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文明中形成的被各民族大多数人所认同、所接受、所追求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它是中华文明的精粹和精华,是中华民族从古至今生生不息、延绵不断的精神支撑和精神所系。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作出了科学的概括:“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  相似文献   

2.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近年来,影响中国重大事件频发,其激发出来的民族精神,促进了中国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就是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被本民族绝大多数成员所认同、所接受、所追求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它是中华文明的精粹和精华,是中华民族从古至今生生不息、延绵不断的精神支撑和精神所系.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需要,是保持党和国家生命力长久旺盛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民族精神是民族生存、延续和发展的精粹思想。中华民族精神作为历史的概念,内涵丰富、博大深邃。中华民族精神植根于中华民族数千年绵延不绝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并随着历史的前进和时代主题的转换不断地丰富发展。正如党的十六大报告所指出的:“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  相似文献   

5.
论民族精神的内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当前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任务中,一个基础性的重要工作,是研究探讨民族精神的内涵,从而为更好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创造良好条件。关于民族精神的内涵,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实际上是讲了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句话是讲中华民族从古至今一脉相承的民族精神的“道统”,即五千年一以贯之的民族精神的核心、灵魂及主要表现,是民族精神中最大共性的内容,也是民族精神中具有恒久价值的内容。另一层…  相似文献   

6.
大力弘扬伟大民族精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伟大的民族必定有伟大的民族精神。“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薪火相传、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也是中国人民在未来岁月里继往开来、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一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稳固、持久而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品质。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它与其它社会意识一样,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由一定社会的生产方式所决定的民族群体实践的产物。民族精神作为一种自觉的社会意识,是建立在一定的民族心理基…  相似文献   

7.
论民族精神与民族凝聚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海 《西北师大学报》2003,40(5):119-122
民族精神是支撑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民族文化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抽象、升华而形成的。中华民族精神支撑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独立与发展,使中华民族居于世界大国之林。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成为56个民族强大的凝聚力,使中国成为一个团结统一、自强不息的伟大国家。  相似文献   

8.
《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中强调指出:在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不断增强广大青少年对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和自信,振奋民族精,凝聚民族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和灵魂,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传统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当前党中央提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其核心也在于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大力培养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0.
试论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全面开展国民教育的今天,我们只有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才能使中华民族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相似文献   

11.
娄方应 《贵州教育》2010,(3):7-7,1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是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的集中体现。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和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作为一个民族漫长历史的积淀与升华,  相似文献   

12.
<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中强调指出:在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不断增强广大青少年对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和自信,振奋民族精,凝聚民族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3.
《上海教育》2004,(8S):50-51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和灵魂,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传统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4.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精神状态的反映,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大学精神是大学的核心、灵魂,主要体现为爱国主义精神、道德精神、时代精神、学术自由精神和创新精神。中华民族精神与现代大学精神在本质上是历史的辩证统一的。构建现代大学精神应充分体现、弘扬和提升中华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5.
刘晓 《河南教育》2008,(12):20-2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而高校国防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中小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利用学科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和民族精神的培育。  相似文献   

17.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机勃勃、奋发向上的原动力。保持和发扬这种民族精神是我们每个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既是高三历史课教学的重要目标,又是高三历史课教学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对继承和发展民族精神的历史贡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这个民族精神。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这里,包含三个问题: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内容和特征;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怎样继承  相似文献   

19.
伟大的民族精神是支撑一个民族永续发展的精神力量,是确保一个国家繁荣昌盛的不竭动力。在五千年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为具体表现形式的伟大民族精神。文章将结合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通过分析新时期高校民族精神教育现状,探索民族精神对大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并为当前的大学生民族教育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孔子的经济伦理思想及其对现代民族精神建设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改造世界、适应环境、形成自己特有的语言、习俗和人传统的长期发展历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是一个民族心理特征、化传统、精神风貌、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共同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历史上的各派思想家,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