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安乐死既是科学问题,也是一个伦理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世界各国学者争论的话题,至今仍没有得到共识。本文从伦理学的角度,探讨了安乐死难以付诸实施的原因,认为传统观念、社会文化、社会心理、个人情感等是影响安乐死实施的主要工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发展,安乐死逐渐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有关安乐死的争论在各个领域中展开, 对安乐死是否应当合法化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发表了不同的观点,本文通过对安乐死非犯罪化及安乐死符合社会伦理道德和人道主义原则的分析,阐释关于安乐死的主张。  相似文献   

3.
安乐死是一个在世界范围内被普遍关注的问题,因其涉及到人的生命,一旦实施即具有无法挽回的后果,故对于安乐死的合法化各国均抱以严谨的态度。安乐死同样也是我国立法进程中面临的难题之一。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发生着转变,社会生活对安乐死的需求致使将安乐死合法化的呼声越来越高,合法化遭遇的困境促进了"安乐死非犯罪化"理论的应运而生。安乐死在我国法律框架内的出路,应该是从司法实践中安乐死个案的非犯罪化逐步走向法律对安乐死合法化的认许。  相似文献   

4.
安乐死的合法化受到社会的极大关注,解决安乐死未能合法而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关键在于加强立法建设。  相似文献   

5.
安乐死的问题非常复杂,不能笼统的表示肯定或否定。死亡不仅是一个客观事实,作为一个法律事件,死亡的医学标准与安乐死是否可行无关。现代社会自杀不再作为犯罪处理,但是帮助安乐死、受嘱托实施的安乐死行为仍应承担刑事责任。近亲属无撤除无责任能力患者的生命维护系统的决定替代权。  相似文献   

6.
安乐死的道德困境与伦理辩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乐死"从产生之日起就是一个非常敏感同时也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它涉及医学、风俗、伦理、法律、道义等各个方面。因此安乐死面临着一系列道德困境,但笔者认为,安乐死的合法化是一个漫长的必然性过程,因为它是符合道德的,它是现代社会的呼唤。  相似文献   

7.
安乐死概念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安乐死的概念,学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这是安乐死问题形成争论的重要原因之一。对安乐死患痛苦的内涵。有肉体“单一说”和肉体与精神“双重说”。一般来说痛苦概念“双重说”客观合理。安乐死申请权应当局限于患本人。由此才能保证安乐死实施的严肃性和严谨性。不治之症的标准是个相对的医学技术问题。并且在现实社会确实存在。安乐死与尊严死。是两个近似但适用对象截然不同的法律问题。有必要以不同的法律机制分而治之。  相似文献   

8.
安乐死的刑法学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犯罪的构成要件理论入手,对安乐死与谋杀罪进行了对比分析,阐述了安乐死的实施由于不具有社会危害性而不应将其以犯罪论处,同时以安乐死的实施范围、意义也作了探讨,并提出了安乐死实施程序的初步设想,主张尽早实施安乐死,以适应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9.
安乐死是生命伦理学的一个热门话题,它涉及立法、社会道德、伦理、宗教信仰、人权等各个方面。荷兰为安乐死立法,标志着人类在死亡方法上有了自主的选择权,反映了人类认识能力和水平的历史性进步。荷兰把安乐死合法化,对我国的安乐死立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曲鹏 《宜春学院学报》2008,30(Z1):16-18
安乐死从诞生之时起就充满了争议,它是一个涉及医学、法学、伦理学等多学科的复杂的问题。随着法制社会的不断建设,人们的人权意识也越来越深入,安乐死是否合法、人们是否有选择死的权利?近年来,各国的学者都对此进行了激烈的争论。笔者在以下文章中将从法学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探讨医学高技术如安乐死、器官移植、克隆技术和人工授精的发展给当代伦理带来的诸多难题,据此,提出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医学伦理学的发展是一个“难题-解决-新难题-再解决”的循环往复,不断前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进化论取代传统医德观念成为安乐死运动新的理论基础,这既是进化论最重大的社会影响之一,也是安乐死运动发展历史上的一个意蕴深远的转折。“适者生存”的理论将安乐死运动同优生学结合在一起,改变了安乐死的含义和目的,牢固确立了个体生命价值依赖于个体能力,以及社会整体发展的目标绝对地高于个体权益的观念,最终导致了纳粹安乐死和优生学。基于对历史的反思,二战后的安乐死运动切断了与进化思想的关联,重新确立了尊重人类内在价值的理念,并通过对“死亡的权利”的论述推动了现代人权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传统思想文化过分强调伦理本位、崇尚德教至上、信奉宿命论、实行中央集权、奉行情权大于法和人治思想等,这些思想一方面对当时的社会稳定起了很大作用,另一方面却严重制约了中国民主法制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康德在构建实践理性的基础上重建了道德形而上学,进而着眼于政治生活的道德尊严问题,在马基雅弗利之后重建了政治与道德的统一。并探讨了国际关系伦理,认为建立永久和平既是人类最高的政治目标,也是人类最高的道德目标。  相似文献   

15.
保罗·泰勒的生态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尊重自然。从尊重自然出发,泰勒提出四个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原则:不伤害原则、不干涉原则、忠诚原则及补偿正义原则。这种把人之外的自然纳入到伦理关怀之中的思想契合了现代生态高速公路建设既要关注经济效益又要关注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要求,以及最小破坏和最大恢复原则,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富有的中产阶层日益增多,尤其是一些企业界成功人士和个体老板,其拥用的资产达到几千万、甚至上亿元。但是其子女却不一定能守住庞大家业,实现财产的增值与保值,这成为这部分人的心头之痛。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式莫过于设立遗嘱信托制度,通过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来实现家族财产的延续。  相似文献   

17.
行政伦理既是高校和谐与使命实现的保证,又是证实高校行政价值的需要。在官僚制及行政化轨迹中,高校行政陷入官僚政治、民主沦陷等多重困境,致使价值观扭曲,伦理自主无法实现,责任无法履行。为此,必须深刻反思传统行政伦理假设,实现向高校非行政化的伦理管理转型。这需要在信仰、价值观方面重塑高校行政精神,在伦理制度上予以保障,并落实到行政道德、民主和服务行动上。高校行政伦理转型具有两个前提与两种改革方式。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新的视角探讨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关系在实践运用和理论宣传中的几个应当引起关注的问题,希望与同行共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