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外科技期刊的“周刊现象”初探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世界上到底有多少期刊?谁也说不清楚。据有人估计在十几万种以上。令人眼花缭乱的众多期刊之生存竞争中,往往在某一时期,会显示出一种共性的,又有别于其它时期的特征。如英语的“Journal”一词既指期刊,又指报纸,这就反映出在出版业中曾有“刊报不分”的时期。又如,十九世纪末,世界上曾出现过以英国《世界趣味书刊点滴精华》周刊的出板为始的“廉价期刊”时期。笔者撰稿,要谈及的是一种海外期刊,特别是科技期刊的“周刊现象”。  相似文献   

2.
顾兆平 《编辑学报》1990,2(3):169-172
1 前言 科技期刊是人类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产物。从1787年英国出版世界上最早的专业性科技期刊《库尔提斯植物杂志》起至今,世界上大约有10万种科技期刊。我国最早的科技期刊是1792年苏州府医学正科生唐大烈主编的《吴医汇讲》,至今已有二百年。自本世纪30年代起,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相  相似文献   

3.
姚远 《编辑学报》2019,31(5):480-485
认为1949年以来的中国科技期刊,始终在植根本土、融汇世界的矛盾冲突中砥砺前行,推动科技期刊由“效仿移植”走向自力更生的民族自主创新之路;形成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我国原创成果发表的最高学术平台;形成《中国激光》、《地质学报》(英文版)、《清华大学学报》等刊的示范引领。在新时代,应回归科技期刊评价和科技期刊办刊的本真,坚持正确办刊方向,通过深化改革建成世界一流的中国科技期刊体系。  相似文献   

4.
陈浩元 《编辑学报》2021,33(2):229-230, 236
科技期刊青年编辑朋友上午好! 2018年11月14日,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5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会议强调:"科技期刊传承人类文明,荟萃科学发现,引领科技发展,直接体现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要以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为目标,科学编制重点建设期刊目录,做精做强一批基础和传统优势领域期刊."[1]党和国家如此高度重视科技期刊建设,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为我们指明了办刊方向,标志着科技期刊春天的到来.近8个月来,科技期刊界、科技界围绕《意见》展开了热烈讨论,设想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中国特色科技期刊强国的可行路径和美好远景,国外的一些著名数据库、商业出版公司也在不断发声,企图抢先"引领"我国的科技期刊建设,舆论场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5.
黄延红  严谨  彭斌  朱作言 《编辑学报》2019,31(6):638-640
如何加快中国品牌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已经成为新时代科技期刊建设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以《中国科学》系列和《科学通报》(以下简称为“两刊”)为例,从优化期刊布局、推动学部平台办刊、发挥专家办刊作用、提升学术质量和核心竞争能力等方面介绍“两刊”的改革举措与发展实践,并从集群化、国际化、专业化和数字化4个方面对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提出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科技期刊面临的困境及发展战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世界上最早的科技期刊《学者杂志》(1665年创办)和专业科技期刊《库尔提斯植物杂志》(1787年创刊)的创办开始,科技期刊就与社会历史的发展密不可分。而我国出版的科技期刊较西方一些国家晚了许多。1792年(清乾隆三十七年)苏州医生唐大烈主编的《吴医汇讲》是我国最早的科技期刊。我国科技期刊有较快的发展是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科技期刊有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科技期刊的发展有了更好的经济和文化环境,发展之快是前所未有的,期刊的种类从1978年的980种发展到1999年的8187种。  相似文献   

7.
美国百年老刊《科学》杂志探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美国的“百年老刊”《科学》(Science)在当今如林如帜的世界科技期刊之中独领风骚,被各国科学家们视为全世界一流的科技期刊,是与英国的《自然》(Nature)交相辉映的两本最具有权威性的科技期刊之一。这家科技期刊涉足世界科技领域的百年间,发表了千余...  相似文献   

8.
当然,我们并不相信真有什么投胎。责任还在我们这些成年人身上:我们要选择为2013年出生的婴儿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今年《经济学人》杂志展望来年的年刊《2013年的世界》。其中一篇文章叫《生命的彩票》。说白了,这是一篇"投胎指南"。文章开篇提到,巴菲特在总  相似文献   

9.
基于《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的数据,结合我国中文科技期刊在国内外权威数据库中的收录情况,以及科技期刊发展政策,综合统计和分析了我国中文科技期刊在2023年的发展概况,并结合当前国内外科技期刊发展环境,为我国中文科技期刊持续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著作权法》实施已8年有余,世界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修改《著作权法》已成为必然,就与科技期刊有关的著作权在计算机网络上的版权的保护,广播电视向作者付费与著作权集体管理机构筹建等问题作了简要说明.最后就科技期刊如何正确处理常见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稿酬、二次以上使用作品,以及“一稿两投”、转载、摘编和刊社发出“邀约”的法律地位等问题,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中文科技期刊改办英文刊有日渐增多的趋势,其将在人才培养和引进、原有办刊队伍的稳定、管理层政策制定、作者资源维护、倡导公平竞争等方面对中文科技期刊产生影响,导致某种程度上的资源浪费和办刊环境变化。面对改办英文刊带来的问题,管理层和中文科技期刊办刊人要深刻认识期刊内容与出版语种之间的辩证关系,推动不利于科技期刊长远发展的体制机制的完善和修订,通过顶层设计和创新发展,共同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影响力的中文科技期刊发布平台,最终实现中国出版走向世界的梦想。  相似文献   

12.
会员制营销在营销或相关领域中应用甚广。该文作者将其运用到科技期刊领域,试图探索一种适合科技期刊的会员制发展模式。凭借科技期刊读者、作者一体化的优势及自身品牌优势,自2009年起,《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正式实施会员制,至今已渐成熟,会员数据库日趋完善,为期刊的进一步可持续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初步的经验表明,对这一...  相似文献   

13.
农业机械化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抓手和基础支撑,是我国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途径。《农业机械》作为行业科技期刊,创刊65年来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坚持“将农业机械的科研成果、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到农业生产中,服务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宗旨,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机事业发展的道路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农业机械》的发展也是我国行业科技期刊发展变革的缩影。本文从报道内容、多元发展模式、数字媒体3个视角,总结了《农业机械》65年发展的经验和成就,以及作为一本老刊,始终服务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14.
陕西省作为一个科技期刊大省,已取得全国公开刊号的科技期刊165种。其中2001年入选“中国期刊方阵”的科技期刊28种,占全省科技期刊总量的17%。2001年获首届国家期刊奖的科技期刊2种,分别是《第四军医大学学报》和《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以上两刊2002年又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重点科技期刊2种(〈西北植物学报〉、《中国油脂》)。  相似文献   

15.
科技期刊集群化是当今世界科技期刊发展的主流态势,是期刊产业做大做强的重要途径.本文重点梳理了"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集群化项目试点单位的刊群建设和数字化平台建设情况,总结试点单位集群化发展实践经验,分析了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突破属地管理制度、倾斜支持创办新刊、加强资金支持试点单位、办刊人才建设政策等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我国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构建开放创新、协同融合的中国科技期刊体系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从1665年1月3日法国议院的参事戴·萨罗创办的《Le Journal desscara nts》算起,或者是从同年5月英国皇家学会创办的《皇家哲学汇刊》算起,期刊这种类型的文献已有300年历史了。目前,科技期刊是科技文献的主要资料来源,亦是获取科技情报的最主要渠道。据国外调查表明,科技情报需求的68%属于科技期刊中的文献。科技期刊的出版周期短,发表文章快,内容新颖,能及时反映世界科技水平,许多  相似文献   

17.
目前国际上科技期刊评价系统主要有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美国《工程索引》(E1)、美国科学评论索引(SRI)和美国《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ISTP)是四大权威检索系统。但科技期刊的质量到底如何评价目前同行都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由于科技期刊  相似文献   

18.
<正>近几年,国内外MOOC市场发展得异常火热,MOOC到底是什么?而正如央视在《新闻调查》中报道果壳网M O O C学院时所说,"慕课到底是什么,了解慕课或许最好的方式就是去真正上一门慕课课程,毕竟站在岸上,我们永远无法去体会游泳者的感受"。2012年创立于硅谷的Coursera,现已成为世界上开放式网络教育平台的典型代表,提供包括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在内的世界顶尖  相似文献   

19.
胡冰  段家喜  杨蕾 《传媒》2015,(17):15-17
据中国期刊协会统计,我国期刊的总数量已达9966种,其中科技期刊数量约为5300种,仅次于科技霸主美国.如果仅以数量为标尺,中国当之无愧是"科技期刊大国",但是,若以质量评判,中国科技期刊的影响力却远不及欧美等发达国家,称不上是"科技期刊强国".沈爱民在《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打造中国科技期刊的"辽宁号"》一文中提出:影响我国科技期刊成为国际大刊的原因涉及诸多方面,其中一个重要瓶颈就是出版体制的问题,而集群化是关键问题之一.因此,科技期刊亟需资源整合,推动集群化发展,改变小、散、弱的客观现状.本文以中国激光杂志社牵头整合的"中国光学期刊联盟"为例,分享杂志社在集群化建设中的发展成果及未来的战略规划.  相似文献   

20.
孙艳 《出版史料》2004,(1):76-81
《世界图书》是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的机关刊,1979年10月创立,1994年底停刊。作为机关刊物,《世界图书》的成长和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的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世界图书》在介绍世界书业的同时,深得国内外名牌刊物之精髓,目前国内期刊业的不少新做法和新趋势,《世界图书》早就有过亲身的尝试和实践的苗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