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数学概念中存在模糊,概念教学中的模糊是由概念自身的模糊、概念获得过程中的模糊以及人脑的机能所决定的必然现象;教学中应正视模糊性的客观存在,避免其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高中历史复习教学中,历史概念是重要构成内容,是学生分析历史问题,有效解决历史问题的基础。对此,笔者解析了高中历史概念,并结合相关试题谈谈历史概念在高考历史复习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把握好历史概念,是新课标对我们的新要求。掌握历史概念,提高了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促进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还对高三学生历史复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历史概念的定义和对高三历史复习的重要性,并对如何贯彻实施历史概念的复习方式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龚洁 《考试》2010,(7):60-62
掌握和运用历史概念是历史学科学习的基本能力之一,历史概念也是高考命题的基本思路之一,所以利用经典试题掌握和运用历史概念是我们备考复习的基本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历史概念是组成历史知识的基本元素,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是学习和掌握历史基础知识的重要环节。中学历史教师应加强对历史概念的教学,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认知冲突是联结学生固有经验与新知识的桥梁,引发认知冲突是激励学生历史概念形成的契机与条件,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发和利用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历史概念。  相似文献   

6.
中学历史是一门依据唯物史观基本观点并借助教学材料阐释历史概念(包含历史人物、历史观象)及历史发展阶段的人文基础学科.历史阐释就是学生运用多种技能和思维形式解释历史概念的过程,它是中学教学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历史学科的知识体系,说到底就是由历史概念体系构成的.因此,历史概念教学作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越来越引起广大师生的重视.对历史概念的考查,也是近年来高考命题的重要内容之一,如2001年文科综合卷中的"宋代教育"、"兼容并包"、"门户开放"等;2002年文科综合卷中的"欧洲联盟"、"联合国"、"工业革命"、"丝绸之路"、"<清明上河图>"等.实践证明,没有对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深刻分析及灵活运用,是难以达到高考要求的.  相似文献   

7.
历史概念是构建历史知识体系之“网结”,是形成历史思维能力之“基石”。因而“形成和运用正确的历史概念,是理性地认识历史的起点,是历史学科各项能力的‘基本’。”掌握、运用历史概念,不但是《考试说明》和历史教学大纲的要求,也是高考能力考查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过不了历史概念关,就难顺利通过高考关。然而,历史概念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尤其在高三历史备考复习中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致使学生对历史概念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导致高考解题常常失误,落得事倍功半的结局。历史概念,是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人物所作的抽象的概括,是在…  相似文献   

8.
王学新 《考试周刊》2011,(82):167-168
随着中学历史教学改革及高考历史科命题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历史学科概念的考查,愈来愈引起广大中学历史教师的关注,历史学科概念的形成,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教学环节。历史学科的基本概念可以划分为史实概念与理论概念两类,但就整个中学历史教学的情况看,对基本概念教学,尤其是理论概念教学,尚重视得不够。加强历史学科的概念教学,不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种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9.
历史概念包含历史知识概念和历史理论概念,是对同类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共同特征的进一步理论概括。加强历史理论概念教学,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历史理论概念,进而形成历史思维能力以及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0.
历史教学中,学生对一些历史概念模糊不清,缺乏明晰的认知。这不仅影响了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更影响着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在高中历史概念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准确把握历史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使学生能对历史概念进行对比辨析。  相似文献   

11.
教学历史知识性概念,既要使学生掌握概念的外延,也要使学生掌握其内涵,首先得使学生掌握概念的外延,而后才能研究概念的内涵。要获取最佳的历史知识概念教学效果,教师除了自己生动、准确地描述历史事件外,还要善于把学生的记忆引向他们已经知道的历史事件,借助于历史课以外的力量教学历史。  相似文献   

12.
历史概念在高三备考复习中是十分重要的。历史概念是构建历史知识体系之“网结”,是形成历史思维能力之“基石”。因而“形成和运用正确的历史概念,是理性地认识历史的起点,是历史学科各项能力的‘基本‘”。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历史科《考试说明》关于历史学科能力的四类十条要求中,第一条即要求考生必须具备“再认再  相似文献   

13.
“民俗”这一概念产生以后,不断地被阐释,而中外学者做出的任何一种阐释都不是民俗阐释的终止,没有所谓标准的阐释,因而对民俗概念的阐释就一直在进行。因之,民俗概念就有了自己的“历史”一一认识主体对民俗的理解过程。民俗处在历史的进程中,这就为民俗的阐释预设了潜在的空间,也决定了我们对它的充分理解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对“民俗”的阐释是民俗学者始终要关注的基本课题。  相似文献   

14.
历史教学中,讲清历史概念是最基本的要求。概念不清楚,帮助学生形成对历史现象的基本认知便是空话,更谈不上让他们认识历史规律了。从这个角度讲,历史教学就是历史概念的教学。尽管“历史概念不等于历史教学的全部”,但是如果在历史教学中模糊了历史概念,就肯定不是合格的历史教学。  相似文献   

15.
历史概念,是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人物所作的抽象概括。是在历史表象基础上形成的对历史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在历史教学中可以通过历史比较、引用诗歌、历史图表、迁移规律等方法,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完整的历史概念。  相似文献   

16.
概念是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历史概念是人们对历史事物本质认识的反映,历史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形成历史概念,这是中学历史教学过程的本质特征,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智能的核心,是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首要环节。进行历史概念的教学,主要依靠教师的指导,运用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形式和方法,经历一定的过程,并逐步充实和完善,最终发展到历史概念体系和历史理论概念。  相似文献   

17.
语言主体认知机制的局限性决定了模糊概念的客观存在性。受所指概念模糊性的影响,原语模糊词与其译语对应体(精确词或模糊词)无法实现完全对应的转换关系。双语所指概念应用区域不能完全重舍是造成模糊词语际转换障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查亮亮 《考试周刊》2012,(90):126-127
历史概念是在一定的史学理论指导下,人们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等的概括与总结。在中学历史教学中首先需要厘清历史概念进行。  相似文献   

19.
直观性原则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原则之一,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感知和具体的知识,使概念的形成过程有事实、实物和形象为基础。历史作为过去人类活动的记录,具有不可复原性。这种特性决定了历史教学要在尽可能多地掌握历史材料(文物建筑、图画雕塑、文字记述、口碑传说和音像资料等)的基础上,较为客观地认识历史。于是,直观性便是呈现历史材料最好的方式,便于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地感知历史的发展进程,重现历史表象,由表及里地探求历史的实质。  相似文献   

20.
在历史学习与历史教学中,对历史概念进行分类,并解剖其构成要素是很有必要的。这里,我们结合历史学的特点和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就此谈谈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