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技风》2016,(7)
在隧道工程施工中,对衬砌施工缝和变形缝进行防水是工程的施工重点。文中对衬砌变形缝和施工缝的防水措施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对其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详细分析,希望能够有效提升其防水效果。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明挖隧道各个结构外防水施工、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及处理方法及结构施工缝、变形缝防水施工和技术措施作了详细的阐述,供有关施工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3.
胡美玲 《中国科技纵横》2009,(10):224-224,223
九华山隧道湖中主体结构外防水施工是主体结构完工的最后一道关卡,是确保隧道工程工程质量的关键。利用聚氨酯底涂料对隧道整体进行处理,同时对施工缝和变形缝等特殊部位进行的处理,使隧道回土回水后主体结构不渗漏,取得了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自防水混凝土结构由于细部处理不当,造成墙板施工缝、变形缝、后浇带、预埋件及穿墙螺栓等部位产生渗漏.分析了渗漏产生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自防水混凝土结构由于细部处理不当,造成墙板施工缝、变形缝、后浇带、预埋件及穿墙螺栓等部位产生渗漏。分析了渗漏产生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自防水混凝土结构的防水效果,不仅在于混凝土本身质量的好坏,而且与结构细部的变形缝、后浇带、预埋金属件及穿墙过管等部位的施工也有密切的关系,是能否达到防水效果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7.
高速公路隧道衬砌施工缝防水是隧道施工的关键工序,衬砌防水效果直接影响衬砌结构的耐久性及隧道后期运营的安全性。文章对高速公路隧道衬砌施工缝防水止水带的安装质量提出改进方法,结合止水带连接及防护,旨在提高隧道施工缝防水性能及质量,为高速公路隧道衬砌施工防水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目前对隧道变形缝合理间距的问题,缺乏定量的分析。通过变形缝设置现状的调研和分析整理可知,土层的变化、内外的温差以及隧道结构的突变是变形缝设置的主要影响因素。变形缝的合理设置对隧道结构的安全性和隧道防水都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依托南昌艾溪湖湖中明挖段,建立隧道三维结构模型,对变形缝设置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对隧道的变形缝设置的间距进行数值模拟和优化。结果表明:变形缝能够改善隧道应力的分布,但是过多的变形缝给隧道的防水工作增加了难度,通过控制合理的间距以较少变形缝的设置成为研究的重点。在原设置间距60 m的基础上,确定变形缝的间距设置为80 m和100 m,该设置能够满足结构轴向应力、竖向变形以及止水带剪切应力的要求。文中得到的结论可为设计和施工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对于工程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9.
建筑工程地下工程出现渗漏后,必须快速妥善治理,造成地下室渗漏的主要原因主要有:结构混凝土刚性自防水局部失效,柔性防水层局部破坏,细部构造施工不当引起漏水。应对的主要措施与办法:主要有:穿墙管道、施工缝等细部构造是漏水的高发部位,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要求施工,避免留下隐患。地下室渗漏的主要措施:要重点进行地下室漏水点治理,变形缝渗漏治理,地面裂缝渗漏治理。  相似文献   

10.
地下轨道交通结构防水主要包括了结构自身的钢筋混凝土的自防水、外防水层施工、施工缝、变形缝、特殊部位及有序排水。本文是根据广州地铁三号线站点结构防水的施工实践,较系统阐述了结构施工中的施工组织设计与实施,总结制定了刚柔结合、多道设防、综合治理的方针,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东湖隧道采取明挖顺作法施工,湖中段主体结构施工前须构筑钢板桩围堰形成施工场地,钢板桩围堰施工质量不仅关系到湖中段隧道结构施工成本与工期,更关系到后期施工安全,其意义巨大。介绍了东湖隧道钢围堰工程概况与结构特点,阐明了钢板桩围堰施工工艺流程,并从材料控制、测量放线、钢板桩打入、土工布铺设、堰内土体填筑和围堰变形监测等角度论述了影响围堰施工质量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2.
刘鹏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2):231+153-231,153
分析了天津地铁西站枢纽隧道区间渗漏水原因,介绍了隧道盾构环、结构变形缝、二次浇注施工缝、混凝土龟裂缝的渗漏水治理的施工工艺和堵漏材料。  相似文献   

13.
渗漏是隧道工程最常见的病害,后期治理难度大。防止隧道渗漏应从改进防水施工工艺入手,巩固每道防线,从而达到不渗不漏的效果。本文从注浆堵水、防水板铺设、施工缝处理等几个方面,对隧道防水施工方法的优化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4.
建筑防水施工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屋面防水,该工程施工当中稍有不慎,将会造成渗漏现象,从而对整个建筑质量产生不利影响。本文主要从屋面板结构施工、找平施工、防水层施工、细部处理预防、保温隔热层施工、保护层施工以及质量检查等方面阐述了屋面工程防渗施工技术,以期能够为做好屋面工程防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屋面在房屋建筑的最顶端,承提着围护和保温防水的重要功能。屋面防水节点的细部构造,主要是指屋面的天沟、檐沟、檐口水落口、变形缝、高出屋面的排气孔、管道等结构处的防水构造处理。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的地下室工程中,合理的设置结构带并且采用相关的防水技术,能够有效地防止地下室的渗水漏水问题,并且还能够对混凝土裂缝问题进行有效地控制,从而确保地下室工程的质量和性能以及使用寿命。地下室的结构带主要包括了后浇带和膨胀加强带以及施工缝,因此要想提高地下室工程的质量和性能就必须要对地下室后浇带和膨胀加强带以及施工缝进行合理的设置。并且为了满足地下室的防水要求,还必须对其进行防水处理。因此,加强地下室结构带与缝设置施工技术的研究力度不仅意义重大,而且迫在眉睫。通过对地下室结构带与缝设置施工的深入研究,然后对地下室结构带与缝设置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并且对地下室结构带与缝设置施工流程进行了详细阐述,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隧道结构防水的施工控制,使结构防水得到了很好的保证,也保证了工程的相应质量,为工程的顺利进展提供了有效的条件。  相似文献   

18.
乔杰  吴炜 《今日科苑》2007,(20):35-36
随着高层建筑超长(即超过钢筋混凝土结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结构、主楼裙房式结构或体形不规则结构的不断出现,特别是对地下防水有要求的建筑物,要求结构不留变形缝,常采用施工后浇缝(即后浇带)来取代它,笔者结合工程施工监督经验对后浇带进行简要分析,并从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监督的质量控制要点进行叙述。  相似文献   

19.
高层建筑后浇带的功能及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东 《科协论坛》2007,(12):25-25
1后浇带概述在高层建筑物中,由于功能和造型的需要,往往把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连在一起,裙房包围了主楼的大部分。从传统的结构观点看,希望将高层与裙房脱开,这就需要设变形缝;但从建筑要求看又不希望设缝。因为设缝会出现双梁、双柱、双墙,使平面布局受局限,因此施工后浇带法便应运而生。后浇带是一种混凝土刚性接缝。适用于不宜留置柔性变形缝的结构部位,以及后期变形趋于稳定的结构部位。后浇缝可以避免柔性变形缝的施工繁琐、费用大、不易保证接缝质量等缺点,而且施工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20.
在高速铁路施工中,隧道工程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而在整个隧道工程中,防水技术与质量又是隧道施工成败的关键,以下以理论结合武广高速铁路浏阳河隧道的防水施工经验,重点探讨高铁隧道的防水板施工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