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师微生物学教学的现状分析与改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教学模式为教师讲,学生听,形式机械,学生兴趣不高.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每一个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针对目前师范本科教学中微生物学教学方面存在的不足,介绍几点有关微生物教学改革的体会.  相似文献   

2.
创新意识是指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并进行探索和研究的创造性心理倾向.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设置问题情境,鼓励和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的基础上分析、思考,探索、发现,体悟、升华,让学生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把握数学规律的内在本质,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3.
在课堂教学中开展“自探互研”教学模式.是我校的教学特色之一。所谓“自探互研”.是指以学生的自主探索、师生互相合作研究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模式。“自探”.即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主动发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互研”即在学生个体探索的基础上.开展生生及师生问的互相合作研究.进行创造性学习。  相似文献   

4.
自探互研是以学牛的自主探索,师牛互相合作研究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模式.“自探”,即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主动发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创造性的解决问题;“互研”.即在学生个体探索的摹础上开展生生及师生间的互相合作研究相结合.进行创造性学习.该教学模式自2001年作为我校教改总课题实施以来,通过两年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5.
创新教育注重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创造活动去发现知识,发展技能.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主要是指培养学生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具有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用数学方法加以探索、研究和解决.[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赵素英 《学周刊C版》2010,(3):152-152
通过在英语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并引导他们多角度地看问题,思考解决问题,养成求异和创新的习惯,把学生培养成为敢于探索、勇于创新、善于思考.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7.
如何充分发挥教材中例习题的教学价值是中学数学中一个重要的课题.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题、探究思考,要让学生感受和体验数学知识产生、发展和应用过程,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善于独立思考,使数学学习成为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数学课堂教学尤其是复习课教学,教师应重视课本中例习题的延伸,恰当运用典型例习题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标准倡导要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探索的问题情景,促进他(她)们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从而发展思维,形成能力.2009年山东省临沂市一道中考题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有益的案例.  相似文献   

9.
一、模式的界定 初中“创造性思维训练”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创造教育原则,选用创造教育方法.挖掘创造教育思维训练点.指导学生思维训练,完善学生的思维品质.发展智能,提高学生素质与创造能力:其主旨是引导学生主动带着问题去读书,去寻求、去探索.在寻求探索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10.
朱大禹 《江苏教育》2006,(3B):33-33
当前数学课的提问是一问一答多.独立思考少.不少课堂中学生的思维行动都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完全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权。因此,提问要能更好地启发学生的思维,教师必须注意:(1)要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探究活动,即通过学生的探索和思考再做回答。(2)少提那些只要用“是”或“否”来回答的封闭性问题,促进学生主动在思考中学习。  相似文献   

11.
独立思考是人的一种天赋.“每名学生身上都程度不同地潜在一种探索的欲望,他们希望用自己的感官亲自观察,独立作出自己的判断或结论,体验成功的乐趣.”在新课程理念下.独立思考更成为发展的重要手段和目标之一.但是在实际常态教学中,独立思考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新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创新意识主要指: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创新意识的确立,首要核心是培养创新思维.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注重“问题解决”的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发展自我思维的空间,培养创新意识.笔者对此做了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13.
“发现法”是引导学生围绕一定的问题,依据教师和教材所提供的材料,自己去思考、探索,从而发现所要学习的原理或结论的一种教学法.它是由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于本世纪SO年代,在他的《发现行为》一文中首先提出来的.它的中心点是在教师精心引导下,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去探索新知识,从而发现新知识的奥秒.“发现法”教学和其他教学方法一样,并没有给教学提供一整套教学模式.究竟用什么方法去引导学生会发现问题,则完全要根据教材内容而定.本文根据问题需要,通过实例总结几种“引导发现”的途径.1.类比发现类比是发现的…  相似文献   

14.
研究性学习,是指以问题为中心,让学生去独立思考、研究、探索,从而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进而达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训练学生思维、陶冶学生情操、掌握科学方法、塑造学生人格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1.开展探究性学习。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遵循“设疑(发现问题)——探究(研究问题)——归纳(问题解决)——应用(问题迁移)”的流程,提出问题,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共同研究,主动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2.以读为本,读中明理。围绕中心议题,自主探究与发现,个性解读,发展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6.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实施创新教育已成为共识.初中数学中的创新教育主要是指培养学生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具有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用数学方法加以探索、研究和解决。  相似文献   

17.
一、在课前预习中寻找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 预习是指在讲授新课前让学生预先阅读教材。了解有关新知识。并独立地进行思考.探索获取新知识的一种学习活动。在预习过程中,学生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和学习方法,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尝试从数学的角度来观察事物、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学生只有深入预习,才能发现数学问题。从而能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并培养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8.
中小学创新教育中的创新与科学家、艺术家的创新不同.它是通过教育和影响,使学生成为一个独立的主体.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方法,掌握其中蕴涵的基本规律,培养相应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人才奠定全面素质基础。因此.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再次发现与探索的学习观念.激励学生的探索精神,是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内容。它要求学生不盲目接受和被动记忆课本或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索问题,并引导学生在个人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合作与交流来开拓思路。”下面结合教学一道习题的片断,谈一下自己的感想。  相似文献   

20.
《课程标准》指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这是从培养学生素养、发展学生思维的角度提出的.更深层次的目的是要通过求异性的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我价值观念。所谓求异性,是指鼓励学生从新的角度提出与众不同的问题。采用适合于自己独特的探索方法,用新颖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探索成果,从特殊的角度或层面对探索成果作出评价。求异性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它反映了创造性思维的“尽快联想、尽多作出假设和提出多种解决问题方案”的特点,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尤其重要。基于此,教师应依据课标的新理念从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高度出发,启发、引导、鼓励学生通过已有经验和自身认知方式,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知识去解读与分析,独立探索出不同解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