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著名报人赵超构曾经说过.新闻是报纸的灵魂,副刊是报纸的面孔,报纸耐看不耐看主要看副刊。另一著名报人金庸也说过,对于报纸而言,新闻为攻,副刊为守。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一张报纸对快节奏的现代人来说,最关注的当然是新闻。但若静下心来看,值得耐心去品味的且具有文化价值的东西无疑还是副刊。  相似文献   

2.
文化是一种力量,文化是一种传承。报纸从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传承文明、记录并推动人类进步的历史使命。副刊作为报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特别的舆论阵地,在宣传文化、传播知识、启迪思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思想和文化出现多元化.网络等现代传媒业快速成长。副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  相似文献   

3.
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与时俱进地办好党报副刊尤为重要。副刊的文化品位高低决定了报纸的品位,也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读者的品位。因而,一个好的副刊是团结一大批有着相同文化品位的读者的一个纽带。平常人们对报纸的认识是新闻为主食,副刊为调  相似文献   

4.
副刊代表着一张报纸的文化品位和“软实力”,体现着报纸编辑的办报智慧与社会责任。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文化繁荣发展方面,在引领文化潮流、传播生活新知、丰富人们精神生活方面,报纸副刊特别是主流报纸的副刊,应该扮演一个活跃的角色。就应对媒体竞争而言,副刊是报纸的独有优势,  相似文献   

5.
沈峰 《青年记者》2005,(12):71-71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喜欢看报的读发现,今天的报纸越来越没了学的品格。读有一种报纸副刊正在消亡的感慨。纵观国内报纸的化副刊,能连续不断发表优秀小说作品的有几家?  相似文献   

6.
副刊,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张报纸的素养和品位。"报纸耐不耐看,主要看副刊。"著名报人赵超构一语道出了副刊的地位。好的报纸副刊,是陶冶读者情操、净化读者心灵的"精神家园"。然而,在报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副刊已成为报纸争夺读者眼球的一个重要武器,有些副刊更是已经成了报纸的品牌。然而,随着社会文化多元化趋势加  相似文献   

7.
副刊,是我国报纸的一个文化特色,也是根植于民族文化土壤的优良报纸传统。它能够形象地反映我们时代进步的声音,传递人民对社会的呼唤和需求,同时也是广大读者对报纸  相似文献   

8.
王莹 《新闻窗》2006,(5):87-88
新闻界有这样一句话:“新闻招客,副刊留客”。副刊历来是报纸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读者对副刊文化的要求也产生了变化。以往那种纯文学的老形式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现代读者的需要是多方位、多层次的,他们不仅需要获得外在的感官审美愉悦,还对报纸副刊多了一种“获益”心态,他们期待从副刊作品中,获取更多的“营养”和知识,获取更多的趣味和快乐;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广大官兵的文化水平、艺术鉴赏力普遍提高,这既为我们办好军队报纸文学副刊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很严峻的挑战。在军营文化受到社会文化的冲击和影响日益加剧的情况下,与时俱进地办好军队报纸副刊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如今,很多报纸都设有文化版块,诸如文化周刊、文化前沿、文艺副刊……名字虽然各不相同,但它们确实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存在。从表面上看,文化版块确实不像新闻版块那样激烈,可以直接介入市民的寻常生活,也不像广告版块那样实在,可以为报纸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但是,对于提升一张报纸的品位,文化版块无可替代。如今,不少媒体都已经成为传媒集团或者正在向传媒集团迈进,迫切需要一种力量把整个团队凝聚起来,焕发出更强大的战斗力,这就需要打造属于自己的文化品牌。《荆门日报》,是一张十分重视文化  相似文献   

11.
著名作家从维熙先生在2000年5月5日的《中国文化报》头版发出一声呐喊:保卫文化副刊!从维熙先生不是报人,据笔者阅读的局限,也鲜见从维熙先生在报纸副刊上发表作品。这足以说明,从先生的这一呐喊所要表现的是一个文化人对文化的真心关怀。  相似文献   

12.
所谓地缘,是指具有相同或相近的自然环境、历史、语言、文化的人群在社会生活中的趋同性、接近性。地缘文化则是一个地方特有的文化积淀和特殊的人文景观的总和。在我们这个有五千年文明传承的国度里,每一块土地都蕴含着文化积淀。每一个特定区域,都有自己独特的乡土风貌,世态风俗;它是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或因素,又可以说是社会生活总体的一种折射或缩影。这正是地方报纸文艺副刊的独特资源和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13.
报纸地方文化副刊,取材于本地的地方特色文化、人文背景以及政治、经济方面的带有独特文化元素的题材。它不同于文学副刊的地方,就是既有新闻性,又有文学性。在以文字唱大戏、唱主角的报纸地方文化副刊中,图片如何找准角色定位很重要,图片拍得好、拍得到位、拍得有个性、出彩,既可美化版面,使图文并茂。更重要的是,与文共舞,以生动、传神的画面语言,让版面流光溢彩,让读者“流连忘返”。这些年来,我从实践中不断摸索,初步总结出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4.
地域文化是指在不同地理环境中形成的独特文化形态和传统。文化副刊作为报纸、杂志等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播文化信息、传承地域文化的重要渠道。为了优化地域文化副刊的效果,需要探究一系列措施。本文结合相关经验,通过分析地域文化副刊的研究现状、问题因素,提出了针对优化地域文化副刊的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一份报纸,与文化最贴近的是副刊。不论是地市报的副刊,还是晚报类、都市报类的副刊,文化都是副刊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作为思想文化的重要传播者,坚持弘扬优秀文化,引领时代风气是报纸副刊的文化责任和使命担当.同时,在今天全媒体的新业态环境中,正是副刊对自身文学特质的强调,对文化品质的追求,为报纸赢得了新的、更大的生存空间,副刊的文化面孔将成为一份报纸的识别条码和金字招牌.  相似文献   

17.
陈琳 《新闻窗》2008,(4):36-36
在很多报纸副刊受到冲击、版面大量减少的时候,贵阳日报的副刊版面不但没有减少,而且还有所增加,目前每星期有7个版的副刊。作为一张有28年历史的贵阳日报,总编们对副刊有一个共同的认识:我们是一张党报,一家报纸的副刊代表了这家报纸的文化水准,而报纸就是这座城市的名片。  相似文献   

18.
潘虹 《新闻实践》2014,(6):78-79
在网媒兴盛、文化娱乐新闻日益泛滥的时代,如何办好报纸副刊?在实践中,我们没有随波逐流,而是坚守本土文化,精耕细作,使得《文化周刊》成为温州日报的一个品牌栏目。来自读者的一片叫好之声,体现了社会各界对温州日报文化副刊多年来立足本土的办报理念的肯定,上级领导、主管部门也多次给予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9.
现代报纸副刊的演进速度可以说是飞快的,这在历史上也是很少见的。特别是以都市生活类报纸为代表的现代大众化报纸的出现,使报纸副刊理念与传统报纸副刊理念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现代大众化报纸副刊是一种“大副刊”,除了传统的综合性文艺副刊以外,它还包括大特写、讲述、各种专刊、周刊等,其内容无所不包,通俗易懂,其受众层面也逐渐扩大。大众化报纸副刊的出现,丰富了报纸副刊的内涵,给报纸副刊注入了新的血液。然而,现代大众化报纸副刊在发展、创新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有几个辩证关系是副刊编辑不得不面临和需要切实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报纸文学副刊不“副”,更不是“负刊”,而是为报纸增光添彩的“富刊”,既是报纸的特色和品位体现,也是政治家办报的责任和义务。办好副刊不仅有助于报纸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也彰显了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主管主办者应以有效举措办好副刊,承担起兴文化的使命职责。在互联网时代副刊也要与时俱进,在与正刊形成刚柔相济、呼应烘托效果的同时,吸引读者、团结作者,既要做好大众文学园地,又要积极创新,争取用更新更好的样式繁荣文学事业、做优做强报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