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综合实践活动课,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社区服务,让学生在社区服务中学会对知识的应用,在社区服务中培养起自己的社会  相似文献   

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里有一个很有突破性的课题,这就是倡导综合实践活动。它主要包含了劳动技术、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等内容。我们知道,“语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因此综合实践活动对于语学习来说似乎更为适宜。这是因为,第一,综合实践活动是跨学科的,它强调课程的综合性,  相似文献   

3.
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以下简称服务活动)是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内容。反思是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基本环节之一。然而,反思主题的选择和确定是当前中小学教师在指导课程实践中面临的一项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把综合实践活动明确规定为必修课。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四部分内容,研究性学习是其中重要一项。所谓研究性学习,指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说,研究性学习是全新的课程,如何确保并搞好研究性学习是高中教学中一个重要的课题。下面根据我校研究性课程的实施情况,谈谈具体的做法和自己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5.
当今社会竞争目益激烈,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对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期待与日俱增。新一轮课程改革设立综合实践活动必修课程,就是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模式转型和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七至九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必修课程内容包含了: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等领域。信息技术教育成为这门课程中的一个重要学习领域。开展这个领域的教学研究,使之既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又能实现课程整体实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研究性学习的产生与发展,是教育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成果。目前,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共同构成“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列入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实验修订稿)》中,由此可见,研究性学习已在普通教育中确立了应有的地位。与普通教育相比较,成人教育有自己显著的特  相似文献   

7.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新的课程计划,我省今年在高中阶段新开设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是基础教育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举措。高中综合实践课程计划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8.
建构式评价制度的建立为教师提供了同行指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和社区服务活动的鲜活案例,为自己指导学生如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借鉴;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了解别人的舞台,以及倾听他人对自己研究活动提供意见、帮助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对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与人生价值的培养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施中仍然存在着目标异化的问题,偏离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想。基于关怀伦理的视角,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应以关心他人关怀社会为核心价值追求;活动过程体现并反映关怀关系,关注关怀价值的实现;活动环境注重以关怀型师生关系为基础的关怀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涌现出一种新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课。这门课适应了世界各国倡导课程向儿童经验和生活回归,追求课程综合化的发展趋势,在我国新的义务教育课程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综合实践活动课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按照课程计划,综合实践活动课约占总课时比例的6%~8%,自三年级开始开设,每周平均3课时。  相似文献   

11.
新形式下的教育目标,要求基础教育必须重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重视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如何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们面临的一个现实课题.以劳动与技术教育为突破口,开展农村综合实践活动,有利于激发探究积极性,开拓求知途径、促进相互合作,解决实际问题,教师要适时指导、科学点拨、鼓励创新;使学生亲身感受分享自己劳动成果的快乐;进行自我总结、表达、交流及推广;重视反思与评价;促进与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效果。把劳动与技术教育与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融为一体,因地制宜地开展丰富多采的综合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2.
机器人创新是一项与多学科紧密相连,尤其是信息技术,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活动。因此机器人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是一种新的创新思路,为科技教育在学校蓬勃开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一、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综合实践活动应该让学生走出校园,体验生活。利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是基于生活实践领域,是基于学习者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学生从自…  相似文献   

13.
正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形态,是一门"引导学生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现问题,开展多样化的实践学习,注重知识和技能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在普通高中阶段,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等,皆为必修课程,三年需修完总共23学分,其中研究性学习活动15学分,社区服务2学分,社会实践6学分。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中,涌现出一种新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门课程在我国新的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它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技术教育。按照新课程计划,综合实践活动占总课时的比例的6%至8%,由市教学研究室申报的《济南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课题已被列为山东省“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和中央教科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课题的子课题,该课题的研究,将为济南市的课程改革起到推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规定新课程的结构时,作了重大的调整,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技术教育。把“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必修课程来加以突出,这应该引起每一位教师的高度重视,并积极探索适合校情、学情的研究性学习方式、方法,发挥其重要效应。本文就这个方面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程标准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在数学课程学习领域中增加了实践活动,即在小学第一学段中设置了“实践活动”;第二学段设置了“综合运用”,这是一个重大改革,是对我国传统课程观的一个新的突破。本文就数学实践活动的基本特点、如何上好数学实践活动课及怎样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进行一些探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7.
服务社会是大学生人生价值的体现,社区作为连接个人和社会的纽带日益成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的组织形式,参与社区服务活动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一个重要途径。笔者针对目前社区服务活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结合开展社区大学生勤工助学活动的具体实践,探索如何发挥高校的人才资源,开展大学生社区勤工助学活动的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课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出学校,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我校地处闽南沿海经济发达的乡镇,外资企业、乡镇企业和个体经营业推动了社区经济迅速发展。学校周边的资源也为学校参与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提供了有利的场所。实施新课程以来,我校充分利用社区优势,稳步实施“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课程,扩展了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资源,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9.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普通高中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这门课程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社会服务和社会实践三个科目。设置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自主探究、亲身实践的过程综合地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人精神和科学素养,三年共15学分。社区服务,三年学生必须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获得2学分。社会实践,学生每学年必须参加1周的社会实践,获得2学分。如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呢?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摆在教师眼前的问题是如何认识和实施这门课程?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性学习、劳动与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四大领域中,如何指导开展研究性学习?又如何指导学生选主题,并根据主题开展活动?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中,笔者一开始就在思考与探索着怎样指导学生自选主题,并在课堂实践中进行着反复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