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焦莉 《现代语文》2008,(7):98-98
新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单列了一本选修教材《现代散文选读》,能够看出散文教学的重要性。散文以其笔法之灵活,行文之多变而纵横千年。如何从这一文学瑰宝中挖掘出更具价值的东西是许多语文教师孜孜不倦的追求。  相似文献   

2.
张莲敏  张荣 《考试周刊》2014,(38):38-39
在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现代散文选读》中,节选了一篇新疆作家刘亮程的《寒风吹彻》。这篇文章相对于传统散文来说,教学有一定的难度。一是篇幅过长,结构难以处理;二是内涵深厚,关于苦难的解读深刻含蓄,学生不易理解;三是题材是西北乡村生活,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有距离感。本文旨在探究《寒风吹彻》的教学环节及教学设想。  相似文献   

3.
《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先生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历来就被人们广为传诵,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现代散文选读》更是将其作为开篇之作。作为叙事散文,这篇文章的语言文字并  相似文献   

4.
一日.偶尔翻阅学生的高中语文教材《现代散文选读》(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2006年)时,看到了第一篇课文,胡适先生的《我的母亲》。在教材的第三行有一处为“所以家乡老辈都说我‘像个先生样子’。  相似文献   

5.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是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精选了唐宋八大家各种题材的三十二篇文章。再次教这本书时,我开始探索,并在以下方面做了尝试,引导学生自主高效地研读《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一.整合归纳,用选修带动必修  相似文献   

6.
上学期,学生学完《唐诗宋词选读》、《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现代散文选读》三本选修教材,可是.期末考卷上居然只有4句唐诗默写与教材有关.其余皆是“高考灵魂附体”题。并且。那个名句默写题,高一学生也能答出。不由得掩卷深思:这种考查到底为哪般?  相似文献   

7.
高中语文记叙文、散文单元编排质疑重庆廖希立现行高中语文教材记叙文、散文单元的分类编排,颇多牾牾之处。教学过程中,教师深感难以自圆其说,学生也觉得无所适从。第一册第一单元,题为“记叙文”,但《雨中登泰山》的注释则说“选自《散文特写选》”,《长江三峡》的...  相似文献   

8.
教学大师与教书匠只隔“一纸墙”。在面目一新、内容丰富、编排精巧的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面前,这种教学境界的高下赫然显现。 的确,苏教版语文教材内容太丰富了。必修教材有五本;从必修一到必修五,相应的读本有五本;选修教材有《传记选读》《唐诗宋词选读》《史记选读》《现代散文选读》等共十三本。二十三本教材,到底哪些必上,哪些选上,都没有明确的要求,它在高考中会不会有所体现也不清楚。  相似文献   

9.
正文言文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积淀,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古代文化的载体。所以文言教学就承载了传播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使命,在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占了很大的分量。必修的五册教材中总共79篇文章其中文言文占42篇,是总篇数的53%。在选修教材中更是有两本全是文言文,一本是《古代诗歌散文选》一本是《先秦诸子散文选读》。由此可见,文言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在高中语文必修阶段,散文虽是学生接触最多的文体,但并非学得很系统。苏教版选修课教材《现代散文选读》是在必修基础上的拓展与提升,旨在通过教学,对学生“培养鉴赏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学习鉴赏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尝试散文创作”。  相似文献   

11.
散文不好写。散文亦不好教。很多教师更偏爱教文言文,字词句章,条分缕析,有条有理。而很少有教师爱教散文,内容庞杂,主旨含蓄,难于驾驭。因此,苏教版选修教材《现代散文选读》(下称《散文选读》)往往遭冷遇,不如《史记》《唐宋八大家散文》等古典文学受欢迎。笔者以为《散文选读》承载着非常重要的教育功能,从树人育人角度讲,  相似文献   

12.
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共有六个专题,选辑了32篇散文.要在36个学时中完成如此丰富的教学内容,采用传统的单篇教学是不可能实现的.在两轮的选修教学实践中,我们对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阅读实践与审美经验,结合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教材编排以及现代散文学习的特点,尝试着整合教学内容,进行专题鉴赏教学.  相似文献   

13.
以高中粤教版选修教材《中国现代散文选读》与课外读物《中国最美散文·世界最美散文大全集》结合为例,通过解读文本寻找阅读的交叉点、传授阅读方法培养阅读习惯、教师智慧解读激发阅读兴趣等途径,内外兼举,培养学生良好的散文阅读的习惯爱好。  相似文献   

14.
苏教版选修教材《现代散文选读》编选了钱钟书的《论快乐》,教材对“飘瞥”一词的注释有可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15.
选修课占高中语文总课时近三分之二,无疑是重头戏。如何在选修教材多元化的背景下为教学提供有效的教学案例及其教学思考,是设立“选修纵横”栏目的主要目的之一。据我们掌握的不完全数据表明:出版课标教材的六个出版社都有十几种选修教材,其体例各有特色。人教版按单元分课编写,苏教版以专题分板块编写。目前这两种版本的使用者较多。人教版有:《先秦诸子选读》《语言文字应用》《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赏析》《文章写作与修改》《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苏教版有:《(史记)选读》《语言规范与创新》《唐诗宋词选读》《写作》《现代散文选读》等。受版面所限,我们首先对这些使用较多的模块进行研究,组织稿件的构想是:  相似文献   

16.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现代散文选读》编选的胡适的《我的母亲》一文中,"麇先生"的称呼,疑为"穈先生"之误。因为胡适的小名叫嗣穈,小时候就文绉绉的,很有小先生的派头,所以有"穈先生"的戏称不足为怪。胡父借用"优良品种"的黍谷名为儿子取名,寄寓着父亲对子女的美好祝福与希望,是胡父"耕读传家远、诗书继世长"的人生观的体现。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辨误,从而获得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正>【案例背景】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和苏教版必修教材一样,都是根据主题组织文本、设置专题。它与新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相伴而生,适应了学生素质发展和时代发展的需要。随着课程内容以及课程结构的调整,我们亟需教学方法的变革。在新的教育形式下孕育而生的整合式教学,是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材条件促导下提出的一种崭新的教学手段和课程操作方案。在重建语文课程结构、改变语文教育观、构建学生主体地位和培养探究能力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笔者以2013年4月所上的一节公开课为例,进行一些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18.
<正>【设计背景】1.教材分析《黄州快哉亭记》选自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唐宋散文选读》“山水游记”单元。唐宋山水游记散文放意于登临游览,寄情于山水泉石,形成了物我相融的意境和言志载道的风格。本文正是苏辙遭遇贬谪后,登临快哉亭,  相似文献   

19.
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课“诗歌与散文”系列模块中,我选用了《唐宋散文选读》教材。可这门课我到底教给了学生什么?再度翻开教材和自己的教案以及课后反思,课堂教学的一幕幕在脑中闪回。我多次反问自己:这门课教了什么?怎么教的?教得怎样?其实,这三个问题,是我们面对新课程所有选修课的共同困惑。  相似文献   

20.
<正>一、背景及设计理念2006年11月,语文版《<论语>选读》作为选修教材全面进入浙江省高中语文课堂。在对《论语》近十几年的学习中,广大的一线教师虽然也尝试着对《<论语>选读》进行多种解读的教学实践,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还是比较习惯"传统式"的教学模式,对如何开展有序、有味、高效的课堂教学方式涉及得并不多,对《论语》在现代语境下的价值重构更是避重就轻,这从根本上违背了新课程"让学生体验探究"的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