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辑絮语     
与大街上男女老少都穿唐装一样,现在的报纸上也刮着一股流行风,那就是文章越来越长标题却越来越短,在这些短标题中又以四字标题居多,且有许多字词成为流行的配件,如经常有“××黑幕”、“××搅局”、“××困境”、“××突围”、“×  相似文献   

2.
同任 《编辑学报》2006,18(2):154-154
科技期刊的编排体例强调全刊一致,这已是编辑同仁的共识;但常见有的刊物在使用列项说明的序码时,往往未做到全刊一致。例如,列项说明分段时,采用了如下的序码:其步骤如下。1)××××。……2)××××。……3)××××。……4)××××。……而在不分段时,又采用另一种序码,如××××具如下4个特点:①××××;②××××;③××××;④××××。在同一刊物中,同一层次的列项说明,其序码这里用“1)”“2)”等,那里又用“①”“②”等,不一致。应将它们统一起来,比如全刊第1层次的列项说明用“1)”“2)”等,而第2层次则用“①”“②”等或…  相似文献   

3.
笔者手头有一份某市档案局的红头文件。文头(眉首)是“××市档案局文件”,落款处盖的却是“××市档案局××处”的印章。这种文头(眉首)与用印不一致的情况,在许多单位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还有的单位用的是“××市档案局”的文头(眉首),盖的却是“中共××市档案局党委”的印  相似文献   

4.
刘晨 《青年记者》2004,(5):31-31
在部队实习期间,听一位同志讲了这样一件事:某部报道组一位新闻干事,在审读下级报道人员采写的9名干部战士捐款,为驻地一户遭火灾的村民修缮房子的稿件时,觉得稿件结尾“村民×××接过钱感动得热泪盈眶”,这一句不够劲儿,便大笔一挥,当即改为“×××热泪盈眶地说:‘你们真是雷锋式的好战士啊!’”稿  相似文献   

5.
“你好,我是××报记者,想了解一下××事情是怎么回事”,采访对象介绍了情况后,马上就是一句“谢谢,再见”。  相似文献   

6.
曾从事多年新闻报道工作的我,不外前有机会回到了“娘家”一《淮阴日报》社。在一位副总编的办公桌上,我偶见他的两张崭新名片:一张是“记者××”,另一张是“副总编辑××”。同是一个人,为何备两种名片?在与主人的交谈  相似文献   

7.
从事电视新闻工作多年,有个“小问题”一直使我颇感困惑。这就是各台每天播发的每条新闻的最后,说明消息来源,总有这么一句:“这是××台报道的”,或者“××台报道”,或者“这是××台予以报道的”。从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来说,1994年以前在播发每条新  相似文献   

8.
在时下的报刊上常看到一些纪念性文章的标题多用到“诞生”或“诞辰”这两个词.如:“纪念×××诞生一百周年”“纪念×××诞辰一百周年”“纪念×××一百周年诞生”“纪念×××一百周年诞辰”等. “诞生”,一是指“出生”而言.如:《后汉书·梁统传》:“皇天授命,诞生圣明.”宋代王珪《赐参知政事欧阳修生日礼物诏》:“诞生贤德,来辅圣图.”鲁迅《集外集拾遗·哈谟生的几句话》:“又值这两个文豪的诞生百年纪念.”二是泛指事物的产生.如:廖仲恺《史坚如石像开幕演说》:“但这个观念之诞生,实比数十万军队的势力还为难能可贵.”现代作家秦牧《〈长河浪花集〉序》:“新中国诞生了,人民中国出现了!”  相似文献   

9.
常见标点符号误用例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标点符号用法的规定、国家标准中,一般只分别介绍某一种标准符号的用法,其中的举例句式很单纯、典型,没有对复杂情况下如何综合运用标点符号进行示例。难怪有些编辑对复杂句式如何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心中无数,或者并不重视标点符号,任由作者自由使用。1引文误用标点符号引文时最常出现的错误有:———引号中的省略号前后有逗号或句号。如:《××××》记载:“×××××。……,××××××。”———完整的引文作为复句的句子成分时,引号中的句末留有句号。如:《×××》所云“××××××。”“××××××。”即是在表述这种观点。—…  相似文献   

10.
“收编”风当刹吕志强不知何时,一股“收编”风在新闻出版界悄然刮起,而且大有越刮越烈之势。就以笔者来说,今年已收到刊印“收编”通知书三份,大意雷同,无非是说,经过研究和商定,您的××大作已入选××丛书,望速汇工本费×××元(有的出版社收编一篇千字文工本...  相似文献   

11.
一段时间的大炒大捧,曾使“××没商量”“××族”、“潇洒×××”这些虚虚实实的词头红遍神州,如今不知不觉中又出现了个报刊无处不“上帝”的新景观。笔者在饱尝过当“上帝”、陪“上帝”、“捧上帝”、读“上帝”的滋味之后,便不禁想发些感慨。 关于“上帝”一词,《现代汉语词典》上解释有二:一是我国古代指天上主宰万物的神;二是指基督教所信奉的神。平心而论,西方人为何要把消费者尊为上帝,一时还难以理论;但是咱们中国来说,把消费者比作神却总有一种不知哪码对哪码的味道,因为中国人压根儿就不信神。所以,  相似文献   

12.
一个星期天,笔者在家中收听某电台播出的一档关于“人生和理想”的节目。只听播音员说:“下面,我们将朗诵本市××中学特级教师×××的一组格言和警句。从中大家是会受到启迪的。”……诚然,听了那组格言和警句,的确令人有所感悟、受益匪浅,但老实说,播音员“开场白”中的最后一句“肯定式”的话,却叫人不敢恭维。作为有关电台的编播人员,事先肯定已听过上述内容了,并认为它值得一播,但广大听众尚未听过呀。“青  相似文献   

13.
你是不是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文章开头:“随手在Google里(Baidu里)输入几个关键词‘×××××’,搜索结果竟达×页之多。”这样的通过搜索结果形容某事件之热度的确会有一种造势效果,的确可以“雷倒”很多读者。可事实真的如此吗?搜索的结果是一种统计数据吗?比如,某篇新闻报道里  相似文献   

14.
出书的节奏     
这年头,什么都讲求快,图书也不例外,从“快速养鸡×招”到“×语会话速成”,从“一周学会××”到“登上××快车”,在社会经济生活向前疾驰的过程中,图书一方面作为一面镜子,反映了社会的历史进程,另一方面也对社会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然而,在纷纷扰扰的热闹与繁华的表象下面,我们看到的却是:国民的阅读率连年呈下降趋势〔2003年全国国民阅读率为51·7%,比1998年下降了8·7个百分点———《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2004)〕;一方面图书品种空前地丰富,一方面垃圾书成堆,“没有好书可读”的抱怨声不绝于耳;图书编校质量大不…  相似文献   

15.
《新闻天地》2008,(7):33-33
在每晚的黄金时段,湖南某电视台设置了一个短信互动平台,由主持人明媚与观众通过短信互动。短信在荧屏下方飞字播出,大多是一些所谓“交友”的暧昧内容。如5月27日晚播出的飞字短信就有如下内容:“我想找一位东塘附近的女友,有意者请联系139××××”、“本人19岁找18岁以下的女性朋友……”、“我好想找一位少妇……”、“我想找一位长株潭地区的江湖女”等等。  相似文献   

16.
读者一定会从报刊上见到:“漠人”、“边塞”、“边城”、“塞外”、“雪城”等署名的文章。许多编辑们也会收到这些署名的来稿。来稿上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政治部审稿专用章”的朱红大印,落款地址是“甘肃省临洮八里铺部队新闻中心张雪城(或王玉琴)”。人们当他是一名军人,一个作家。我要在这里告诉世人,他是一个专门从事剽窃报刊上文章的“剽客”!  相似文献   

17.
在许多新闻报道中,“广大”一词似乎用得有些滥了。诸如“全国广大人民”、“全省广大群众”、“全县农村的广大干部和社员”、“××厂的广大干部、职工”之类,不胜枚举。“广大”是多少呢?“全国广大人民”有九亿多;“××厂的广大职工"代表多少就很难说了,可能是几千人,也可能几十人。象我县有个单位仅  相似文献   

18.
粗得出奇     
一次到某报社编辑部开会,望见信箱里堆满了一叠退回报社的“退稿”,我心中纳闷,顺手拿起来看了看。你瞧: 明明退稿的地址应该是“宜黄县水泥厂×××同志收”,编辑在退稿时却漏掉了宜黄县的  相似文献   

19.
从前以为,当编辑,不过是改改错别字标点符号,顶多也就是调整一下段落篇章加个标题什么的。此想法,其实大谬。一名作者,前后两次寄来同一稿件。起先只当是粗心或无意,然细一比较,发觉两次寄来的稿件在描述事件经过完全一致的情况下,竟有一处重大改动:文中指导员的名字由前次的“张××”变成了“李××”,当然事件发生的明确地点“×连”也就被相应地模糊掉了。据此推测,“李×”肯定不是×连的,作者担心×连见笑便“顾左右而言他”,其用心可谓良苦。然而当编辑的,看着两篇稿件上均赫然盖着红色公章,亦不免吓出一身冷汗。作者…  相似文献   

20.
《图书馆》1980,(2)
最近湖南省图书馆科技部,使用了一种“为书找人”的新办法,即“书刊推荐单”。此法简单易行,对生产科研人员颇有好处,值得大力提倡,特抄录如下: ×××本馆科技部藏有下列书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