。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大略"出现了副词用法。至迟在隋唐五代,"大略"完全语法化为范围副词。其语法化的动因,既有句法环境的作用,语义相宜的影响,也有使用频率较高的因素。在隐喻机制的作用下,其语义逐渐抽象和泛化,进一步语法化为语气副词。  相似文献   

17.
词组词汇化是汉语词汇衍生的一条重要途径。"趋向"由于在线性序列上紧邻,出现高频连用,从而由最初松散的并列短语发生词汇化演变为动词和名词,本文通过对词组"趋向"进行考察,在对其词汇化历程情况分析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其词汇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现代汉语时间词"将来"来源于古代汉语中同形的动词性短语"将来"。通过指称化这一语言运用机制,"将来"实现了从动词性短语到名词的转变,并为其最终演变成词创造了条件;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由于句法位置和功能的不断变化,"将来"最终演变成现代汉语的时间词。指称化对"将来"的词汇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句法环境的改变则是其词汇化进程的直接推动力。  相似文献   

19.
我说"我说"     
现代汉语中,"我说"是一个主谓短语,在语言使用过程中发生了词汇化和语法化,从而成为一个多义形式,具有主观性功能、情态功能,话语标记功能。在一个共时平面上,结合语音、语义和句法分布词汇化、语法化等方面对"我说"结构现象进行解说,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词汇语法化是人类语言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现代汉语中绝大多数的介词都由古代的动词语法化而来,由于语言发展的不平衡及虚化过程的渐进性、复杂性,介词与动词一直存在着交叉、纠葛。词汇化是由短语到词的过程,而语法化则是词性由实到虚的过程,是一个词语的发展历程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从共时、历时两个层面对"根据"进行考察,并在跨语言的角度上进一步探讨"根据"的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