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实就是正在发生的历史,关注现实材料正是为了服务于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服务于实现历史教学的最终目标———“培养能客观认识现实并解决社会问题的高素质人才”。在课堂教学中,现实生活材料的巧妙“嫁接”运用,犹如在教学各环节的“链条”上注入了一些“润滑油”,使历史教学显得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从而收到柳暗花明之情趣、水到渠成之功效。适应时代的要求和社会的发展,历史教学必须“小课堂”联系“大社会”,高屋建瓴地指导和帮助学生从象牙塔里走出来,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观察人类历史长河,洞悉社会现实,预见未来。在现…  相似文献   

2.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规定选择教学内容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生活”;在培养学生目标上,要求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学会运用科学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这实际上就是要求历史教师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下,把历史教学与现实衔接起来,即要达到“以史为鉴”的目的。我认为“以史为鉴”既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核心,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悄然出场。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更善于乔装打扮,选材更加广泛,手法更加多样,策略更加迂回,以多重方式间接虚无抗日战争史,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造成了挑战。对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应在把握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主要手法及危害、出场原因的基础上,“破”抗日战争史中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之害,“立”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中流砥柱之形象。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将抗日战争史学术研究与课程教学有机结合,增强课程的学理性;引导学生树立唯物史观和大历史观,把握抗日战争的全局与主流;弘扬抗战精神,贯通抗日战争史的“历史、现实、未来”。  相似文献   

4.
“鉴前世之兴衰,考古今之得失”,借古鉴今,服务现实,把握未来,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这是历史教学教育工作的基本目的。然而在我们长期的历史教学中,一些教师却淡化了时事教育.回避了社会热点、焦点,不能有效地占今结合,以古借今。明显淡化了历史教育的社会服务性,没有让历史起到“镜子”的作用。为有效地把历史教学与历史教育服务现实结合起来,历史教学需要多关心时事。  相似文献   

5.
高校历史教学存在忽视中学与大学历史学习的联系与区别、忽略历史教学的人文性、单一教学考核与评价、弱化学生主体地位等问题,尤其是线上教学,没有可视化、现实的教师空间环境,学生处于“非参与”状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改变教学理念与方法,以“翻转课堂+导学案”的模式,使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的全过程学习中,都有“本”可依,有“目”可循,实现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6.
普通高校非历史专业的历史教学存在许多问题,如教材陈旧、教学注重对史实本身的讲解、缺少与现实的结合、教学手段单一等。因此历史教学应融历史与文化、历史与现实于一炉,并辅之教学手段和教学效果考核的改革,使历史教学真正发挥它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马慧芳 《教育与职业》2006,(17):152-153
为提高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的教学实效,使之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教师应在教学中尽量做到“四个结合”,即结合近现代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历史实践,寓论于史:结合社会现实,并根据学生的思想实际,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结合地方优势,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结合毛泽东的原著,使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的内涵。  相似文献   

8.
现实的联系     
历史教学要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这是新课改所倡导的精神,《历史课程标准》也提出了历史课“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很多中学历史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积极体现这一课程理念,在讲授历史问题时注意联系现实问题,包括联系当前国际局势的问题、现实社会问题、实际生活问题、学生思想问题,等等,力图为历史课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9.
蒋敏 《江西教育》2023,(15):32-33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发掘德育素材,渗透德育观念,引导学生的德育实践,从而追寻“历史之真”“历史之善”“历史之美”;要借助历史长河中相关的事件、人物等,渗透与融入德育。教师要通过初中历史教学的德育化,充分地发挥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彰显历史学科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10.
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一套“数学现实”——用数学概念、数学方法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总体。由此不难得出,教师和学生肯定拥有各自不同的“数学现实”,教师的重要任务应该是了解、确定各类学生的“数学现实”并努力使之尽可能地丰富、扩展。而数学教学中常有如下现象:教师依据教材、教参和自己的教学经验对习题的解答进行设想并据此教学。这里教师根据自己的学识与对班级学生实际的理解进行的对习题的解答应看作是教师的“专业数学现实”。这种“专业数学现实”,由于教师与学生在学识、能力方面的巨大差距而更具有“专制性”——它常常完完全全地左右学生的思维,控制学生的行为。殊不知,学生的“数学现实”的程度和范围可能不如教师,也可能在某个方面超越教师!  相似文献   

11.
传统历史教育大多采用苏联凯洛夫的“五段教学模式”———“激发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课”“运用巩固”“检测效果”。应该承认这一模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是常规教学常用的一种模式。但是这一模式又有其自身的不足,即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存在“满堂灌”“填鸭式”“独角戏”等弊端。要想改变这些弊端,就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一、以人为本的历史教学应回归学生的现实生活现实是历史的立足点、出发点,也是历史的归宿。历史与现实的这种关系,决定了我们的历史教学也应该回归现实。然而当前…  相似文献   

12.
一、“识今通史”教学的思路与实践 1.教学思路:体现学生学史的主体性 “识今通史” 教学是教师根据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却疏“史”(历史教学内容)而近“今”(当今世界时事)的特点,指导学生主动“识今”,以此为突破口和联系点,达到最终“通史” 的目的,反之,则“通史”而能“识今”。即是通过对现实与历史的“融会贯通”,完成历史教学任务,开发学生历史学习潜能。  相似文献   

13.
首先,教师要重视自身素养的提高。由于传统历史教学的弊端,所有教学都围绕“中考”、“高考”的指挥棒而转,所有课程设置都只有一个目的,即提高考试分数。所以教师们只注重单纯课本知识的灌输,而不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造成教师自身拥有的知识面过窄。历史与现实不是脱节的,教师不应该只局限于拥有历史知识,应该博采众长,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充实自己,使历史能够与现实紧密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4.
在初中历史课的教学中,实施“快乐教学”,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愿学、爱学、从而提高学生实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导语的精心设计、史实故事化、历史和现实的有机结合等途径,对“快乐教学”方法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实施以人文性为指向的初中文言文教学,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树立历史意识和现实意识,运用历史眼光和现实眼光,分析认识文言文蕴含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6.
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下,历史教学要实现学生“养成学会生存,生活和发展的经验.最要紧的就是培养学生根据历史的经验思考和认识现实问题”,“并为未来提供明智选择的基础”,其宗旨要使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生存,养成正确的历史态度和社会态度。”  相似文献   

17.
教学论应重视学生作业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学论研究存在着“重教轻学”的现象。作为对“学”的研究的作业问题研究之缺乏是其主要的表现。这种状况的出现有其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教学论应当重视学生作业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黄苗祥 《中学文科》2009,(12):62-63
一年一度的高考已日益临近了,现正是备考复习教学工作极为紧张的时期。高考文科综合的命题“以问题为中心,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现实重大的社会问题为素材”,目的就是要“实现对考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与考查”,体现了“现实问题历史联系”、“隐性考查学科知识”的特点,要求考生用历史知识来透视和解决现实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具有明显的导向性。  相似文献   

19.
教学活动是智慧与情感融合在一起的、人类追求文明的活动。教学的这一本质属性决定了教学不能没有美。因为我们的教学对象正是一群天生爱美的儿童,我们的教材更是从不同侧面显示着、蕴含着自然之美、社会之美或艺术之美。我们的教育目标又是促进全体儿童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学理应充分地体现美、利用美。但是现实中我们的教学却常常忘却了“美”,远离了“美”,忽略了“美”的功能、“美”的形式,以单纯“告诉”的方式推进教学过程。“老师”与“学生”的分工是“老师把知识告诉学生”、“学生则把老师讲的知识听好记住”。缺乏美感的…  相似文献   

20.
中学历史教学应抓好四个“三”殷文鼎如何搞好中学历史教学,积多年之经验,我认为必须把握历史学科的特点,抓好四个“三”。一、精心备课,做到“三化”。“教”与“学”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教师在强调学生“学”的效果的同时,也必须注意自己“教”的效果。备课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