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以前的作文教学,教师为分数,让学生抄范文、背范文,鼓励学生考试时照搬范文的句段。学生平时没有扎实的习作训练,没有一定的习作基本功,没有养成想象思维、创新思维的习惯,没有创造能力,所写成的习作大多是成人化的、模式化的,没有童趣、童真。这样的习作当然是没有个性的。新课程标准指出:应“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在这样新的理念下,到底要不要仿写?怎样模仿?  相似文献   

2.
朱小朋 《教师》2013,(33):30-30
学生进入三年级,真正意义上开始进行习作训练。写作的方法是多样的.可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对作文有一定的畏难情绪,怎样在作文起步阶段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呢?笔者认为仿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学生降低习作的难度,引发、拓展学生写作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小学生的习作是一种表达训练,要强调顺乎儿童天性,遵循表达训练规律。尤其要注意放手,让学生写放胆文,愿意写什么就写什么,愿意怎么写就怎么写。我把这种作文概括为“舒畅作文”。必须注意,让学生自由作文,这里强调的是心态、心理,决非放任自流。学生习作属于教育教学范畴,必须  相似文献   

4.
状物,就是具体、形象地描写动植物或其他物品的特征、形态、色彩、质地等等。状物是习作训练的重点之一,只有学会了写好一个物,才能写好一片景。那么怎样引导学生写好状物习作呢?  相似文献   

5.
郭萍 《今日教育》2011,(7):87-87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语文园地四”出现了“看图写话”最基本的专项训练。这是作文教学第一次在教材内容上出现。虽为学生习作课,但它的教与学不是按照是成型的完整作文教学方法和路径就能实现的。教师教学的状态与质量,对开启学生作文大门的意义和责任重大。怎样执教这样重要又几乎没有写作任何要求的原始写作课?经过实践和研究后,我们得到这样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6.
小练笔是学生良好向作文习惯形成的基础.是教师对学生进行习作训练时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对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有着拳足轻重的作用怎样使随堂随文练笔真正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
田建华 《学周刊C版》2010,(10):116-116
小学生习作指导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怎样有效地指导学生习作呢?我认为首先是教师习作理念的转变,教师要明确小学生作文的性质是练笔,是习作,不是创作。习作就是用笔说话,就是让学生写最想说的话,放飞童心,放飞思绪,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那么,怎样具体指导学生习作呢?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作文训练中,“有具体内容”是一项基本要求,而大部分学生习作时最困难的就是不知怎样把内容写具体。因此,在作前指导中启发学生怎样把内容写具体便成为教师的主要研究课题。在作文教学的实  相似文献   

9.
仿写不仅可以让作文教学更加直观,而且更有利于学生掌握一定的习作方法。教师可指导学生于修辞手法处仿写,使其言之生动;于写作顺序处仿写,使其言之有序;于写作手法处仿写,使其写有章法;于文本空白处仿写,使其学会想象。  相似文献   

10.
习作来源于生活,而生活又是多样化的,因而学生的习作也应是多样化的。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往往是老师把学生固定在一个模式上,不给学生一个全新的空间,这种做法,就会扭曲学生对生活的正确认识,让那些本应该丰富多彩的、充满灵气的作文变成僵化的、呆板的、充满着空话、套话的作文,还称之为“得意之作”。在新课程的作文教学中,怎样做才会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我认为,应该在习作训练中把所学知识与实践生活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以创新为核心、贴近生活、突出个性、充满生命活力的、开放式的习作大课堂。使学生爱写、会写、善写,写出真实的生…  相似文献   

11.
在小学习作训练系统中,想象习作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想象习作训练的方式是多样的,看图写故事就是其中的一种。在看图写故事的过程中,如何依纲据本,指导学生的习作达到要求呢?笔者以为,可以采取以下的四步曲:  相似文献   

12.
陈淑华 《师道》2009,(2):34-35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作文教学中,如果手头没有好的蓝本,如同巧妇没了米,又如何能将学生的习作烹成一道色味双美的佳肴呢?由此可见,作文教学最忌“无本宣科”。对于小学生来说,作文太过抽象,但是语文教师如果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能结合教材开展仿写训练,那么作文教学就会变得形象起来,而不是无的放矢了。  相似文献   

13.
多少年来,学生的习作训练,都是在老师规定的题目、限定的内容、指定的方法中进行的,发挥不出主动性和创造性。我在学生习作训练中,以激发习作兴趣为前提,让学生轻松自如地用“我”之笔,写“我”之见,抒“我”之情,扬“我”之趣,效果颇佳。一、注意命题的针对性习作命题要尽可能  相似文献   

14.
修订版《大纲》对学生习作的要求特别强调了一点。就是“有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从内心产生一种奋发学习的动力,能使学生产生学习习作的强烈欲望。就学生学习习作来说;教师一旦激发起学生的习作兴趣,学生就会自觉地写,刻苦地练,从而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正如赞科夫所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儿童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总之,兴趣是作文的一种良好的、有力的刺激和动力的源泉。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呢?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  相似文献   

15.
每每提起作文.学生都是心存畏惧。教师也往往感到头疼。尽管从立意到选材,从结构到语言,教师的指导可谓头头是道,无懈可击.但学生的习作却总是干巴巴,毫无生趣,与他们活泼富有朝气的个性极不相称。这是为什么呢?我认为这是习作教学与学生生活相脱离的结果。只有同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让生活成为学生习作的不竭泉源,学生才会有话可写,才能把习作写真实、写具体、写生动,才能消除对习作的畏难心理.唤起对习作的浓厚兴趣。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学生作文能力低下,这与阅读教学只重课文内容理解、感悟,不学文章表达,不做表达训练很有关系。因此,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训练点,通过词汇积累、仿句仿段,把习作基本功训练有机地融入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最终夯实学生的习作基本功,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王惠珍 《新疆教育》2012,(16):119-119,70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作文训练提出了明确要求,特别是学生自改作文能力的训练,对中年级提出:“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句子”;对高年级提出:“能初步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高年级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近一半的作文题目明确要求学生作文写成后要进行认真修改。可见,放手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是当前作文教学中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只有改革教师“一统天下”的作文批改模式,放手让学生自己改文,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把作文批改看成是作者份内的事,让他们在作文批改中动脑、动手,提高作文素质。在平时的语文教学和习作训练中,我有意从一些方面激发和培养孩子自改作文的能力,从而也培养了孩子做事认真负责的品质。  相似文献   

18.
丁家才 《海南教育》2014,(18):32-33
纵观人教版小语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至六年级的习作训练,都是采用“命意”方式来要求学生作文的,“命题”的几乎没有。但学生的习作又不可能没有题目,而且学生考试的时候,作文不写题目也是要扣分的。所以怎样指导学生命题,就成了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小学生习作应该怎样批改?怎样写好习作的批语?这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面对写作水平参差不齐的作文。我们教师常常无从下批。而教师的评改。不仅影响学生以后的写作。还影响学生的心理和感情。评语正确地反映出学生写作中的甘与苦.学生更是引为知己.评语明快指出作文的优点与不足,使学生对自己习作中存在的问题一目了然。学生在阅读评语时受益良多。就会把评语视为摸索前进中的一盏明灯。  相似文献   

20.
郭黎明 《江苏教育》2007,(14):18-19
所谓“小练笔”就是围绕某一个重点或中心,进行范围小、篇幅短的习作练习。在阅读教学中,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进行小练笔训练,不仅可以减缓作文的坡度,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而且可以促使学生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小练笔训练呢?下面谈些具体的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