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朱自清先生曾说过:“没有受过相当的要问讲习的训练或是没有受过相当的咬文嚼字的工夫的人,是不能了解大意的,至少了解不够正确。”阅读教学的重点就是培养学生对语言的移情审美能力。《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品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语文课就应该在浓浓的语文味中,在满怀诗意的情境中,在丰富的语言想像中,让学生通过品读语言文字,去享受语言的魅力。  相似文献   

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性质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种工具性很大程度体现在语言上。首先,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正如斯大林所说:“语言是手段、工具,人们利用它彼此交阮交流思想,达到互相了解。”(《论语言学的几个问题》)没有全社会懂得的语言社会便会停止生产,便会崩溃。  相似文献   

3.
关于语言     
周鹤 《双语学习》2010,(5):21-21
英语中.“set(放、树立等)”的意思最多。 在英语中,没有词和“month”同韵。  相似文献   

4.
语言储蓄所     
苦于没有有效的办法引导和激励,我们常为学生被动低效的背诵而犯愁:教学中,我以“语言储蓄所”为载体.建立起推动背诵的动力机制.学生在“仿真式”游戏情境中.背诵的兴趣和潜能得到了有效激发,记忆犹如长上了翅膀。  相似文献   

5.
周一贯 《河北教育》2000,(11):18-20
著名语文教学专家刘国正先生说得好;“语文教学艺术,不仅是教学方法问题,首先是教学思想问题。”①教学语言的艺术,也不仅仅是方法、技巧的问题,同样是教学思想问题。因此,“真诚感”,不仅是教学语言应有之义,而且是教学语言艺术的灵魂。 听特级教师和优秀教师的观摩课,我们不仅折服于教师娴熟的语言技巧,更敬佩他们对教学的深刻理解,对事业的忠诚和对学生的挚爱。一位特级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用“惊讶”一词造句: 生:老师,我造的句子是:“孙悟空被压在山下五百年还没有死,我感到很惊讶。” 师:这个句子适得男,不过,侧是…  相似文献   

6.
人格是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和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似乎是一个很学术的名词,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观察到“人格”。比如,一个孩子乐观自信,不怕失败,活跃而有创造力,我们会说:“这个孩子具有健全的人格。”若一个孩子没有安全感,常常自卑,或常主动攻击他人,我们会说:“这个孩子可能有人格障碍。”  相似文献   

7.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语文教学语言艺术,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有相当重要的示范性和感染力。古人云:“称师善教,如坐春风之中。”语文课堂上,老师课前精心设计、着意刻饰的预设性语言应该像沁人心脾的春风一样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学生封存的记忆,开启学生幽闭的心智——先声夺人、以情动人的导入语,使学生们的思维情感迅速合拢,或激发情感,或制造悬念,让学生对新的学习任务充满期待;  相似文献   

8.
“自主学习”是语言学习者实施语言学习的另类学习方法和策略。“自主学习”除“自主”因素外,还有诸多影响“自主”程度的环境因素。全面了解和把握“自主学习”,理清影响“自主”的干扰因素,发挥“自主学习”的自主、独立、个性等积极因素,有益于语言学习者学习水平和语言能力的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讨论徐德江的索绪尔研究系列论文中的几个问题:徐德江对索绪尔的主要贡献和局限认识,对索绪尔口语书面语观的认识,以及徐氏自视极高“标独功能”和“结合功能”。我们认为徐氏没有正确理解索绪尔的语言理论,并产生了一系列的误解,这种错误认识需要澄清。  相似文献   

10.
科学语言和艺术语言如鸟之两翼,一起组成了语言的整体。科学语言和艺术语言各有特点:科学语言是供认识的,艺术语言是供欣赏的;科学语言遵循“定法”,艺术语言寻求“活法”;科学语言“以理造言”,艺术语言“以情造言”;科学语言语义稳定,艺术语言语义多变。  相似文献   

11.
方铭 《教学随笔》2011,(6):17-18
中考作文,语言因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语言是文章的外衣。外衣的漂亮与否直接会影响人们对“穿着者”的看法,所谓“三分人才,七分打扮”是也。没有娴熟的语言技巧,如同没有精良的手艺,难以把一块用事实与思想凝聚的“高级布料”,  相似文献   

12.
余璐 《文教资料》2014,(22):16-17
“语言相对论”即“萨丕尔-沃尔夫”假说,指的是语言制约思维,思维反作用于语言。这一假说曾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引起相当反响,但之后因其涉及面繁杂,而沃尔夫本人于1941年去世,在去世之前并没有对其假说进行证明。另外,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乔姆斯基普遍语法逐渐盛行,以致“萨丕尔-沃尔夫”假说曾一度销声匿迹。直到20世纪90年代,研究者们才开始重新考量这一假说,并试图用更科学的方法证明它,尽管有很多学者描述了“语言相对论”的发展,但对其脉络的勾画还不是特别清晰。本文根据“语言相对论”发展的时间段和研究者对其研究的程度,把其划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初期、中期和后期,希望能给“语言相对论”感兴趣的同仁们以参考。  相似文献   

13.
张红叶  马富强 《现代语文》2007,(4):117-117,107
语言是文章的基本材料,书面语言只有做到准确、得体、流畅,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才能为别人理解。在此基础上,还要使文章有“文采”。孔子日:“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江苏省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教授对此有一段精彩的论述:“高考作文必须有‘光辉’。没有‘太阳’总得有‘月亮’;没有‘月亮’总得有‘星星’;没有‘星星’总得有‘萤火虫’吧!  相似文献   

14.
“闲聊”作为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在国内是一个相当新的研究课题。基于德尔·海姆斯的“交际能力”这一概念,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展现了“闲聊”全新的不为人知的一面。在人类学、心理学和女性研究先前对“闲聊”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旨在为深入地理解“闲聊”的社会功能,总结出人们在“闲聊”中所运用的语言策略。研究发现:人们在“闲聊”过程中运用了各种语言策略来促进内部团结,重建社会规范,塑造正面的个人形象等。  相似文献   

15.
曾婷 《成才之路》2010,(23):81-81
古人说得好:“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行为科学也认为,一个人在没有受到激励的情况下,他的能力仅能发挥20%~30%,如果受到正确而充分的激励。能力就有可能发挥到80%~90%,乃至更多。所有这些都说明,“激励”是课堂教学中不可轻视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用田野实地调查法对库克西鲁格乡瓦窑本村所获得的一手资料,利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归纳而形成文章。调查结果显示:瓦窑本村塔吉克族单语型人少,双语型和多语型人较普遍。单语型人群只会讲塔吉克语,且几乎是女性;双语型人群主要是讲“塔吉克语—维吾尔语”和“塔吉克语—汉语”;多语型人群主要是讲“塔吉克语—维吾尔语—汉语”或“塔吉克语—汉语—维吾尔语”较多。其中“塔吉克语—维吾尔语”型人群和“塔吉克语—维吾尔语—汉语”型人群主要是中老年人,“塔吉克语—汉语”型和“塔吉克语—汉语—维吾尔语”型人群主要是青少年。瓦窑本村塔吉克族对本民族语言的情感十分深厚,目前瓦窑本村塔吉克语的使用情况还没有面临濒危的危机。  相似文献   

17.
语文,自1902年独立“门户”以来,似乎就没有过上几天安宁的日子:前天是“文”与“道”的“大打出手”,昨天是工具性、政治性、思想性的“分分合合”,今天是文学派、语言学派的“水火不容”……“内忧”此消彼长,“外患“接踵而来。1997年,社会各界口诛笔伐,一句“误尽苍生是语文”的责难把语文钉在了耻辱柱上。  相似文献   

18.
张学英 《江苏教育》2007,(10):53-53
一、疏导:要走进童心 乌申斯基说:“为了从各方面教育一个人,就必须从各方面去了解一个人。”教育学生,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并作具体分析。分析得越清楚,越能了解学生思想“疙瘩”形成的来龙去脉,疏导的办法也就越多。  相似文献   

19.
肢体语言     
尤今 《阅读与鉴赏》2009,(11):14-14
接受邀请,在中国一所大学以“亲子关系”为题发表演说。演讲过后,在自由对答的时间里,一位女学生站起来,礼貌地问道:“我可以说说一些心里话吗?”我微笑颔首,她随即表情肃穆地说道:“过去,读小学时,我和母亲,关系十分亲密。  相似文献   

20.
马际娥 《青年教师》2005,(11):15-17
有一则寓言故事大意是:樵夫救了一只小熊,母熊对他感激不尽。有一天,母熊安排丰盛的晚餐招待了他。翌日早晨,樵夫对母熊说:“你款待得很好,但我惟一不满意的就是你身上的那股臭味。”母熊虽怏怏不乐,但嘴上却说:“作为补偿,你用斧头砍我吧。”樵夫照它的话做了。若干年后,樵夫又遇到母熊,问它头上的伤好了没有。母熊说:“那次痛了一阵子,伤口愈合后,我就忘了。不过,那次你说的话,我一辈子也忘不了。”由此可见,语言伤害有时超过肉体伤害,因为它刺伤的是心、是灵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