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由此可见,"活动性"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的一个基本特性。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活动"是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概念,是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参与的、以学生学习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主动探索、改造活动对象为特征,以实现学生潜能和个性综合发展为目的的主体性活动。  相似文献   

2.
品德课程是以"育人为本"的教育,重在培养学生做一个有道德的人。道德存在于学生的生活中,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生活是品德教学的归宿,同样也是品德课程进行的过程和手段。我们要把品德教学引入到生活中去,让学生在更真实、更广阔的情境中去体验和感悟,内化道德品质,从而实现"知行统一"品德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3.
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揭示了与生活沟通、了解社会是品德课程的一个标志性要求.品德课程也张扬着这么一种新理念:德育源自于人类的生活,德育是人的一种需要,更是一种享受,人在享受德育中成长.品德课程追求回归生活,其实就是要探索人的生命涌动与理性超越在生命活动中的有效结合.这样才能发挥课程的作用,更多地给予学生温暖的感化,让他们多一份真诚的感动,唤醒、激活他们心中潜藏着的对于美好生活与美好事物的向往,使学生在生活中享受具体、丰富的道德训练,发展道德智慧.这种智慧是对人生的理解和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相似文献   

4.
《社会与生活》、《社会与品德》虽是一门综合性课程,但主要以教育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形成优秀道德品质为主。传统教学中都采用说教形式,在黑板上讲道德,枯燥乏味,收效低。如果在品德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精心设计体验活动,通过比赛、游戏、故事、辩论、媒体渲染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实现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与"消化",让体验活动充盈学生的课堂生活,使知、情、意、行在品德形成过程中成为和谐的整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品德与社会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新型综合课程,是小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基本理念是注重学生的生活和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怎样有效地进行品德与社会教学,结合本人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从如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观点:一、丰富情感体验,准确定位目标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终极价值取向是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学习教材,准确进行目标  相似文献   

6.
<正>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是根植于学生生活,同时服务于学生生活的体验式教学。本文通过课前生活体验、课中情景设置及角色扮演、课后延伸体验等方式,使得学生有了良好的道德认知和情感,形成了坚强的道德意志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  相似文献   

7.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都是以儿童生活为课程内容的活动型课程、综合型课程、体验型课程,担负着促进儿童品德发展的重要任务。它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注重学生在真实生活中获得丰富多彩的感受和体验,凸显学生的自主探究和体验性学习,努力追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境界。改  相似文献   

8.
学生的生活是品德课程的基础。教学过程应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让生活以活动的形式在课堂中再现,让生活经验在学习活动中不断丰富;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最终实现品德课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胡碧莲 《考试周刊》2014,(77):117-117
<正>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中高年级开设的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它有利于思想品德教育与学生社会生活之间联系的密切。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强调教育与儿童社会生活相结合正是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在课程中的具体体现。《品德与社会》课程所要学习的道德规范、社会知识、生活常识等都是从生活中来的,是因生活需要而产生的。在教学中,我始终坚持教学不离  相似文献   

10.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我们应努力找到文本中抽象知识与学生形象思维的切入口,设计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特别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内化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引发道德行为,切实提高《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搭建教材与生活的互进通道针对传统品德课脱离实际空洞说教的教学模式,新课标提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和"拓展  相似文献   

11.
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发展中不断发现、探究与成长。而在品德与生活(社会)的课程教学中,落实学生的发展性评价尤为重要。新修订的《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评价观是发展性评价观,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理念。教师在教学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发展,将过程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有机融合,以评价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是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基本特征。如何充分体现"活动性",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而不是为了活动而活动?笔者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觉得活动内容的生命力与活动形式的多样化,是关键所在。一、活动内容的生命力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教材只是一个范例,教师要根据情况  相似文献   

13.
《品德与社会》是小学中高年级的一门综合课程。本课程旨在发展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进而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而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  相似文献   

14.
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综合课程,它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将总目标表述为"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这就是要实现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关注正确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行为规范的养成,使学生既学会做事,更学会做人,在做事中学做人,在做人的指导下学做事。按照品德与社会课的标准,品德与社会教学就是要改变过去那种偏重知识学习,忽略学生的能力培养的教学观念和倾向。  相似文献   

15.
体验性学习是“品德与社会”课程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体验性学习是在活动、亲历中的学习,是学生自觉参与、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我们要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从生活实际着手创设教学情境,以学生体验为中心,以情感为纽带,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亲历评价与反思,体验并内化良好的品行,提升道德观念.  相似文献   

16.
正《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年版课标)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中高年级开设的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这门课程把教学作为学生体验生活、道德成长以及社会性发展的过程,特别强调了要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体现儿童文化的特质,使儿童在与之相关联的生活场景中提升生活的品质。然而,审视时下的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师不乏对教材、对教学内容、对自我表现、对他人评价的敏感,但唯独缺乏对儿童这一道德主体的敏感。没  相似文献   

17.
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依赖于学生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因此,在品德与社会中关注学生参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是重要的内容之一。下面,我就教学实践谈谈个人体会。  相似文献   

18.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小学品德学科中地理内容的教学目的是要引导  相似文献   

19.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任务就是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热情,引导学生思考,指导学生实践。而在以往的思品教育实践中,存在着以封闭式灌输为主。教育内容脱离生活实际等问题,导致了学生的主体性被压抑,道德教育不能走进学生心灵深处,不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因此,要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实效性,就必须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和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引导学生去体验、去探究,改进封闭式教学框架,努力注重构建体验教学的新方式。  相似文献   

20.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品德与生活教育应当引导儿童在体验自身生活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学会热爱生活,创造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同样指出:本课程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随着新版课标的进一步实施,体验教学得到空前的重视,犹如雨后春笋。教师们大展身手,或紧密联系生活,或创设情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