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语文教材一再改革,内容不断有新的变化。增加了专题,比如七年级的“荷”“狼”,八年级的“长城”“汉字”等。还有许多语文活动的设计和方案,比如八年级的“当一次主持人”“假如我是导游”“一次集体视听活动”等。这些内容的增添初衷是好的,可以从各个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综合培养学生的素质。但是,这些内容设计得再美好,如果与实际脱离的话,也会大打折扣。在一些名著推荐与阅读活动中,无法解决书的问题,不可能让每个学生都去买,毕竟有的学生家境还是比较困难的。去借,也根本无法一下子就借到那么多本。只有几本的话,也无从解决略…  相似文献   

2.
《语文》(湖北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综合性活动主题是“我的作品”。在备课时,我首先思考如何结合任教年级学生特点,如何落实新课标目标要求,如何选择生动有效的活动方式,进行一次关注社会,走入社区,围绕校园,用学生的参与合作精神开阔视野,锻炼实践能力,同时展示学生的综合性学习成果的语文综合性活动。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教委决定,今年在全市小学一年级起始阶段设置2~4周的“学习准备期”,帮助孩子更好地进行幼小衔接。在这段时间,语、数、外等各科的学习时间、内容均发生变化,进度放慢,内容减少。同时设置“综合活动”取代拓展型、研究型课程,让学生在活动、游戏中顺利实现幼儿园到小学的平稳过渡,注重学生学习兴趣和习惯培养。  相似文献   

4.
从一年级下册开始,教材“专题式”整合内容,每单元均以“异语”点明专题,并由一篇识字课,4篇或5篇主体课和语园地组成。  相似文献   

5.
这是一次全镇的课改展示活动。宋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语《西门豹》一课。在教学中,宋老师胸有成竹,游刃有余,如行云流水般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们也学得津津有味,如痴如醉,师生配合默契,课堂气氛高潮迭起。结课时,宋老师对全体学生深深鞠了一躬,温柔而亲切地说道:“谢谢同学们的配合。”整节课在全体听课老师和学生的掌声中落下了帷幕。  相似文献   

6.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是新“课标”确立的教学理念,“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标”倡导的学习方式。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激励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放手让学生走出本,走进生活,去主动地学习、探究、体验。但是,让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走出本,他们能走多远?走进生活不会蒙头转向吗?课程改革既然是一场“校园革命”,总得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斟酌再三,我决定以人教皈语第八册《鲸》这篇说明的教学,来尝试一下“放手”的滋味。  相似文献   

7.
本学期的作文教学,我们组织五年级学生进行了“什么是幸福”、“感悟诚信”、“选择坚强”等专题作文练习的尝试。这种专题作文练习的具体操作过程是:一、接近阅读在学生明确这一次作文练习的中心话题之后,以“活页文选”的方式供给学生四五篇精短美文,让学生在课余自主阅读。(自主阅读的时间一般为一周)“接近”,指的是这些阅读材料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与精神需要。选文的意蕴内涵相同,内容各异,但都是学生熟悉的人和事,其间有许多学生自身生活的影子。二、讨论生活待学生自主阅读,有所涵泳之后,采用课堂对话交流的方式,要求学…  相似文献   

8.
黄剑生 《天津教育》2004,(10):39-41
那天,我的朋友——一位有36年教龄、如今仍在第一线执教的老教师,带着一份五年级学生的语试卷来找我,说是向我“讨教”来了。  相似文献   

9.
案例:四年级的一堂作课上.语老师布置学生写“一件事”。针对班上学生一贯无话可说、“内容不具体”的特点.老师煞费苦心地找来了一段描写邮递员冒雨送信的录像让学生观看.观看前提醒学生看清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观看后让学生完成习作。本以为经过这样一番指导.学生的习作一定内容具体、人物形象生动,可事实却与老师的期望相差甚远。  相似文献   

10.
蒋卉 《小学语文》2008,(1):111-115
一、教材编排意图 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我的发现”是自主学习方式的重要体现。承接四年级上册“我的发现”的编排特点,本册依然主要通过两个小学习伙伴对话的方式呈现学习内容。与一至三年级相比,内容由以前的发现字、词特点为主,逐步转向以发现句、段、篇的特点为主。教材共安排了八次学习内容,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了解一些语言现象,初步掌握一些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1.
《现代特殊教育》2003年第五期上刊登了江苏省如皋聋哑学校丁山燕老师《聋校新编语教材之管见》一,丁老师在中提出“新编聋校一年级语教材应删除汉语拼音的有关内容或降低对汉语拼音的教学要求”的观点,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提出来与丁老师商榷。笔认为汉语拼音内容绝对不能删,原因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2.
“探究酒精对水蚤心律的影响”是初中生物课程标准的“活动建议”内容。在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远离烟酒”一节中,编者旨在通过此活动,让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并理解“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此活动包含了探究活动的设计实施到交流评价等环节,在课堂上体验一次完整的科学探究,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3.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下两册单独安排了7次“实践活动”课,这些“实践活动”的内容与设计都以探索为主线,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以多样化的活动形式.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获得更好的发展。具体来说,实践活动主要分两种类型:一种是操作型的;另一种是场景型的,即在具体的场景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呢?下面谈谈我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14.
丁佳 《中文自修》2001,(4):26-26
有人认为:语文,语文,会说话不就得了吗?其实这么认为就次错特错了。语文,不光有个“语”字儿,还有一个“文”。“文”包括着两层含义——文字和文学。一年级起,我们就和文字打起了交道。现在,在字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5.
唐晓芳 《江苏教育》2005,(5B):16-17
近日,笔对十几所小学的语练习题型作了抽样调查,发现情况并不令人乐观。总体看来,与学生天天打交道的语练习题不外乎为练而练,大致类型有以下几种:1.机械题型——这类题型,几乎充斥于小学一年级至六年级的练习之中。有的教师不论对象、年级、内容,布置给学生的练习总是抄字、抄词、组词、抄句、造句等。由于题型的机械单调,缺乏针对性与趣味性,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创新性。  相似文献   

16.
综合性学习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崭新内容,综合性学习课的设置,对教育教学来说,是一项重大改革。语综合性学习作为和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并重的一个学习板块,第一次被写入课程标准之中.充分体现了语学科的基本目标,即全面提高学生的语综合素养。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应予大力倡导。”在教学过程中,综合性学习是学生最喜爱的,这与活动理念新颖、活动内容丰富、活动方式灵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下面,笔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谈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巫新秋 《中学教育》2006,(11):50-50
女儿小学毕业考试前要复习小学阶段所学的古诗,于是我对她六年来所学的古诗进行了汇总。发现她所使用的苏教版教材在小学语教材中共安排了64首古诗词,分别以讲读课(含“包诗”的形式)、阅读课、练习中的“读读写写”三种形式出现。即将毕业的六年级学生,他们对64首古诗词的掌握情况怎么样呢?带着这样的问题,2006年6月15日,我对一所小学六年级一个班的53名同学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的内容是让他们写出6年来以讲读课形式出现的10首古诗,其中一、二年级各一首,四至六年级每个年级两首。结果默写的正确率为83.9%。  相似文献   

18.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安排了三项活动。一、分门别类辑古诗。请学生自选专题,编辑诗集,传阅交流。二、别出心裁品古诗。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换一种艺术样式来表现”古诗词的内容。比如, “可以将柳宗元的《江雪》画成一幅画,  相似文献   

19.
新教材的一大特点,就是变以前的听说训练为口语交际。这也是现代社会对学生语能力的一个新要求:“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本着这一要求,经过对一年级一学期的口语交际教学,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20.
胡红波 《湖南教育》2006,(12):26-26
新课标对1年级-3年级学段的实践活动要求是: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进行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重要途径.在本学段,教师应组织学生开展生动有趣的活动,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过程.人教版教材每个学期都安排了1~2次实践活动内容.一年级上册的两次活动内容,主要是以学生的游戏活动为主,让学生通过游戏从中发现并解决有关的数学问题.但在实施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困难:一是因为班级人数过多,活动难于组织,致使课堂要么成了纯游戏课,要么成了纯数学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