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学生解题的思维过程和模式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 .为此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收集和研究学生的解题思维过程 ,发现虽然在很多情况下获得的结果是相同的 ,然而思维过程却存在很大差异 ,有些思维模式虽然也能导致某些问题的解决 ,但其过程却很不科学 .本文将讨论“试误性解题模式”的特点 ,分析其成因 ,进而提出矫正该解题模式的几点策略 .1 试误性解题模式及其特点当面临一个问题时 ,不对条件和待解决问题作仔细的分析 ,就从自己的感觉到与题目有关的某一点 (知识或方法 )入手进行解题试验 ,第一种途径不行就改第二种 ,第…  相似文献   

2.
丁云 《考试周刊》2012,(60):139-139
在初中化学计算题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在做计算题时.经过老师的分析就觉得很简单,自己独立完成就觉得很难。主要体现在:课上能听懂例题,也能在老师的启发下完成相似的习题.但是课后就是不会做相关的作业。我也感到十分困惑.不知如何解决。静下心来,认真反思一下,主要有以下原因:多年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方法是“做题”,俗称“解题”,化学课也不例外。其过程是“习题一答案”。这种“解题”的方法虽然也包括了审题、立意这些思维过程.但是学生的思维过程处于一种封闭状态、孤立状态和潜在的状态。只看到答案,看不到思维过程,思维被动地为解题做服务,能力的培养受到很大的限制。如何使习题课成为学生最大限度地自己获取知识、夯实基础、发展个性、培养思维品质的一方宝地,我认为,“说题”教学不妨为一种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3.
数学是一门高度抽象、高度概括,具有严密逻辑性的科学。数学解题是发展和提高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有效方法之一,尽管数学解题的过程具有基本的模式和步骤。但是,不同的思维取向和思维方式,有时却可以使一道数学题的解法达到异曲同工之妙。学生在数学解题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不同个体各具特色的思维特点和思维品质。有的学生思路敏捷,面对复杂的数学问题,能独辟蹊径,解题的方法出人意料,妙不可言,思维过程表现出很大的灵活性,思维取向  相似文献   

4.
裴东初 《物理教学探讨》2007,22(7):20-21,26
所谓解题后的反思是指在解决了物理问题后,通过对题目特征、解题思路、解题途径、解题过程、结果等方面的反思,进一步暴露物理解题的思维过程,找出新的疑难问题,总结解题规律,培养学生的“悟性”,从而达到开发学生的解题智慧,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明确指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没有反思.学生的理解就不可能从一个水平升华到更高的水平。”根据近几年高考数学的特点是突出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怎样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我们认为解题后引导学生对题目及解答进行反思、领悟是很好的方法。所谓解题后的反思是指在解决了数学问题后,通过对题目特征、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解题过程、解题失误等方面的反思.进一步暴露数学解题的思维过程,找出新的疑难问题,培养学生的“悟性”,从而达到开发学生的解题智慧,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习主要是通过对数学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进行数学思维训练的,因此,问题解决对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正因为学生问题解决的思维能力受基观念、情感、元认知、认知结构及思维成分等因素的影响,所以,有必要分析数学问题解决的思维结构,作者在这里对思维结构的构建是依照学生解题思维过程的特征进行抽象概括的,并以心理学研究和数学教育研究为理论基础,进行演绎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初中数学的难度作为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过程,对于其解题模式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教育事业关注的焦点.解题的过程就是利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论理解用来解决另一种问题的过程,因此也是数学能力的应用培养和思维形成的重要手段.本文就初中数学的解题模式进行分析,结合一些数学教学实践,以提高学生解题效率为目标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8.
解应用题的过程是智力、非智力因素综合运用的过程。解题离不开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具体化这一系列的思维过程。怎样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开展思维活动,用什么方式思考,怎样逐步使思维过程简缩化,这些就是思路问题。它具有方法论的特点,是学生对审题中获得的材料加工、转换水平的体现。本文仅就简单应用题和两步应用题学习阶段学生解题思路的特征与训练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9.
暴露数学的思维过程.一是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充分暴露其思维过程;二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暴露其思维过程。具体表现为:知识结构建立、推广、发展的过程。数学概念、定理、公式提出的过程。解题思路的探索过程,解题方法和规律的概括、发展过程等。 现行数学教材中的许多内容都简化了定理公式的提出过程和证明推导过程,省略了其中的发现。探索过程,而这些定理公式是如何发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如何想到的。对学生来说有一种说不出的神秘感。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照本宣科,无疑将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精心重组教学内容,展现数学知识发生过程的思维活动,为学生创设问题情景;教给学生发现、创造的方法,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观点、思想方法来研究、探索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下面就定理公式教学中如何暴露数学思维过程,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0.
朱雄 《中学生物学》2006,22(3):51-52
在高三复习阶段,学生练习了大量习题后,积累了不少解题经验,使学生形成了按照一定的思维过程或方式去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思维定势。这种思维定势虽然能帮助学生快速解决一些问题,但它有时也束缚了学生解题的思路,造成他们在高考中解答那些似曾相识,情景条件又发生变化而带有新意的试题时不知变通、缺乏创新。结果往往是学生平时成绩不错,  相似文献   

11.
电路动态变化及故障排除是全国各地高考的热点之一.解决这类问题通常是根据闭合(或部分)电路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电功、电功率等知识综合进行理论分析.其存在过程繁琐、解题速度慢、运用知识多、学生易错率高等诸多问题,本文系统的介绍一种浓缩分析思维过程的方法——“串反并同”规律及应用技巧,高效解决电路动态变化及故障排除.  相似文献   

12.
<正>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可见,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以下就通过引导学生解题后的反思来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作一些探讨,以飨读者。所谓"解题后的反思",是指在解决问题后,对解决的过程再一次进行分析、研究、探索和创新,是通过对问题的特征,解题的思路、途径、过程,题目的结论进行反思,从而进一步暴露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过程,例如让学生做完题经常进行下列反思:这道  相似文献   

13.
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是一个由思维过程和思维结果组成的两面体。 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常常只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结果,而忽视其思维过程的研究,例如,解题时,只要求学生做对了就行,很少注意研究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技巧。这种做法是欠妥当的,为什么这样说呢?举一个大家熟悉的例子。德国数学家高斯上小学时,他的数学教师给班上出了这样一道题:“计算1 2 3…… 100=?”高斯和大多数同学计算的结果一样,都是5050。单从计算结果来看,高斯和他的这些同学在解决该问题上应该说是属于同一水平。但仔细研究一下两者的思维过程(解题过程),便会发现情况并非如此。同学们解题时用的是依次逐个相加的方法,而高斯用的是(1  相似文献   

14.
多年来,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方法是做题,俗称解题,其程式是习题——答案。这种解题的方法虽然包括了审题、立意等思维过程,但是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一  相似文献   

15.
目前,在教学实践中,常看到教师总是将一种或几种正确的解法展示给学生,在学生问题时,教师只局限于告诉学生怎么做,甚至不假思索地把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盘托出。表面上看,似乎很“完美”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解答了学生的问题,但却忽视了很重要的一点,即学生最关心的不是这道题如何解答,而是关心你是如何找到这种正确解法的。尤其是遇到综合题更是如此。这就要求教师在解题教学中能够不失时机地展示解题思维过程。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展示解题思维过程对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益处。1展示解题思维过程为学生的模仿创造了条件。教…  相似文献   

16.
1背景1.1问题的提起文[1]正式提出、分析、讨论了“中国的数学问题解决”,指出中国解题教学的特点是:(1)注重研究数学解题思维过程.(2)强调数学方法论研究.(3)提倡数学解题策略研究.(4)应用题、数学建模教学研究.(5)开放题、情景题的教学研究,及其在考试中的大规模运用.顾持流研究员就中国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形象地指出:学习数学要吃“三个馒头”.前两个馒头是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则,最后一个馒头是“创造性的问题解决.”西方教育认为第三个馒头重要,只吃第三个馒头,那些没有吃前两个馒头的大多数学生就吃不饱了,于…  相似文献   

17.
张世应 《青海教育》2002,(11):37-37
分析数量关系是解答应用题思维过程的核心环节,也是解决应用题这一“老大难”问题的关键所在。为此,我在应用题教学中,依据学生和教材特点,优化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方法,力求简捷、高效地在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沟通两者之间的联系,从而迅速、准确地迫近解题目标的实现。1.构建思维模式,提高解题速度数学是一门较成熟的被高度模型化、公理化的科学,其抽象性掩盖了它来源于外部世界的事实。应用题教学时,在向学生提供较为丰富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还要继续引导学生整理、归纳分析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基本方法,构建…  相似文献   

18.
宋永慧 《物理教师》2000,21(8):47-47
1解题规范化的意义 解题规范化就是按一定的格式进行解题.近年来,物理高考对计算题解题的规范化要求越来越高,其目的在于考查学生的思维过程,考查学生说理和文字表达能力. 解题规范化,具有解题步骤条理化、思路清晰、书写整洁,使读者一目了然等优点.其实,物理计算题的分析、推理、判断本身就是物理解题不可缺少的环节.周密地思考,有条理地表述和规范地书写解题过程,是对分析题意这一思维过程的概括和延伸,是从定性分析到定量研究的过渡和转折,是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功之一.它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养成有理有据地分析问…  相似文献   

19.
注重解题思维过程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现代理科教育的特点。解题过程是个思维活动的过程,为了教会学生解题,解题教学中必须注重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参与解题思维活动。 一、习题的讲解要有意识引导学生参与各种主要的思维活动,如分析、归纳、综合、演绎、判断、推理等活动,以训练其思维能力,并使学生逐步认识解题思维活动的基本规律。解题教  相似文献   

20.
解题能力是学生的数学基本能力,解题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解题过程又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培养思维能力的基本途径。概念的掌握、定理的理解、技能的熟练、数学思想的领悟等都离不开解题实践。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充分暴露数学解题的思维过程,让学生去领悟和模仿,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本文试通过一道几何题的分析,来说明如何展示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