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影响突破性创新的结构因素分析和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影响突破性创新的结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在文献综述基础上提出有关理论假设;通过问卷调查获得相关的资料与数据,运用SPSS软件分析各个结构因素对突破性创新和渐进性创新的不同影响。研究结论可为促进企业进行突破性创新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
创新型领导是影响员工创新的重要因素,然而在创新重要性日益突出的环境下,创新型领导如何影响员工的突破性创新,已有研究并未给出解答。基于功能型领导理论和社会信息加工理论,本研究构建了创新型领导影响员工突破性创新的中介模型,并探讨了传统性的调节作用。通过对53名企业领导和315位下属员工,三波次数据进行跨层次回归和R中介法分析,结果显示:创新型领导均能显著促进组织创新气氛和员工突破性创新行为;组织创新气氛显著促进员工突破性创新行为;组织创新气氛正向中介了创新型领导对员工突破性创新行为的影响;传统性在组织创新气氛对员工突破性创新行为的影响中起到了负向调节作用。研究凸显了创新型领导在影响员工突破性创新方面的重要价值,为理解创新型领导影响员工突破性创新行为的具体机制提供了独特的理论视角,为如何从领导和组织创新气氛视角激发员工的突破性创新行为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3.
受到资源限制的新创企业进行突破性创新往往面临着诸多困难,创业拼凑理论为其指明新的道路。基于213份有效调查问卷,从知识观视角研究创业拼凑对新创企业突破性创新的影响,并探讨创业学习在其中所发挥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创业拼凑对突破性创新有正向影响;创业学习在创业拼凑对突破性创新的影响中发挥完全中介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将探索性学习作为绿色创业导向和低碳突破性创新间关系的中介变量,将低碳突破性创新划分为以技术为基础和以市场为基础的两类低碳突破性创新,构建了理论模型,并以中东部6省市208家大公司为样本,对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绿色创业导向对以技术为基础的低碳突破性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以市场为基础的低碳突破性创新的正向影响不显著;探索性学习对以技术为基础的低碳突破性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以市场为基础的低碳突破性创新的正向影响不显著;探索性学习在绿色创业导向和以技术为基础的低碳突破性创新之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揭示国际研发联盟对中国企业突破性创新的作用机理,本文梳理现有相关文献并提出联盟方式、知识池及联盟网络与企业突破性创新的研究假设,以74家中国企业在2000-2010年参与的224个国际研发联盟为样本,采用基于面板数据的负二项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发合作可以显著促进企业突破性创新,而合资则相反;知识池正向影响联盟企业突破性创新绩效,并进一步增强研发合作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紧密的联盟网络关系是促进突破性创新的重要手段。本研究为联盟企业推进突破性创新提供一个新的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吸收能力理论、动态资源管理理论为基础,探讨了开放环境下内、外部知识探索及它们的交互作用对突破性创新的影响,研究了不同资源整合方式--稳固性整合与激进式整合的调节作用。研究利用203家企业的数据对模型假设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内、外部知识探索对突破性创新有不同影响,而且两者在促进突破性创新方面存在互补关系;不同知识探索对突破性创新的作用随着资源整合方式的不同而发生改变。研究拓展了开放式创新的研究视角,有利于解释开放环境下内、外部知识探索与突破性创新关系研究中的冲突,并为中国企业提高突破性创新水平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开放式创新是当前国际技术创新管理领域的重要研究前沿.结合我国华南地区317家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对企业外向型开放式创新与突破性创新绩效之间关系以及包括决策中心性、规范化、联通性的组织协作机制的作用进行研究.实证结果显示:(1)外向型开放式创新对突破性创新绩效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2)决策中心性对突破性创新绩效有着显著的负向作用,但在外向型开放式创新与突破性创新绩效之间起着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3)规范化、联通性对突破性创新绩效均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在外向型开放式创新与突破性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探讨高度动荡与竞争环境下突破性创新对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影响,构建突破性创新、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环境动态性和环境竞争性四者之间的关系模型,然后以253家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对该模型和有关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实施突破性创新对企业持续竞争优势、财务绩效和战略绩效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环境动态性和环境竞争性均能够正向调节突破性创新与企业持续竞争优势和战略绩效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突破性创新以实现企业生产技术的根本性改变和市场模式的颠覆性更新为目标,并能有效提升组织的市场地位和盈利能力。尽管已有研究对突破性创新的驱动机制进行了有益探索,但并未明确解释作为突破性创新基础的异质性知识的来源问题。基于此,依据资源基础理论和领导特质理论,本文建立了跨界搜索对突破性创新的影响模型,探究了知识整合的中介作用以及管理者机会敏锐性的调节作用,并以先进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AMOS 21.0和Smart PLS 3.0对调查所得的284份问卷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前瞻性跨界搜索和追随性跨界搜索对知识整合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知识整合对突破性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知识整合在前瞻性跨界搜索与突破性创新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在追随性跨界搜索与突破性创新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管理者机会敏锐性正向调节知识整合对突破性创新的影响。研究结论为企业的突破性创新活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0.
基于组织学习理论和创新理论,构建了供应商模糊前端参与通过关系学习和隐性知识创造影响企业突破性创新的理论模型。利用253份来自我国制造企业的问卷调研数据对所提研究假设及影响路径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供应商模糊前端参与正向影响企业间关系学习和突破性创新,制造企业对供应商的长期导向正向调节供应商模糊前端参与和关系学习之间的关系;关系学习正向影响制造企业隐性知识创造,学习意图正向调节关系学习和隐性知识创造之间的关系;隐性知识创造正向影响制造企业突破性创新。研究结果为我国制造企业更好地管理新产品开发的模糊前端阶段,充分利用供应商的创新资源,确保企业突破性创新的顺利实施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1.
基于组织学习视角展开理论分析,并选取我国珠三角地区214家新企业进行实证检验,探索学习导向指导下双元创新对新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学习导向对新企业绩效、渐进式创新和突破式创新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渐进式创新和突破式创新均对新企业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学习导向对双元创新平衡的影响不显著,双元创新平衡对新企业绩效的影响也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刘群慧  胡杨  刘二丽 《科研管理》2014,35(12):103-111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提出了环境压力、创新压力、企业家社会网络与企业合作创新意愿之间关系的分析框架,并以广东省中小企业为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环境压力对创新压力、企业家社会网络和企业合作创新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家社会网络对合作创新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在环境压力与合作创新意愿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创新压力在环境压力与企业家社会网络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该研究结果丰富了合作创新及社会网络等相关理论。  相似文献   

13.
基于组织信息处理理论的视角,考察了企业的营销资讯获取对突破性创新绩效的驱动机制.构建了一个四阶段的突破性创新过程模型,分析了创新者如何管理每一阶段的营销资讯获取工作,并发展出有关营销资讯与突破性创新绩效的研究命题.研究发现.营销资讯的收集和获取活动仅在突破性创新的产品设计、产品检测和产品商业化阶段是有效的,而在市场机会分析阶段的营销资讯存量与突破性创新绩效负相关.最后讨论了研究结论、理论和实践贡献以及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战略管理理论和知识管理理论,研究组织距离对战略联盟企业突破式创新的影响,并探索知识流动在其中扮演的中介作用。同时,引入知识保护能力作为调节变量,从而构建了本研究的理论模型。以471家战略联盟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技术距离越远越有利于联盟企业实现突破式创新,社会距离越近越有利于联盟企业突破式创新;知识获取和知识泄漏在技术距离和社会距离与突破式创新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知识保护能力负向调节知识泄漏与突破式创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如何提高组织柔性推动技术创新是动态环境下企业关心的重要问题。本研究在组织柔性理论和创新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战略导向的分析框架,并在调研基础上对各假设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能力柔性和资源柔性对技术创新产生不同的影响。资源柔性对渐进创新起促进作用,但对突变创新反而有不利的影响;而能力柔性对突变创新和渐进创新均有正向的推动作用。顾客导向只能提高资源柔性,对能力柔性没有显著的影响;企业家导向会增强企业的能力柔性,但会降低企业的资源柔性。研究通过分析不同战略导向对企业柔性影响的差异,阐述了导向对技术创新的不同作用。  相似文献   

16.
 探索专用性程度不同的人力资本对突破性创新能力和渐进性创新能力的影响、两种不同的技术创新能力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以及专用性程度不同的人力资本在创新能力与绩效之间的调节作用。以我国157家企业为样本,以企业规模、R&D投入、环境的不确定性、需求不确定性和竞争强度作为控制变量,构建理论模型并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的专用性越强,渐进性产品创新能力而非突破性产品创新能力越强。然而人力资本专用性较弱并不负面影响突破性产品创新能力对新产品绩效的效果,相反,对于渐进性产品创新能力来说,弱专用性人力资本有利于新产品绩效而强专用性人力资本不利于新产品绩效。  相似文献   

17.
韩晨  高山行 《科学学研究》2018,36(9):1677-1685
通过整合技术管理、市场营销和组织理论相关研究,建立了企业技术和营销能力影响突破式和渐进式产品创新战略的理论模型,探究了其中异质性和非线性的作用机制,以及竞争强度的调节影响。使用303套我国双份调研问卷的实证分析表明:技术能力能够促进突破式和渐进式产品创新战略,但对前者的影响更大;营销能力有利于渐进式产品创新;营销能力通过倒U型关系影响突破式产品创新,且该非线性关系的拐点和陡峭性被竞争强度所调节。  相似文献   

18.
本文整合知识基础观和创新管理相关理论,利用中国142家A股上市的高技术产业公司在2010-2014年间的面板数据,采用随机效应的负二项式回归模型,探讨了企业知识耦合对其突破式创新的作用机理,以及技术多样性对知识耦合与突破式创新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原有技术领域间的知识耦合负向影响企业的突破式创新,而新技术领域与原有技术领域之间的知识耦合正向影响企业的突破式创新;技术多样性正向调节原有技术领域间的知识耦合对企业突破式创新的影响,而负向调节新旧技术领域间的知识耦合对企业突破式创新的影响。通过构建知识耦合视角下知识基础动态变化对突破式创新影响的理论框架,本文丰富了知识与创新管理领域的研究成果,为企业选择合适的知识耦合方式来展开突破式创新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