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我国的河流     
我国共有流域面积>1000km~2的河流约1500条,>100m~2者5万余条。据水利电力部1956—1979年统计,我国年径流总量为27115亿m~3,折合年径流深284mm,最大年径流总量为3.25万亿m~3,最小为2.38万亿m~3。全国年均降水61889亿m~3,45.4%转化为地表和地下水资源,55.6%消耗于蒸散,平均每年注入海洋及流出国境24555亿m~3,占河川径流90.6%。  相似文献   

2.
中国水危机     
水危机警钟敲响我国虽然有长江、黄河等众多的河流、湖泊、水库,全国水资源总量2.8万亿m~3,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占有水量仅2400m~3,是世界人均水资源13个贫水国家之一。我国人均占有水量仅为世界平均的1/4,列世界第109位。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很不均匀。广大的北方和沿  相似文献   

3.
杨家坦 《资源科学》1989,11(3):13-21
1.降水量及其时空分布规律 降水量不但具有直接产生效益作用,而且是河川径流量和地下水资源的主要补给来源。 根据全省近千个雨量站实测资料计算,全省多年同步期平均年降水总量2023亿m~3,折算平均降水深1667mm。从全国降水分布来看,本省属于多雨区,降水量资源是得天独厚的。降水补给河川径流系数为0.577,降水补给地表径流系数为0.428,降水下渗补给地下径流系数为0.149。  相似文献   

4.
中国小流域径流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全球变暖导致的水文水资源问题越来越突出。为了预测气候变化对径流水资源的影响,本文利用全国469个小流域20多年年平均降水量、年平均气温和年平均径流量数据,细分不同的气候情景,分析径流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程度。结果表明:一般来说,径流与降水变化趋势一致,与气温变化趋势相反,但是在局部地区由于温度的升高增加的降水超过蒸发的影响,径流随着气温升高反而增加;干旱地区径流对气温比对降水的响应更加显著,而在湿润地区径流对降水比对气温的响应更加显著;其中年平均气温11℃-15℃、年降水量400 mm---800 mm的华北地区,年均径流深对年均降水量的响应最敏感,而年平均气温低于5℃、年降水量低于400 mm的内蒙古高原西部及新疆北部的天山和阿尔泰山迎风坡低山地带,年均径流深对降水的响应最小;年均降水量200 mm ---400 mm、年平均气温6℃---10℃的内蒙古高原东部,气温对径流的影响最明显,而年平均气温16℃---25℃,年平均降水量800 mm---1600 mm的长江中下游地区、西南的大部分地区以及华东华南的大部分地区,径流对气温的响应相对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正> 山东省委、省政府对实施“山东省星火小康示范工程——苦咸水淡化试点”工作极为重视,九五年省科委安排在山东省商河县搞试点,九六年又将其作为全省科技工作重点任务,进一步扩大试点,以适应广大农民群众对改水的迫切要求。 一、实施苦咸水淡化工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山东省地处黄河下游,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685.8mm,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不含黄河水)311亿立方米,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3%,人均占有淡水资源量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7%,水资源十分贫乏。另一方面,我省许多地区地下水中含有大量的可溶性盐,其中有大量的镁盐及硫酸盐,使水味发苦、发涩,通常称  相似文献   

6.
一、新疆农业用水危机现状 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4,属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居世界109位.人均耕地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对水的依赖性很高,全国灌区年缺水300亿m3,因缺水而少收粮食350~400亿kg.作为我国西部区域的新疆,大部分地区处于我国的干旱区,年均降水量147.4 mm (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少于200mm),年降水总量为2429×108m3,仅占全国的3.92%,有94%的耕地为灌溉农田,农业耕作全靠灌溉方式实施.新疆水资源总量为947×108m3(含入境地表水资源量),而现状农业用水占水资源总使用量97%,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农业用水将进一步紧张.另外,新疆严重的生态问题已引起国内外的关注,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必须考虑天然生态的用水.  相似文献   

7.
祖玉亭 《资源科学》1991,13(2):14-20
新疆是我国西北最大的干旱地区。理论上讲,全疆拥有水资源量884亿m~3,这个数值仅次于长江以南省区,而多于华北、东北和西北各省。全疆人均占有水量6600m~3,高于全国人均水资源量2630m~3。实际上,目前引用的水量约占全疆水资源总量50%。全疆的水资源扣除流出国外和无法利用的水量之外,其余的地表水资源还要考虑用于新疆自然生态平衡,为此,新疆可供开发利用的水资源并不很丰富。  相似文献   

8.
规模宏伟的南水北调引水工程,几经研究,仍有争论。究其原因之一是现有水资源基本数据的不同,尤其是占水源比重很大的河川径流量。最近我们估算和分析了西北、华北地区河川径流资源和农业最需水月的径流变化,为南水北调工程的研究,提供一些基本数据。 从全国来看,我国河川径流资源丰富。据最近估算,全国河川径流总量为26345亿立米。我国河川径流总量虽然大,但平均径流深仅274毫米,接近于全球陆地平均数而低于亚洲、  相似文献   

9.
方汝林 《资源科学》1984,6(2):29-38
地表水、地下水是水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它们径流转化过程中,主要是以河川径流形式出现。经概算,在我国西北、华北、东北三个地区的5882亿立方米水资源中,以河川径流形式出现的约占80%左右。由于河川径流年内、年际变化大,年内水量主要集中于6—9月汛期,而5月则水量不多,一般多年平均5月径流量仅占年径流量的8—10%。所以,仅靠天然径流发  相似文献   

10.
陈国阶 《资源科学》1985,7(4):22-28
一 四川是水利资源丰富的省份。全省共有大小河流1300多条,其中长江流域面积占97%。全省多年平均径流深533.3毫米,水资源总量约为3131亿立方米,每人平均水量约3125立方米。全省182个县,位于沿江的就有175个,占总数的96%。它们取水于斯,排水于斯,受水之利而置城镇,也受水之害而设防。此外,全省还有可开发水能9166万千瓦,占全国总量1/4以上,可通航河流100多条,里程8200公里。可见,水利对于四川的国计民生,至关重要。 四川省在水资源的利用上是有成绩的。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历时数千年,长兴不  相似文献   

11.
中国河川年总径流量约2.7万亿立方米,到2000年中国耗水总量将达到1.3~2万亿立方米。长江流径18个省市区,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公里,流域耕地占全国的24%,人口占34.2%,国民生产总值占31%,水资源占35%。该流域内每  相似文献   

12.
王立志 《未来与发展》2006,27(10):19-23
水资源短缺是我国现在和未来面临的严峻问题,我国是一个严重干旱缺水的国家,淡水总量为28,000亿m~3,占全球水资源的6%,人均占有水量2,200m~3,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按人均水量2,000m~3为严重缺水的国际标准衡量,我国已  相似文献   

13.
周华  刘琪璟 《资源科学》2018,40(1):125-136
森林及其流域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自然生态系统,对其降雨、温度、蒸发和径流的长期研究有助于理解系统生态过程的动态变化。根据江西九连山虾公塘气象观测场1975—2015年逐日气象资料及4号水文观测堰2009—2013年小流域逐日径流资料,应用累积距平和小波变换等方法分析九连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气候和小流域径流变化特征及其二者的一致性。结果表明:① 九连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多年平均温度为17.1 ℃,降雨量为1816.3mm,蒸发量为781.6mm,3—10月降雨量约占全年降雨量的82.6%;②多年平均温度在震荡中呈现微弱上升趋势,温度变化倾向率为0.14 ℃/10a;平均降雨量和蒸发量呈现整体下降趋势,变化倾向率分别为-11.81mm/10a和-50.13mm/10a;年均温度、降雨量和蒸发量均存在准14a左右的主要震荡周期;③九连山常绿阔叶林小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066.2mm,径流系数为0.54;月径流量与降雨量呈显著的线性关系;大雨以上天气时,径流量恢复到降雨前流量水平的持续时间约为12~48h;年内径流量与降雨量存在20d左右的短周期和60d左右的长周期,与蒸发量的震荡格局基本相似,降水量、蒸发量与径流量的震荡周期具有一致性,径流量对年内气候季节变化的响应明显;降水条件是引起径流量变化的主要原因。这些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对森林小流域径流量的周期性变化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水是生命之源。日益短缺的水资源,已经成为了我国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瓶颈”。我国广袤的西北地区,水资源极其紧缺。西北省份之一的甘肃多年平均降雨量为334.9mm,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10mm,作为甘肃省水文水资源专家,  相似文献   

15.
沈振荣 《资源科学》1986,8(4):18-26
根据1979年统计,我国农业、工业、城市生活和其它用水总量为4767亿m~3,其中农业用水量4195亿m~3,占全国总用水量88%。在工业高度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农业用水量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如美国1979年统计,农业用水量约占全国总用水量48.6%;苏联1969年统计,农业用水量占全国总用水量59%;日本1965年统计,农业用水占全国总用水量72%。就我国而言,大  相似文献   

16.
利用1961年~2019年赤峰地区10个旗县区10个国家气象站逐日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等气象要素资料,统计分析了该地区近59年农业气候资源变化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赤峰地区光能资源丰富,年太阳总辐射5 650MJ/m~2~5 830MJ/m~2,年日照时数2 800h~3 100h;热量资源充足,年≥10℃积温2 300℃~3 250℃,适宜发展农牧业;降水资源不足,年降水量330mm~460mm,并且变率较大,因此降水是限制赤峰地区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缺乏的国家。水资源年内年际变化大,降水及径流的分配集中在夏季的几个月中;连丰、连枯年份交替出现,造成一些地区干旱灾害出现频繁和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等问题。我国水资源总量28000多亿立方米,居世界第6位,但是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3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全国水资源的81%集中分布在长江及其以南地区,而淮河及其以北地区,水资源量仅占19%。现在,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已成为一个越来越沉重的话题。据统计,全国700多座地级以上城市中,有近400座缺水或严重缺水。更有专家指出,2010年后,我国将进入严重缺水…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的国家,虽然全国拥有水资源2.8万亿m3,占世界第6位,但按人口平均占有量仅为2400m3,只相当世界人均水量的1/4,已被列为世界13个人均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一、水资源供给的近虑我国地表水年径流量为26380亿立方米,相当全球陆地年径流总量的5.5%,居世界第  相似文献   

20.
选取贡嘎气象站1981-2010年平均气温、降水量序列,分析表明:贡嘎县年平均气温8.6℃,年平均最高气温16.4℃,年平均最低气温2.0℃,最热月平均最高气温23.8℃,最冷月平均最低气温-8.7℃,贡嘎站年平均气温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并且以0.32℃/10a的速率上升。贡嘎县年降水量392.1mm,其中8月最多,为120.6mm,1月最少,为0.3 mm,夏季降水量292.6mm,月站年降水量的74.6%,冬季降水量仅1.5mm,约占年降水量的0.4%,近30年的年降水量成增加趋势,但增幅仅为3.93mm/10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