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比较思维是创造性思维活动中常见的一种思维方法。它是指根据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相同或相似的事物之间进行对比,从某一事物的某些已知特征去推测另一事物的相应特征的存在,异中求同,同中求异,从而产生新知,得出有创造性的结论。比较思维是让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中常见且行之有效的思维方法。生物学学科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前沿科目,具有知识量大,系统性强,与其他学科诸如物理、化学科目紧密联系,具备培养学生比较思维能力的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
比较思维是创造性思维活动中常见且行之有效的一种思维成分。它指的是根据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事物间的对比 ,从某一事物的某些已知特征去推测另一事物的相应特征的存在 ,异中求同 ,同中求异 ,从而产生新知 ,得出有创造性的结论。生物学科具备培养学生比较思维能力的明显优势 ,教师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 ,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能力。1 比较思维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1 .1 用于概念教学 ,有利于深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是在大量实验基础上运用逻辑思维方式 ,把同类事物的本质共性集中起…  相似文献   

3.
比较思维就是对确定的事物进行共同点与不同点的辨析,确定事物异同的一种思维方法,通过事物间相同特征或相异特征的比较,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区别,并寻找解决问题途径的一种思维方法.比较思维能力被认为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基础,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是新课程提出的新理念.在实验题解答过程中,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就是对已知事物或未知事物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对已知的事物进行前所未有思考 ,是指对人们熟悉或已认识到的问题 ,从新的角度、新的途径重新进行思考 ,提出新颖、独特的见解 ;而对未知的事物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 ,是探索性的 ,创造性的。创造性思维具有流畅性、灵活性、新颖性、独特性等特点。它是整个创造活动的智能结构的关键。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做到 :一、运用求异思维和求同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  相似文献   

5.
思维按其新颖程度区分,可分为再现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两种.再现性思维,就是沿用过去在类似的情境中,自己或他人曾经使用过的方法进行思考.既是沿用过去已有的思维方法,自然新颖程度很低.而创造性思维,则是对已知事物或未知事物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因是前所未有的思考,当然新颖程度高.创造性思维最突出的特征就是新颖和独特,或破旧布新,前所未有;或不同凡俗,别出心裁.创造性思维是在人的心理活动的最高水平上实现的多种思维形式的协调活动,而不是一种单一的思维形式.它的构成主要包括:采用已知的最佳办法,有方向、有范围地解决问题的求同思  相似文献   

6.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探索未知事物的高级复杂的思维,是一种有自己的特点、具有创见性的思维,是扩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辩证统一,是抽象思维和灵感思维的对立统一.创造性思维是以感知、记忆、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的一种具有综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特征的高级心理活动.一项创造性思维成果的取得,往往要经过长期的探索、刻苦的钻研甚至多次的挫折之后才能取得,而创造性思维能力也要经过长期的知识积累、素质磨砺才能具备,至于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则离不开推理、想象、联想、直觉等思维活动.物理学是一门思想性、逻辑性、科学性和方法性很强的学科.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新课程体系中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课业学习中的比较法 比较就是在思想上确定某一事物与另一事物,或者事物某一特征与另一特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它是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 完全不同的事物无从比较;只有同类,或具有某些相似点的事物才有比较的价值。 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比较,人们才有可能正确地确定自己的活动方向;才能对同类的事物或某一事物类似的属性做出同样或类似的反应;才能针对不同类的事物或某一事物中的差异进行不同的活动。比较离不开分析和综合,分析和综合是比较的基本过程和组成部分。如,比较两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就是把他们的学习成…  相似文献   

8.
正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且比较抽象的学科,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遵循学科的认知规律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鉴于此,本文结合数学创造性思维的特征,探讨关于中学生数学创造性思维塑造的途径和方法。一、扎实基础知识,构建知识结构网络一个人掌握的知识越丰富,越牢固,思维能活动的空间就会越大。扎实的基础知识积累是发展数学思维的前提。教  相似文献   

9.
心理学告诉我们:创造性思维是思维活动的高级形式.是一种不受已有方法的限制、不被定势所拘泥的思维。历史学科作为众多的科目之一,其教学目的,不仅要传授历史知识,进行思想教育,还要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创造力。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其中的创造因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既是开发人的潜能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落实,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所谓创造性思维就是指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即对已知事物和未知事物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