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孔德的社会有机体理论由三部分组成:社会秩序论、社会进步论和社会有机体理论下的方法论、伦理道德观、政治观和宗教观等。社会秩序论主要是关于社会结构和维持的问题,核心是社会和谐;社会进步论主要是说明社会变迁和发展的问题,他认为人的理性决定社会变迁和发展,人类理性发展的“三阶段”就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三阶段”。  相似文献   

2.
斯宾塞的社会进化史观有多重理论渊源,包括源自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思想.斯宾塞将普遍进化原理推及人类社会,认为生物学的进化理论同样适用社会学,由此提出了社会有机体论.斯宾塞对社会学学科的构建存在由自然科学的"物理"转向社会科学的"政理"的过程.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观念有合理的成分,也存在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一 综观古今中外的各种教育思想,认识教育研究的立足点大体有三种观点。第一种是社会本位观,第二种是个体本位观,第三种观点介于这两者之间。 社会本位观以“社会”作为观察问题的立足点,把社会和个体的结构看成是类似于“有机体”和“细胞”的关系,社会是有机体,个体是有机体的细胞,个体不能离开社会而存在。社会总处于决定性的中心地位,个体应服从、服务于社  相似文献   

4.
周朝伟 《英语辅导》2010,(1):191-195
对“翻译”概念的定义是翻译研究的起点,把“翻译”作为一个有机的生命体系来研究,是现代翻译研究中“文化转向”的具体体现,因为各类学科同属人类文化的范畴,“文化转向”本身就意味着多学科方法论的综合运用。把“翻译”作为一个像“社会有机体”一样的“有机体”,并运用文化符号学工具来进行透视,能够更好地展示“翻译”的全貌,从而有效指导翻译教学。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一片叶子的启示”,根据广义生态学关于“宇宙生物统一性的原理”分析了区域经济系统的生物器官形态和机能系统运动的特征,证明社会经济有机体与自然生物有机体生态运动的自然规律统一性,据此提出了把区域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相统一的生态设计原理——广义生态学设计原理.它是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原理相统一的新探索。  相似文献   

6.
晚清社会文化秩序上的失范,促使近代学人从价值理念的角度深层次地探讨中国贫弱、西方富强的原因以及如何拉近中国与西方先进文明的距离。严复的社会学思想在学理上深受斯宾塞等人的影响。他坚持社会进化论,主张社会有机体论。严复社会学思想有其应用理论形态,即“从物理到政理”及“国民素质论”,并用于解析中国近代社会,有实践品格。时代变迁的急速导致严复未能很好地消化而直接将西方社会学思想用于解析中国近代社会转型。  相似文献   

7.
把自然科学的“场”理论引入社会科学领域 ,用以研究思想政治工作 ,提示思想政治工作发生、发展、变化的动因、规律 ,这对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建设 ,建立一个良性循环的思想政治工作环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思想政治工作场的内涵所谓“场” ,就是“被看成相互依存事实的整体” ,以及由此引申的研究问题的方法。“场”论最初是爱因斯坦核物理学的重要发现之一 ,之后这一理论在数学等自然科学和格式塔心理学、政治决策学等学科中得到广泛运用。所谓“思想政治工作场” ,是这样一种特定构形关系 ,其中包括…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有机体是社会构成诸要素紧密相连的有机整体,是一个不断处于运动和变化的有机体。从伦理学的向度看,这一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达有机体的必然灭亡,科学预测了和谐社会的社会有机体的历史趋势。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论具有整体性、有机性和开放性的原则,其规范性表现为社会有机体论的实践性、统一性和矛盾性。  相似文献   

9.
孔德是在其实证主义和社会有机体理论的体系下阐述他的方法论、伦理道德观和宗教观的。他的方法论是实证的、整体的、有机的和科学的方法,认为应该应用这些方法进行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他的伦理道德观是从人性出发,强调爱他人、爱社会的情感和仁爱的爱他主义行为,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他的宗教观是他晚年思想的重大的转变,一反早年反宗教的实证主义,认为人人应该信奉“上帝之爱”并发扬“爱他主义”的仁爱,这样就能实现社会的和谐和秩序。  相似文献   

10.
近期来,写作界的一些同志对新的学科理论体系的建设提出了很多设想,有的同志把“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自然科学的方法论也引进移植到对文章写作原理的研究上来。对此,有的持否定态度,认为“三论”属于自然科学方法论,不能向社会科学引进移植,并认为这种移植是一种“饥不择食的现象”。这样以来,就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急需研究的新问题。本文仅就写作学引进信息论是否有必要性和合理性的问题作一些探讨,并以此就教于大方。  相似文献   

11.
政治因素——主权国家特别是传统大国基于国家民族利益所做出的政治抉择一是推动全球化运动的决定力量的社会发展现实,要求我们必须重新认识当代社会政治与经济的关系;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思想和恩格斯的社会发展“合力”论思想表明,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并不是单一的经济决定论,而是众多因素的辩证互动论;把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误解为单一经济决定论的深层原因在于没有看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实现的“实践转向”:由西方传统哲学的理论哲学理路转变为新的实践哲学理路。  相似文献   

12.
论儿童观     
论儿童观□姚伟万磊俊在现代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对自身认识水平的提高,儿童也有了新的形象。今天的儿童观继承了历史上的优秀文化思想传统,融合了当代社会对儿童的要求。现代社会把儿童视为社会的“花朵”、“未来”,儿童在家庭中成为“小皇帝”、“小太阳”,...  相似文献   

13.
社会发展基本规律是在社会有机体内部结构被揭示出来以后才发现的。因此,本文的任务虽然是探索马克思揭示前者的思想进程,但是,为了把这整个思想进程全部探索出来,必须从马克思揭示社会有机体内部结构的思想进程探索起。(一) 人类认识客观事物的进程,无论从人类个体或人类系统来看,总是要从现象开始。而从系统与个体的联系来看,个体又总是要以前人已达到的思想成果为基础,受到前人或同时代人的思想材料的影响。马克思对社会有机体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也是这样。一方面,他把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精神现象作为自己认识社会历史的起点;另一方面,他又受到当时在欧洲独占统治地位的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哲学的重大影响。马克思在开始其学术生涯时,首先涉猎的便是黑格尔哲学。黑格尔哲学的巨大功绩在于:  相似文献   

14.
古典进化论是西方民族学的第一种理论。它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探寻人类社会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并把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规律移植到社会文化研究中去。认为人类社会的文化发展也遵循生物进化的规律,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而形成这种规律的原因在于人类的理论的同一性,人的本质的相似性。在进化论学派中,泰勒是此理论发展的巨匠,因其功绩显著被称为“人类学之父”。文章主要论析了泰勒的进化论思想。  相似文献   

15.
社会有机体不同于生物有机体 ,它是在以物质生产为基本形式的人类实践中 ,通过社会分工和社会交往的中介作用 ,而创生和发展的。人永远是社会有机体的主体 ,同时又受社会有机体的制约。在这个问题上 ,西方的结构主义和人本主义的观点 ,都是片面的、错误的。  相似文献   

16.
为了阐述荀子政治哲学的整体内容及其历史意义的目标下,探讨如下四项问题:一、整理过去“礼”思想的研究脉络,思考它为何与苟子“礼”思想一直无法一起讨论。二、简述笔者在前书《荀子礼治政治思想之研究》中,如何探讨此项问题。三、提出能显现《荀子》“礼”思想的思想特质和历史角色的分析架构:即以“礼论”、“礼制论”以及“礼治论”来区分广阔的“礼”思想进而分析的观点。四、阐述《荀子》“礼治论”的若干思想特色。据于此,本文试图论证:荀子礼治论是具备超过“一王朝”、“一国家”之框架的视野,能涵盖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与生存方式之政治哲学。  相似文献   

17.
周朝伟 《英语辅导》2010,(3):215-219,227
把整个翻译系统看作一个“生生不息”的“有机体”是把握翻译本质的一种整体思维方式。广义翻译有机体可以看作社会有机体,翻译主体就是社会主体人;狭义翻译有机体是由五大翻译主体构成的复杂关系系统,各大主体都是“符号世界”里的“主体”,其相互之间的“阴阳互化”化生出翻译有机体的各种形态,演化出翻译有机体的全部历史。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4个方面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与自然科学的结合:(一)坚持和发展自然辩证法的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的传统,我们虽然有过曲折,但是在吸引自然科学家和哲学社会科学家进行革命、建设和研究方面,取得了成果。(二)这种结合有多方面的生长点,从社会各个方面来考察自然科学的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这个现代概念,提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极重要的位置上来。(三)科学方法论的研究是辩证唯物主义同自然科学结合的最重要的生长点;吸取苏联批判摩尔根遗传学的教训,坚持“百家争鸣”,历史证明科学方法的研究有多么重要的意义.(四)科学方法论的研究,一个是社会科学从自然科学吸取研究方法,一个是自然科学从社会科学吸取研究方法,为此,笔者对所谓反对“科学主义”、“唯科学主义”论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文化、历史背景中,有两种因素对中国古代辩证法影响尤为强烈:现实社会的矛盾运动与自然科学的发展.现实政治斗争的需要,促使中国古代哲学家们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运动时,着重探求“古今不变”的“治乱之道”;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他们从科学思想中提炼出一套辩证自然观,并将这种辩证自然观加以变形、放大,作为认识、整理、加工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全部对象世界的辩证思维框架.先秦辩证法史中的阴阳思想、五行思想、天地人相统一的思想,是这种辩证自然观、辩证思维的主要框架,它们在对自然科学思想进行概括、加工、提炼之形成,在“观乎天文”的自然科学的活动中找到自己的源头.  相似文献   

20.
陈昕 《华章》2011,(21)
弗朗西斯·福山认为,历史的发展动力是以“自然科学的历史机制”为辅,“为获得认可而进行的斗争”为本,属于精神动力论;但马克思却认为“现实的人”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属于本原动力论.通过剖析发现两者观点在根本上具有一致性,都受到黑格尔思想的影响(承认主体与客体的真实的矛盾对立),而人类历史的发展则是这两种动力论相互作用产生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